求真求是求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求真求是求实

王子秀

王子秀山东省郯城县泉源乡中心小学276114

【摘要】全面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课堂成为学生猜测、想像、探索的空间,成了学生合作、对话、交流,展示个性的平台,成了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关键词】求真;求实;求是;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42-01

在课改搞得轰轰烈烈的今天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表扬“通货膨胀”;在组织教学中,着意“完美”的课;在教学方法上,追求表面的热闹;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演示令人眼花缭乱。为此,我们呼吁: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真、求实、求是。

一、求真——探索课堂教学的本真

“真”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道教育风景。真正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说数学,做数学、真实地经历过程、积极地交往互动的课堂。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过程、积极地交往互动显得更为重要。数学教学如果脱离了这些,仅为传授知识而教,亦或仅为了适应课改新理念而设计的“花架子”,也都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例如,在圆周长的教学中,讲到圆周率约为3.14是怎样求得的,书本上讲得十分清楚,学生通过自学便能获取这一知识。如果让学生再动手去证明圆周率,有无必要呢?我们来看看实验的结果。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圆,以及各种测量工具,让学生用书本上的方法和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测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二者的比值。大部分学生算出来的值在3.10—3.20之间;有部分学生算出来的值误差比较大,较小的值为2.55,较大的值为3.94;算出值为3.14的学生并不多。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误差呢?圆周率约为3.14吗?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重新测量和计算,并且讨论为什么产生误差。通过小组合作,班级汇总后,学生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一是有些同学测量的方法不当,产生较大的误差;二是测量的次数不多,难以获得准确二位数的值;三是测量的工具不够理想。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它还是科学学习方法养成的过程,。因此,它是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地交往互动,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获得比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诸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东西,他没有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真正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本真的教学。

二、求实——打造课堂教学的实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①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

②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

③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

④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首先让学生亲历的过程是: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样就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三个人一组拍球比成绩,这时用总数就行。但如果某一组有四个人拍球,学生马上就会说“不能再用总数,这样不公平”——这就是生长点。“切入”不是过去那种“今天我们来学习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表现一组数的平均水平”的这种直接“切入”,而应该是从生活的现实背景出发,找准切入点,再让学生切入的过程。如学生在一次拍球比赛后告诉我:“老师,我真的拍了12个,但现在我变成8个了。”我马上问他:“那你少的4个呢?”学生看了看旁边的同学:“我给他了。”是多的给了少的,少的加上了多的,然后慢慢就平了——这是不是一个数学过程?是不是在生活中找到了切入点、生长点?本节课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也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平均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意义和内涵。

三、求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被教师“填”得太死,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将会丧失个体生命的灵性,学生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学生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对于深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每个公式、法则的推导,每一解题方法的确立,教师应在方法上引导,在关键处点拨,绝不能给学生思维设置框框,要放手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如,我在教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后,出示三道巩固题:4108&pide;4、3006&pide;6、9549&pide;?9。结果全对的同学不多,怎么办?我采用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求知—学生教学生的方法。首先,我把普遍出现的错误归类、板书。随后,请自愿当老师的学生上台讲评计算情况。教师要求他们说清楚上面计算是对还是错?错在哪里?为什么?怎样改?为什么?并解答同学的质疑。“小老师”一上台,同学们可来神啦!他们讲的讲、问的问,全体同学都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小老师”精彩的讲解,同学的追根问底,加上同学们对“小老师”的评分,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作为教师要创造每一个机会,乐于放手,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互学互励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应面对学生真实的认识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透视课堂》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年.

[2]《有效学习》陈厚德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期.

[3]陈和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