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区差异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析地区差异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田海龙

田海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七团中学835304

【摘要】物理教学与生活关系紧密,而不同地区,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教育教学基础条件都会对物理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应面对现实,利用自己的努力,减小这种教育上的不公平,让孩子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关键词】差异、地区、自制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043-01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已由试点向纵深开展,实行素质教育已成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一种教育改革方向。物理学科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是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最多,接触最广的学科之一。提倡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对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只强调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提出质疑和挑战。

从教以来,我先后走访过各类地区,观摩考察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发展情况,看到不同地区的教育条件差距,以及最基本的工资水平差别,很多基础差的地区,优秀教师流失非常严重。好的教师留不住,新的教师不愿来。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难以形成。

面对这种变化,各地的教育、教学水平,条件的不同,也对物理教学带来各种问题,我从毕业后,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已有8年有余,其中就有三年是在两所乡村中学支教,在任职期间,也纵观了从边远到乡镇,由农村到城市的教学现状。发现地区的不同差异也会对物理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教学经验作如下小结:

一、不同地区教育投入不同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作为基础,直到上个世纪末,教育的投入就严重不足,新世纪,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资助,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面对庞大的教育现状,仍是杯水车薪。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教学更应具有生活科学的基本特征,即以实验为基础。物理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生活中有应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现象重现,实验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投入不足在教学上的体现就是实验室器材的严重不足。很多的学校,实验室中各种教学器材缺少或是没有,这也给物理教学带来较大的困扰。

从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当专业的实验器材不足时,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并利用身边“仪器”或自制实验器材,如在静电教学中,讲“摩擦起电及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内容时,便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身边材料,如橡胶杆钢笔或塑料尺子、自己的头发及碎纸屑等,学生可凭借这些现成的“仪器”成功地进行实验了。在证明“电磁联系”时,可以自己自制小电动机模型,或是让学生将家里的电动玩具带到学校来进行讲解,以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虽说原始,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城市与农村学校教学手段差异

城市的经济比农村发达,反映在学校的教学中,又能体现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同上。我在农村中学时,整个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条件了,上课基本是一本书,一支笔,器材的缺乏和落后,让很多实验和现象无法在教学中进行实现,难得做个实验,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到了城里,每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如视频、动画等让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具体,反而让很多教师将许多可实际操作的实验都省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变弱了,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也淡化了,动手能力弱也从根本上减弱了物理教学的根本宗旨。

在受条件限制的学校,也可以想方设法,换一种思路,也能将实验现象以另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如在教核反应的链式反应时,就将火柴棒(加涂上一点点酒精)连接起来,并用铁架台和木板将之竖直挂起,点燃最下面的一根,随着火柴的一个燃烧,后面很快一连串燃烧起来,现场教学的效果可以说比通过多媒体视频来得更好。又如在较准确测量大气压实验中,实验室里的水银和长管难找,可以在外面买来十几米的塑料软管,全部装满水,在活动课上,利用教学楼,进行实验,既能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水位下降,又能测出较精确的数据,还能得出托里拆利实验的管子与粗细、倾斜都无关。

这也是很多地方进行实验技能大赛或是自制教具比赛,农村中学更能出彩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农村和城市孩子,生活的圈子不同,看到的,听到的,有能查到的都会不同。物理教学中,“生活•物理•社会”就能看到这种区别。虽然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相差不大,但平时生活中同一种知识点,不同的生活环境,所表现的现象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地方的物理考试,相关的热点、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也会对不同地区的物理教学产生影响。

如在电学教学中,各种二极管的应用,制成了汽车油量表、压力测量仪、声控、光控开关等,在城里孩子眼中都是司空见惯的物品,而有些地方的农村孩子对这些东西可能都没见过,也就缺乏一种切身的体会,认识上有一点差距。城里已经普及的电脑和网络,让现在孩子的眼界和知识面更是扩大了很多。但城里孩子对农村的许多东西也缺乏了解,如有一年一个市的中考题中考到一个密度的知识:用米筛子对米进行筛选,去除米中的小石子和米糠等杂物用到什么物理知识?对很多城里孩子来说,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花生是长在树上还是在泥土里都不知道,吃饭都是家长放到桌上,就差手把手喂着吃,哪还知道筛米是干什么呢?

这种地区差异在教学中虽占比重不大,但一遇到就是不理解。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多联系本地区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同时可结合教师自身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面去充实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对出题者提出要求,在编题时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尽量减少由于生活实践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对物理知识应用的错误认识。

如果因为区域的不同,造成学生对知识应用或理解错误,这也是一种不公平。随着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水平的提高,教育对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一种从战略高度对教育地位最好的评价!因此,国家必须继续大力支持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众的整体教育水平,特别是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投资与扶持力度,从战略高度抓好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城乡之间、各地区之间过大的教育资源差别,体现更多意义上的公平。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应在教学中,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能力,挖掘身边可利用的一切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吸收更多、更丰富、更广博的新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带给孩子一个公平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