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初探

李振杰

李振杰(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广西贵港537100)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它具有诊断与调节功能,也就是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实施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始终用促进发展的思想统驭评价的全过程

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过程中必须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树立新的评价理念,把学生从“一张试卷论英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着眼于促进发展,才能正确实施评价。

2.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练习题,为评价提供素材

对于书本上的练习题和教学辅导材料上的同步训练题,可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A、B、C三类分层练习题,A类是必做题,题目与教材中的示例接近,着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要求;B类是简单的综合题,题目条件稍复杂,既有保证学生掌“双基”和稍高要求的习题,也有部分综合性强或含有一定解题技巧、探求最佳解法的练习,适合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做,其余学生选做;C类是以灵活运用为主的综合题,涉及知识面较宽,解题的方法具有一定技巧,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适合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选做。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鼓励更多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我引入了这样的激励机制:每次练习或作业,能把A、B两类题做全对的同学在个人的红星榜上加两颗星,而能把A、B、C三类题都做全对的同学在个人的红星榜上加三颗星,期末评优以星多者优先,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思多练。

3.培养学生对错题的归因分类能力,评价内容具体化

对于教学辅导材料上的同步训练题,我采用的是“做”、“批”、“改”“析”四步训练法。“做”是指学生第一次接触该份训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批”是指学生完成练习后自行对照后面的答案,然后用红笔批阅,这是学生第二次浏览该份训练题,同时,学习积极性强的学生可以把握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改”就是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改正,努力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析”也就是学生自己就作业问题进行归因分类,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从错题中总结经验,并对正确的解题方法加以巩固,从而加深对该份训练题的理解。对于老师已经批改过的作业题,学生则应把重点放在“改”和“析”上,实现反省和自检。

无论是作业批改后,还是测试完成后,教师均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笔记本建立个人练习错题卡对练习中的错题进行归因分类。如下表:

知识点名称

错误题目

错误原因

此类题目解法或思路

变式题目

测试完成后,教师经批改后可统计出各题的出错人数与得分情况,并根据测试中各题的出错人数,衡量学生对各题或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讲评时,教师可先公布答案而暂不作分析,让学生先自行分析出错的原因:是粗心大意、计算错误、知识点掌握模糊等,各层次学生根据各自认知水平要求编制错题卡,教师引导大部分的学生根据知识点把练习中的错题归类,即同一知识点的错题(基本题)整理在一张卡上,寻找错误原因并归纳出解题方法或思路(完成表格中前四格),可分组研讨或寻求教师指引。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除了根据知识点将错题归类,寻找错误原因并归纳出解题方法或思硌,还可在此基础上尝试把题目变形(完成整个表格)。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改正个案,对得分率较低的题进行分析讲评,使学生从自笔者改正、分组讨论、听教师讲评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要领和方法。

学生通过建立错题卡,学会了把知识进行归类,并尝试变式训练,由做一道题到会做一套题,同时寻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发现问题的所在,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弥补不足,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归因归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完成一个小单元的教学后,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正或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次实施教学方案。这样多次循环反复,教师自身的素质及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4.让学生真正参与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

封闭的数学学习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唯一的裁判员,这种评价显然违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开放的数学学习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要倡导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且要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

家长评价的内容可以“家长心中的我”为主题,要求家长对孩子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成长表现的等)进行全面的回顾、思考后作出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老师眼里的我”为主题,考察学生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是否善于从日常生活场景中捕捉信息,是否善于发现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情感与态度、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在评价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当评价的主角,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评价,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互评不仅仅是教师评价的补充,更使评价趋向全面。而且直接让学生参与评价,更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互评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主要评价学生的积极态度、合作精神、任务意识、求异思维、对集体任务完成的贡献大小等,它使学生面对面的积极互动,有机会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小组评价,应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于言辞的学生被排挤在外,而失去锻炼的良好机会。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的原因,也不要包办代替,而应抓住评价这个极好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让他们按小组就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使不清晰的思路变得清晰,不严谨的言语变得严谨;同时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数学练习中的应用,注重的是教学过程小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对错题的归因归类后的矫正过程,逐渐内化为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特别对中下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极为有利。同时,教师亦应主动审视自身以往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并加以调整,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才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