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与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与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研究

胡效忠

胡效忠甘肃省兰州市第六中学730060

摘要:新的任务、对象、环境、条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小学生道德教导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在道德教导中提出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关键词:新时期道德品德现状内容措施

德是立身之本,所以育人先育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势在必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呢?学校是进行道德教导的重要场合,中学则是造就学生道德品德最要害的时代,这是人所共知的。新的任务、对象、环境、条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深入探讨和研究初中道德教导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在道德教导中提出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本文着重对新时代初中生基础道德教导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中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教导的具体内容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以及当前实际情况,初中德育基础内容除行动规范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时事政治教育、校纪国法教育以外,基础道德品德的造就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竞争与协作意识教育。没有竞争机制的社会是落后的社会,缺乏竞争意识的人也是无所作为的人。要大力造就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勉励学生敢于冒尖、敢为人先、永不自满,从而发展个性、加强实力。因此,在提倡竞争的同时,我们要重视造就学生的协作意识,勉励学生学会与人共处、交际,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施展集体智慧,形成团队合力。事实上,竞争是手段,合作是目标,只有合作与共,人类才会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2.公民、法制意识。国民法制意识教导的核心是造就学生的责任感和权利任务观念,反对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损人利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要教导学生遵纪守法,要依法维权、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加强对自己承担行动责任的能力和勇气,敢于和勤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公民教育,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的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教育。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德育内容中的公民教育对实现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把不谙世事的孩子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积极进取的社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工作的“切入点”不是单从很抽象的理论原则或响亮的口号入手,而是从最基本、最切身的作为国家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入手,从教人如何做“好孩子”、“好学生”开始。

3.珍爱生命、健康心理教育。生命是可贵的,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要教导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掩护、自我戒备的能力,不吸烟,不赌博,不看有害身心健康的影视书刊,远离毒品,反对邪教,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同时,要教导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不嫉妒他人进步,胜不骄败不馁,重友谊,讲信用,学会自我调节。

二、中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初中学生基础道德品德的造就,应当从养成教育做起,这是初中道德教导的重要方法。

1.拓宽德育渠道,变灌输型为渗透型。如今单调空洞的灌输说教在德育教导领域已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必须寻找多种渠道对受教导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如何在各学科教导中渗透德育?要领导教师不论教哪门课都要把爱国豪情、做人准则、科学态度、开辟创新,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要在运动中渗透德育,学校通过文化艺术节、讲座、报告、纪念日庆典、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导,使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施展学生德育主体性,变被动灌输为自主增长。中学生的想象思维很少受现实世界的束缚,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教师可经常举办“异想天开”一类的主题班会、团队会、“每周一创”信息交换会、“头脑急转弯”、“奇思妙想群英会”等,让学生的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去飞行,让学生的思维跳出常识的框框,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使思想的空间放大,思维才干生动,从而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找准德育教导的着力点,更新德育模式。我校中学德育从实际出发,保持低起点,循序渐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逐层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做到以境育情,有目标地选择和利用自然的或创设的环境因素对受教导者进行情绪陶冶;做到以情育情,教导者以自身的崇高情操对受教导者进行情绪感化;做到运用现代德育媒体、德育网络声形并茂的信息载体教导学生,使德育过程更加机动、生动;努力做到净化校园周围环境,对那些忽视国家法律,一味牟取暴利而不顾社会效果的书摊、录像厅、电子游戏所、网吧坚决查禁;积极进行德育的科学评估,认识和懂得本校德育工作现状,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德育实效。

总之,初中生的道德教导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要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从中汲取对当代中学生进行道德教导的丰富营养,又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的权利和任务道德理念,以创新意识为核心,从适合中学生实际的最基础的道德品德做起。这样,初中的道德教导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上才能和国际社会融洽地接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