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讨

何留

(重庆市渝北区两江小学校,401120)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要求。文章基于对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讨,深入研究了其教学策略,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提供资料和意见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和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就要不断地创新,把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和学生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把知识和能力往生活经验的方向迁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个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基础的形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小学生成长具有是好奇心强、可塑性强及认知接受能力较低等特点。在学习思想道德以及法治观念方面,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模糊,这就从分体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论,小学教师以然保留这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学方法的落后,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的生活难以实际相结合,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难以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

1、在学习过程重注意引领,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想要让学生把知识和能力往生活经验的方向迁移,就要教学情境变得生活化,注重引领学习过程。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若讲课的内容太过于死板,缺乏生活元素,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更别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了。选择有效的教学资料和方法的选择,引领有效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的创建生活和的教学情境。这些资料和设备能够被教师灵活运用,再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目的很快就容易被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合理选择,注重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和积累知识过程,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素养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里面的《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中,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提高热爱家乡的情感。

2、创设多元化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可持续过程,这就说明,要完成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项任务,教师就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合理的继续延伸,透过学生的本质生活各方面,使学生无形重就能受到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多元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通过多元化教学的设立,充分激发学生对生活与道德法治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自主联系建立生活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体系,并研究现实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就会得到实现。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校内的公益劳动,打扫学校公共场所,清洗拖把、冲洗厕所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上街和清洁工人一起扫马路,捡垃圾,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道理,明白劳动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爱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心灵美。根据学生行为指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促使学生把认知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有关道德教育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自身道德是素养。

三、采用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性,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重,利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并主动地参与进来,更好地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要多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第一,教师应该建立基础,分析学生目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现状,制订出一套合理的科学教学方案,确定哪节课该为学生传授哪些知识,确保每节课呈现内容的全面性和讲解方法的准确性;第二,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到有关的知识,让学生预习时有足够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里可以表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观点和看法;第三,教师还应当收集学生自身了解到的知识,将有效的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力利用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从更多方面去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现在是互联网发展时代,利用资源共享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将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更好地结合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以达到有效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道德与法治认知观念的教育目的。举个例子,同样是在教师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德育认知观念时,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划分协作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以“我们一起做”为主题的课堂动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讲解爱心折纸方式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当中与其他成员一起合作完成爱心的折叠任务。在实践环节过后选出折叠任务的优胜组,派出小组代表为班级内其他同学讲解通过合作互助获得优胜的游戏心得。通过折纸实践小游戏的开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深入体会团结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道德与法治和核心素养的完善和发展。转变新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进行重点教育,从而更好的提高课程本身的教育水平。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新型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对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是多元化教育方式,而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只有将道德与法治教学联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才能从多方面不断增加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信息和来源,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得以实现,这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时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2).

[2]孙传兰.“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的渗透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5).

[3]郑志亮.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5):23-24.

[4]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19.

[5]叶迎.课程整合:让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空洞[J].教育家,2017(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