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质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小学语文素质能力的培养

谢小美

谢小美

广西陆川县良田镇良田小学

〔摘要〕目前,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目标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素质方面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几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能力培养

目前,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目标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素质方面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几点: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他们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平、审美倾向及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们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质、认识事物有关。因此,小语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语文课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中、场所局限在课堂里。应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和课外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回答提出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

三、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但无论改什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在教学模式的确定上更应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张和人格的自我实现,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使命。

爱因斯坦曾表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这也是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应不懈地将学生能力的获得、拓展、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鼓励他们创新、创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求知的欲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狠抓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丰富想象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语言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来补充和领悟。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诗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屋”“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特定的背景,自然也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想象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满胸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几个儿子都在做什么,平时的生活状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三个儿子的生活场面。特别是对“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

五、欣赏意境美,提升学生的文学品位和鉴赏能力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发展学生想象空间的必要方法。在抒情性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欣赏文章的意境美作为一个教学重点,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鉴赏美的能力。

在学生进行充分理解和想象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与自己的想象进行对比,丰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学生对美的意境便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