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走班制教学举办校园英语节实施快乐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开展走班制教学举办校园英语节实施快乐教学

吴丹

吴丹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历来是“穷”的,教师似乎教不来,而学生也不会学,面对这种“穷”况,我们采取“快乐教学”的模式,本着分层教学、有效管理的原则,对传统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开展走班制教学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举办“校园英语节”给广大英语爱好者一个精神家园,给英语学习者一个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关键词:走班制教学;校园英语节;快乐教学

一、穷则思变:背景及意义

1.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之“穷”

农村初中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大部分来自农村,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口语能力更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信心,少数学生甚至放弃学习英语。很多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根本不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而学习英语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这五项技能中以听说尤为重要,也较难掌握。作为一项能力,能听懂别人所说的英语、也能让别人听懂自己所说的英语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对英语口语和听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2.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之“穷”

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之“穷”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教。目前我校英语教师中,绝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英语能力大多数达到专业八级,应该说专业水平是很高的。但是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几乎不可能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这使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普遍缺乏信心和动力。一是学生的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听又听不懂,想学又学不会,而放弃学习则父母和学校又不允许,而且自己也心有不甘,这使得英语对于广大初中学生来说,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我们知道,没有兴趣和信心的教学是没有效益的,要改变初中英语教学的穷困现状,关键是寻求一条合适的英语教学途径。“穷则变,变则通”,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快乐英语”为原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完全可行的教改之路。另外,我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校园英语节,为开展快乐英语教学,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变之有据: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可以加以改变,但如何变则是一个慎之又慎的问题。我们在大胆改革我校的英语教学前,充分地进行相关准备,主要采纳和遵循了以下教学观念和原则:

1.成功教学观: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就是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个体;要认识到,任何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价值的。教师对差生宜多采取赏识教育,使英语教学成为学生构建精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快乐过程。

2.快乐教学观:学习理应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要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体验。“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伴随学生获得知识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获得知识后的自豪和神圣感,这种情感本身就是健康心理的表现。快乐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是一个轻松、无压力的随便的过程,而是要把学习的压力变为一种对学生的吸引。

3.分层教学原则:初中生学习质量整体水平差,内部的差异更大,“一刀切”教学只能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目标太低,学的没有意思,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觉得目标太高,根本学不会。所以,初中英语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乐其所学、有所成功。

4.沟通对话原则:要转变英语课堂教学观念,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和对话的场所。就本质而言,教与学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中,特别是要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时,笔者认为教师要把学生和自己的地位放平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

5.有效管理原则:部分初中生学习基础差,行为品质也有许多问题,让许多教师既找不到教学的成就感,也感受不到课堂的井然有序,纷纷选择了只抓纪律不问成绩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由于不能解决学习这一根本问题,纪律同样不能抓到位,最终沦为只是课堂的维持。实行有效管理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变之有法:具体改变措施

1.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普遍提高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轻松愉悦地学习英语。结合初中生好奇心强、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再现真实的英语语言交际,让学生的感官直接受到刺激并置身于真实的言语运用活动之中。如在英语教学中,电影录像资料可以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了解不同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人际交往等各项活动;再如把课文中的小故事做成课件,充分利用生动活泼的画面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理解课文的意思,从而参与语言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开展分层走班制教学,给学生一个肯定自我的空间

“走班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走班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同一个班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而完全放弃学习的状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我校每周四第八节课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开展了走班制教学。在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特长不同的英语课中开展实施走班教学,即打破原班级的约束,学生“走”到相应的兴趣班去学习。所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电影欣赏;英语歌曲欣赏及教唱;情景英语;英语口语;中考英语辅导冲刺等。

3.举办校园英语节,给英语爱好者一个精神家园

本着“快乐教学观”的原则,我校专门为学生举办了校园英语节,活动的主题是WeareallEnglishTalents(我们都是英语达人!),活动的口号是:Offeryouastage,Showmeyourtalent!(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才能!),活动项目有英语歌曲达人、查字典达人、英语翻译达人、Chant达人班级、英语书写达人、英语朗读达人。这是我们学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教学空间,同时为学生提供锤炼英语能力的舞台、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实践与体验,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经历,将学生带入快乐的英语世界。英语节将以“生动活泼学习,培养交际能力,面向学生未来”为原则,积极倡导“想说、敢说、能说”,“动口、动脑、动手”,通过系列活动,营造语言氛围,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趣,激发英语兴趣,展示语言能力,促进和谐发展。这为英语学习爱好者提供了精神家园,总之,英语节所举办的各种活动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英语、用英语,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且学有所得。

四、变之有效:初步成果

1.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走班制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开始尝试参与学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英语口语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校的程来来同学获得了余姚市“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特等奖;宁波市“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三等奖。

2.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关心每一个体,这促使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学情,刻苦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我校实施走班制教学后,教师在教学设计、辅导、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校老师论文撰写、个人基本功比赛在余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推动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走班制教学在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递进”的机制,使各方向、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举办“英语节”,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英语、用英语,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且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黄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验及效果分析[J].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9.

[2]劳凯声.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罗文军.英语分层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J].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

邮政编码:3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