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地理高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决战地理高考

叶长绵

叶长绵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41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高考地理试题中越来越灵活、学科综合越来越多的题型时常出现,而现阶段地理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部分;有计算、读图、整理材料三重点;考题体现生态和可持续两主题。考生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除进行认真系统的复习,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关键词:地理高考审题方法答题技巧

从学生平时的答题和历届高考阅卷分析报告看,地理高考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2.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3.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4.不善于联想所学地理原理与规律并进行科学的推理、归纳与综合;5.填图、绘图、图文转换的技巧不熟练、不规范;6.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表答不全面或不得要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缺乏地理审题答题的技巧是高考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科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点的完整短文,答题时,要有概括有说明。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言之有据,无废话,不离题;在语言使用上,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一、审题方法

高考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形式出现的,审题就是从文字、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审题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是答题的前提。审题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在审题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思路。

2.辨清题目类型及性质,明确答题方向。

3.吃透题目所给条件,特别是暗示、间接条件或特殊条件。

4.思考题目中要求回答哪些主要内容。

5.注意题目中有无附加语、方位词、量词、正反义词、连词等。

6.排除题中无关条件的干扰,提起有用的信息。

近年的高考地理题可谓题题有图,图的种类不断翻新,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联系图、比较图等等,不一而足,看清图、读懂图,提取图中有效信息,分析图中所揭示的规律是审题的重要步骤,读图有以下几点要求:

(1)读图名、图例,总体把握图中主要信息或主要区域。(2)读经纬度、轮廓、具体的地理事物等,确定具体的区位。(3)读坐标系数值,分析量变因素和质变原因。(4)读图表之间关系,寻找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5)联系题干,筛选图中有用的信息。

二、答题的方法

答题的实质是从记忆的仓库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应用于问题的解答,并作出准确、全面、精炼的表述。具体步骤如下:

1.知识再现:通过审题激活大脑记忆中与解题有关的知识,建立与教材的联系。

2.类似联想,特别是遇到难题时要设法做到:

(1)原型起发:善于捕捉原型,回忆学习时曾用过的模型、教具、图片及老师的形象比喻,从而在想象中得到启发;(2)类比启发:想一想自己在做练习中解决同类问题或非同类但有联系的地理题时,曾用过哪些知识,对解此题是否有借鉴之处;

3.具体分析:

(1)将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逐个解决。(2)排除思维定势,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3)材料取舍,对收集来的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定何者为主何者为次。

4.对于材料题要精心组织答案,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是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答题的层次是否分明,答案是否全面,重点是否突出,用词是否恰当,卷面是否整洁等问题。在临考前的复习中,应该把语言表达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具体要求有:

(1)回归课本:在明确问题的方向后,应当回忆课文中的表述层次和方法,用地理学科语言回答地理问题,切忌用口头语。(2)构思答案体裁:用表格式、叙述式还是论证式。(3)表述步骤:是由果到因,还是由因到果,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要让人一目了然。

当然,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特点,审题、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尽相同,但学生必须对以上方法灵活运用,如做选择题时:

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而对于非选择题答题: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特征描述,明确方向。如果是描述地形特征,可以从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等角度回答;如果是描述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生长期、积温)、降水(干湿状况)、大气运动(盛行风、风带、气压带)、水热组合(同一地区时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地区空间上水热组合状况)、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的地区差异)等角度回答;如果是描述河流特征,水文特征可从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与年际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方面来描述;水系特征要从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地形区来描述;如果是描述农业生产特征,要从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部门结构、生产水平等角度来描述;如果是描述工业生产特征,可从发达程度、部门结构、技术水平、地域分布等方面来描述。

阐述成因,要熟练调动运用已有知识。气候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气温高低;另一方面降水多少。

区位问题分析,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还可以分为常规因素和特殊因素,常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因素、环境因素。特殊因素可从三点来考虑,第一从历史角度看问题,如在分析上海、青岛发展条件时要考虑其历史因素。第二能够有热点意识,如首钢搬迁就要考虑到绿色奥运的因素。第三要有常识,如航天问题分析时大家应有投资大、风险大、技术难度大的常识。

在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时,考生经常答不全,可重点考虑以下几点:交通、市场农业基础劳动力、政策、地价、社会的协作条件等。

资源环境问题分析,要综合全面,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解决措施,要注重区域合作。

总之,只有掌握一定审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才能在高考中临危不乱,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业运汪锡才编《1984-1988历届高考试题分类分析及答题技巧(地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傅兴鼎陈启洪《中学地理教学系统的特点及发展途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年,5期。

[4]哈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马驰老师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5]白光润主编《现代地理科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谢中前龚业荣编辑剪辑:谢中前龚业荣丛书主编:周贞雄《高中地理学考必备用书(高中学考必备用书)》.湖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