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媒体的报道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在最快的时间里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发生或有什么样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央视直播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在这次各类媒体的报道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 标签: 事件报道 四川大地震 大地震灾难性
  • 简介:【摘要】5月12日汶川大地对四川省财政收支的影响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个是直接影响,一个是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在短期来看是很明显的,从今年1-5月四川省地方财政收支数据的变动中已经凸现——地震造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减少和财政支出压力的明显增大;而地震对地方财政收支的间接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较长的灾后重建工作决定了其长期性。另外,地震还通过对宏观经济以及对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将逐渐表现在地方财政收支数据上。要改变地方财政收支的不利局面,必须尽快恢复企业生产,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研究发行地方政府公债,加大财政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力度。

  • 标签: 四川省财政收支 大地震四川省 汶川大地震
  • 简介: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中国人民曾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日本大力帮助,但在军国主义煽动下的日本暴徒趁震灾大肆残杀旅日华工,被惨杀者大部分为浙江温州、处州的侨民。温州旅沪同乡会对归国侨民进行救济,同时与北洋政府交涉,对日抗议。虽然最终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弱小,此案不了了之,但温州旅沪同乡会的作为体现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的增强,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和北洋政府的无能。

  • 标签: 日本 关东大地震 温州旅沪同乡会 旅日华工
  • 简介:【摘要】科学地分析与控制谣言,以最大可能地避免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从多次重大突发事件之后谣言传播现象来看,谣言的产生对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都形成了较大危害,因此只有重视谣言,破除谣言,才能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谣言传播已具备国际化、高科技化色彩的情况下,我们唯有以前瞻性眼光、灵活性策略,把握时机,建立机制,才能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谣言控制中立于不败之地!

  • 标签: 大地震例 控制汶川 汶川大地震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将从国家形象的提升、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民素质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进步四个方面探析和总结出汶川大地中信息公开透明的积极意义。

  • 标签: 汶川大地震 信息公开
  • 简介:摘要:关中历史时期发生过多次较大的地震,这些地震对关中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关中特有的社会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分析了关中地区大地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因素。并指出要利用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大地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心理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灾害,促进关中社会经济发展。

  • 标签: 关中时期 大地震 社会心理影响
  • 简介:<正>当我赶到她家,连续三次敲门后,只感觉到里边有轻微的声响,却半天无人开门。又过了好一会儿,门才被轻轻打开,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孱弱的老人,有一条腿明显不能用力着地,步子缓慢。她叫滕玉梅,今年63岁,是汶川大地的亲历者。老人向我表示歉意,她说前天刚刚回京,身体多处受伤,行动不便。她还撩开衣服,我看到她的腿部腰部都有青紫淤血和大块伤痕。接着,老人便向我讲述了几天前她去四川旅游,遭遇汶川大地的惊心动魄的过程……

  • 标签: 汶川大地震 就这样 山摇地动 爬起来 往前走 告诉我
  • 简介:9月6日,《汶川特大地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汶川特大地四川抗震救灾志·人物》(以下简称《人物》)分卷复审会。《汶川特大地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复审组成员、《人物》分卷牵头承编单位相关编纂人员共16人参会。会议由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汶川特大地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罗亚夫主持。

  • 标签: 汶川特大地震 抗震救灾 《人物》 四川 复审 编纂委员会
  • 简介:唐山作家张庆洲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后.最近写了一本《唐山警世录》.向世人透露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曾被准确地预测出来了。”最早预测出唐山大地将来到人间的是开滦马家沟地震台的预报员马希融。从1976年5月28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出现了急速下降的现象。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小人物 专家 故事 生前 电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汶川大地所致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的幸存者进行诊断。结果323名受试者中有164人(50.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其中135例男性中51例(37.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188例女性中有113例(60.1%)符合ASD的诊断标准。结论汶川大地后ASD发生率高,女性A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汶川大地震 地震幸存者
  • 简介:大片盛行的时代,面对美国大片好口碑、高票房的来势汹汹,国产大片如何才能扭转颓势,获得稳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片?

  • 标签: 大片 票房 症结 故事
  • 简介:2008年8月20日至21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项业务基金重大项目“‘5·12’四川汶川大地灾后教育重建研究”课题开题会在成都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曾天山博士、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陈如平处长、课程教学研究中心郝志军主任、课题首席主持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课题组副组长四川省教科所所长吉文昌,以及四川省教育厅相关处负责人、四川省教科所相关研究人员和四川省“5·12”地震重灾区教育局负责人等。

  • 标签: 四川省教育厅 教育重建 课题组 开题会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地震
  • 简介:目的了解汶川大地后都江堰某镇中学学生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9月下旬,对极重灾区都江堰某镇中学15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98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该中学学生灾后4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检出率29.71%(445/1498),抑郁症状检出率23.10%(346/1498),焦虑症状检出率33.11%(496/1498),PTSD症状伴随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3.62%(204/1498),PTSD症状伴随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7.16%(257/1498),PTSD症状同时伴随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22%(198/1498)。创伤后应激反应指数与抑郁总分、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2,r=0.298,P均〈0.001)。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出PTSD、抑郁、焦虑症状的共同影响因素有:绝望感、年龄、性别、是否目睹死亡、家人情况、地震时是否受伤。结论汶川大地后,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持续给予心理干预或治疗。

  • 标签: 自然灾害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焦虑 抑郁 中学生
  • 简介:母亲节到了,总想写点什么。5月10日是母亲节,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我决定写一位地震中的母亲,她的名字很普通,叫李桂花,许多人一辈子也忘不了她。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我来到北川,亲身感受到这样的真人真事,不由得有感而发……2009年5月8日下午14:45

  • 标签: 中平凡 伟大母亲 大地震中
  • 简介:有个哲学家说:"每一文化区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套用这句话,我是想说,面对汶川特大地,人们最真切地体会并诠释了人性两个字的深邃内涵,那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爱之情感,是一种战胜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是一种对生命的无限渴望。

  • 标签: 大地震 青城山 人性 生命 老人 成都
  • 简介:谣言传播心理汶川地震,  三、汶川地震期间的谣言传播特点,不管是在传播谣言还是在传播其他信息

  • 标签: 传播心理 分析汶川 大地震期间
  • 简介:“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的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 标签: 公民新闻 发展 态势
  • 简介:2008年5月12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永远铭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灾难像魔鬼一样毫无征兆地扫荡了我们的家园,肆无忌惮地摧毁了我们的生活。

  • 标签: 陇南 地震 火花 中国人
  • 简介:伫立青草间,任泪水随风滑落,变形的山川,撕裂的大地,在五月的烟雨里渐渐淡去,可我的忧伤,依然漂泊在每一滴细雨之上。不知去天堂的路有多长,也不知你在天堂的什么地方,但你悠扬的歌声,在静静的夜里,总是余音绕响。

  • 标签: 天堂 地震 余音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以土耳其大地中建筑结构的失效为切入点,针对自建房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土耳其大地中房屋倒塌情况和建筑结构的失效原因,提出了自建房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包括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形式的优化、地基处理、安全设施的设置等措施。本研究对于提高自建房的抗震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土耳其大地震 自建房 抗震设计 结构材料 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