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省地方志办向全省109所高校图书馆赠送《汶川特大地四川抗震救灾志》218套,向全省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地方志办、公共图书馆、档案馆赠送《汶川特大地四川抗震救灾志》2141套,方便党政机关、高校和人民群众学习使用。

  • 标签: 汶川特大地震 高校图书馆 抗震救灾 地方志 四川 赠送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CBERS-02B卫星的一些背景情况,研究了02B卫星数据的处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以及解译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02B中巴卫星数据在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中的应用情况。发现CBERS-02BCCD数据总体质量较好,分辨率较高,能满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要求。这对于02B卫星数据应用经验的积累、我国遥感事业的推动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02B中巴卫星 次生地质灾害 遥感解译
  • 简介:【摘要】在汶川大地报道中,成都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模式的运用,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保持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民生新闻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在灾难报道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代表了灾难报道中的一种“民众话语”,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 标签: 中的意义 大地震报道 局限成都电视台
  • 简介:本文运用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对“5.12汶川大地”发生后《楚天金报》的情感报道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读者访谈,发现情感报道的运用存在明显的“使用一满足”现象。

  • 标签: 公共危机事件 情感报道 框架 使用与满足
  • 简介:影片《唐山大地》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 标签: 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 生命意象 写意话语 心灵余震
  • 简介:对唐山、汶川、玉树三次大地的遇难者集体“亡灵”的悼念、祭祀与超度问题的梳理,可以展现现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有助于分析“亡灵”作为生者记忆遇难者的装置所具有的意义,以及民俗学研究“亡灵”相关课题的必要性。集体遇难者的“亡灵”无法仅在个人或家庭层面予以对应,而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予以抚慰;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行政和社会舆论也总是会遭遇到各种形态的“亡灵”问题。

  • 标签: 地震 亡灵 国家哀悼制度 无神论
  • 简介: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地震造成畜牧部门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及设备设施损毁,大批畜禽死亡,严重影响全省畜牧系统生产生活和畜牧业发展。

  • 标签: 畜牧业 大地震 恢复重建 四川 防疫 损失
  • 简介:对于42年前发生在唐山的大地,人们无不留下恐怖的记忆。就连远在浙江宁波服役的我们,也被这次大地搅得寝食难安,以至有人紧张得半夜时分听到风吹草动,从双层床上跳下来逃生而摔伤了腿脚。而在10年前汶川大地发生时,我带着一支由16人组成的文艺创作采访队伍,到了汶川、北川、绵阳、绵竹、彭州、什邡等地震一线,目睹了地震发生后的惨状,相信地震应当是仅次于战争。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报告文学 汶川大地震 钱钢 重读 勇敢
  • 简介:2009年5月12日下午,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 标签: 纪念活动 地震灾害 胡锦涛 四川 中共中央总书记 抗震救灾
  • 简介:【摘要】汶川大地报道在美国大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纽约时报》在寻找天灾中的人祸因素;《华盛顿邮报》在突显地震后的风险判断,并把这种风险判断延伸至美国加州;《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向世界宣传汶川地震后的救灾情况。这些特色皆源自于环境新闻的相关理论,并为保护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里的人类中心主义指导思想。

  • 标签: 华盛顿邮报基督教 基督教科学 媒体报道
  • 简介:【摘要】 本课是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阅读部分,话题是“地震”,各项语言活动也是围绕地震展开。根据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在本话题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相应的单词和短语,通过阅读训练任务,学生养成能快速、精准地掌握文本信息。

  • 标签: 自然灾害 地震 设计意图 思维品质
  • 简介:远古的初春,天空澄澈,肥沃的原野下,百草萌动。今天是炎帝倡导的集市开张的日子,人们都兴奋地拿着自家的东西去集市上交换生活用品去了。这可个新鲜事物,难怪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可炎帝亲自创办的教坊,这天却门可罗雀,冷清之极。

  • 标签: 生活用品 吸引力 集市 炎帝
  • 简介:一是作为报道危机解决过程的传播主体——媒体及其新闻报道,如果说开放是危机传播的首要原则,任何国家在解决重大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都会加强对危机传播的控制

  • 标签: 之间危机 传播基本准则 危机传播
  • 简介:从2008年起,“5·12”就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难以忘怀的纪念之日,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一座神圣庄严的精神丰碑。一年前,四川汶川特大地成为国殇,抗震救灾伟大斗争随之以空前速度、空前广度、空前力度展开,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铸就了永垂史册的抗震救灾精神。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下,勇于担当抗震救灾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用自己的重大贡献和英雄行为,又一次充分昭示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生动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将忠诚、

  • 标签: 核心价值观 革命军人 地震 实践 抗震救灾 人民解放军
  • 简介: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5·12”特大地发生一周年前夕,由中共德阳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编纂的《“5·12”特大地·德阳抗震救灾图志》(以下简称《图志》)于2009年5月6日出版。

  • 标签: 抗震救灾 德阳市 地震 出版 专志 市政府
  • 简介:往事如云,岁月如歌。当我开启,尘封的记忆,即使时光相隔了30个春秋,当年那场毁灭性的唐山大地,至今仍深深的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震灾 凤凰 再生 记忆
  • 简介:在文明国家建立之前,没有文献记载的上古时期留下了很多神话传说。这其中以炎帝和黄帝的事迹最为繁杂和广泛。炎黄二帝同出一族,分属不同的部落,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斗争。本文利用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分析泉之战的真实性和发生地点,对旧有的观点进行梳理,并考证其合理性。

  • 标签: 黄帝 阪泉之战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