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不交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已经确诊的心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烘热汗出、失眠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心肾不交型 安更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运用微创经皮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单通道穿刺取石,其中89例一期取石,占89%;11例二期取石,占11%。平均手术时间约10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12天。结论微创经皮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造成的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

  • 标签: 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单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各40例。A组予地佐辛5mg及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肌肉注射;B组予哌替啶100mg及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用药后30分钟后进行观察患者的镇疼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镇疼效果与B组镇疼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未明显增高。结论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绞痛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绞痛的方法。

  • 标签: 肾绞痛 地佐辛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肌肉注射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全身微血管合并症之一[1],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使用灵I号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灵I号胶囊 厄贝沙坦 微量白蛋白 血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观豢海昆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伴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加服海昆喜胶囊。结果治疗组Scr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海昆喜胶囊能减轻D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进程,是治疗DN所致的CRF患者早期非透析疗法的较好药物。

  • 标签: 海昆肾喜胶囊 糖尿病 肾病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镜穿刺钬激光碎石术。结果手术时间70~200min,平均110min。结石清除率为93.3%(28/30)。2例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经ESWL治疗后排出结石。术后1例有肾脏出血,给予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7~15d,平均9.5d。结论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皮肾镜 钬激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通过对酒精回收塔的设计与实践,总结出酒精回收塔的设计工艺流程,得到预热器、塔体、再沸器、冷却器、稳压器、冷凝器等为酒精回收塔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而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所要的回收塔的各项参数。

  • 标签: 预热器 塔体 再沸器 冷却器 稳压器 冷凝器 酒精回收塔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2011年68例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同期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及针灸理疗(保守治疗)的患者。结果治疗后重新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综合评估,连续臂丛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4%,对比的保守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9.0%,两纽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臂丛组治疗后共出现不良反应例数22例,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患区后遗症状,如痒感,蚁行感和牵拉或紧束感仍然存在,19例患者均能够耐受,并在治疗后1个月内缓解。3例患者在天气骤变后出现暂时疼痛加重,气温升高后缓解。保守治疗治疗后共出现不良反应例数9例,其中恶心、呕吐4例,复视、视物模糊3例,晕针现象2例,均于停药及停止针炙治疗后好转。结论连续臂丛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传统的药物和理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镇痛完全的特点,可成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

  • 标签: 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相关分析
  • 简介:<正>目的:多房囊肾癌(MCRCC)是一种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的疾患。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来对比多房囊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改变,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在本机构的数据库中,笔者回顾分析23例于2001至2010年间多房囊细胞癌病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过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特征 回顾性分析 多囊性 囊性肾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datacolor测色仪、分光光度计探讨了碳酸钙对聚烯烃白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500目的CaCO3替代10%钛白粉制备的白色母粒,其在LDPE制品中的着色性能与纯颜料的性能极为相近,但色差偏大,均大于3;当保持替代量为30%时,1500目的碳酸钙具有最佳的替代效果,色差达到最小值1.64,具有良好的替代效果。

  • 标签: 碳酸钙 钛白粉 分散性 着色力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乙醇汽油调合定量装车控制系统的原因和过程;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如何采用温补和快速切断阀的方法提高系统的发油精度和可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定量装车 乙醇汽油 在线调和 电液阀 电动执行机构
  • 简介:摘要肝脑病是严重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依据其发病机制,采取包括去除诱因基础上的药物治疗在内综合治疗。本文对肝脑病的现代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肝性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麻痹痴呆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实质而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为神经梅毒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情逐渐进展,可逐渐发生躯体功能减退和日益加重的智能损害和人格衰退,最终导致痴呆和肢体麻痹,又称进行麻痹。目的讨论麻痹痴呆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①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②积极治疗原发病,首选青霉素治疗。③对症支持治疗。④促大脑代谢治疗。⑤其他如康复训练等。

  • 标签: 麻痹性痴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评估综合征出血热难治性休克容量复苏与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9月—2004年6月在收治的2315例综合征出血热中的127例难治性休克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1991年8月前后的容量复苏与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1991年8月前收治21例难治性休克死亡12例。1991年8月以后收治难治性休克106例,死亡15例,差异(12∕21×100%)具有显著,P﹥0.01。结论难治性休克的容量复苏必须在严格监控心肺情况下快速,有效扩容才能挽救生命,使用病毒唑治疗可能是提高存活率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难治性休克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镜取石术(PCNL)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和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对36例鹿角形肾结石实施了PCNL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首先建立22F的手术通道,钬激光快速将结石击碎为10mm内碎石,再通过超声碎石将结石清除,对于需要建立的的其他通道均采用18F或16F的微通道。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单通道取石29例,双通道取石7例,平均手术时间105min。一次手术取净结石26例(72.2%),二次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取石术(ESWL)治疗7例。术后随访1~3个月,总无石率9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CNL联合钬激光和超声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具有清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无石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鹿角形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钬激光 超声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0)冲击治疗维持血透病人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透析的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每周2次,剂量为10000U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2周后改为每周1次。B组16例,每周1次,每次10000U。C组16例,每周3000U皮下注射2-3次/次。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指标及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1.25%,75%。副作用少,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剂量rHuEPO冲击治疗,安全有效,可较快提高Hb,纠正贫血。

  • 标签: 尿毒症 肾性贫血 大剂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加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早期损害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糖尿病早期损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替米沙坦治疗,每天40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丹红注射液,每次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治疗3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UAER、TG、TC指标分别为(69.2±21.6)μg/min、(2.2±1.0)mmol/L、(4.9±0.5)mmol/L和(86.6±19.5)μg/min、(2.8±0.8)mmol/L、(6.1±0.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Scr、BUN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替米沙坦加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早期早期损害的效果优于单纯替米沙坦。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替米沙坦 丹红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