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霜霜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01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20-2021年我院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兼康复护理,比较卒中量表(NHISS)、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NHISS、ADL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建议普及。

  • 标签: 脑梗死护理;康复护理;生活能力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脑出血患者70例,治疗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n=30例)采取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DL、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出血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促进精神状态的提升。

  • 标签: 高压氧 脑出血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的40例设为对照组,配合系统性健康教育的4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前,组间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2.5%(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教育 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Fugl-Ma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 标签: 延续性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中风后偏瘫患者共54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患者,设定观察组接受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设定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严重肢体运动功能患者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优秀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率、提升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治疗 中风后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86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研究对照组(n=43)和康复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并随访半年,采用FMA、ADL评估表对治疗后1、6个月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水平改善情况评估。结果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比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在治疗后1、6个月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FMA和ADL评分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是有必要的,从临床疗效角度,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且远期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具有明显优势,提高预后和转归,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偏瘫 早期康复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05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心理支持护理组)5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上述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支持护理。两组患者于心理支持护理前(干预前)与护理后4周(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状况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有17例HAMD评分达17分,占34.0%,试验组有19例HAMD评分达17分,占34.6%。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下降(P<0.01),但试验组下降更明显;干预后对照组仍有5例HAMD评分达17分,占10%,试验组无一例HAMD评分达17分;干预后试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1例达60分。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但试验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干预后试验组达60分者34例,占61.82%,对照组达60分者11例,占22.00%;干预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积极的心理支持护理可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心理支持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上肢瘫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脑梗死患者采用单纯康复护理,观察组脑梗死患者进行针灸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与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上肢瘫痪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健康恢复。

  • 标签: 针灸康复护理 脑梗死 上肢瘫痪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 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从 2017年 3月 ~2019年 6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平分,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 30例患者实施常规家庭随访护理,命名为观察组的 30例患者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评分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均得以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促进疾病良好预后。

  • 标签: 家庭延续性护理 老年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高龄老年患者贫血、共病、生活能力、衰弱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255例≥80岁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记录慢性疾病,并完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临床衰弱量表)(CSF-09)评估,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铁蛋白、肌酐等)。分析贫血、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衰弱、共病的患病率,贫血类型特点。结果255例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中贫血174例,占总人数68.2%,其中轻度贫血90例(51.7%)、中度贫血77例(44.3%)、重度贫血7例(4.0%),正细胞性贫血143例(82.2%)。贫血原因中营养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65例(37.4%),慢性病贫血89例(51.1%),合并慢性肾脏病3-5期的贫血90例(51.7%),多因素贫血84例(48.3%)。男性、女性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组(80~89岁)与超高龄组(≥90岁)在血红蛋白水平、疾病数、疾病负担、共病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与超高龄组在ADL方面平均秩和分别为118.19、156.68,衰弱方面平均秩和分别为118.12、15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039.5、8052.0,均P=0.000)。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不同贫血程度在ADL(H=20.5,P=0.000)、CSF-09(H=29.7,P=0.000)、疾病数(H=16.2,P=0.001)、疾病负担(H=20.7,P=0.000)、共病指数(H=12.6,P=0.006)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衰弱、共病在住院高龄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贫血预示了更严重的生活能力受损、疾病负担、衰弱程度,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的贫血、衰弱及慢性疾病的管理。

  • 标签: 贫血 高龄 共病 衰弱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桥式运动对脑梗塞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早期进行桥式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BartheI指数量表(BI)评测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I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急性期偏瘫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早期指导进行桥式运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桥式运动 脑梗塞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了 安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5 月 收治的 老年慢阻肺患者 89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5 例,采取 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 44 例,采取了安全护理。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 肺功能改善情况 总体有效率 97.7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 观察组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安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与生活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 标签: 安全护理 老年慢阻肺 呼吸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及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脊髓损伤后抑郁患者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15例),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后抑郁患者的Barthel指数、LSIA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后抑郁患者 生活能力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对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74例行观察研究,纳入时间自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开展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比较两组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 83.78%,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 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开展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对提升脑出血患者疗效以及改善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中医针灸 康复理疗 脑出血 生活能力 NIHSS GQOL-74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家庭跟进式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老年卧床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根据出院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加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点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能够使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该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 标签: 家庭跟进式护理 老年卧床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干预,并对训练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对老年痴呆症进行治疗的方法建议。方法根据MMSE、ADL两表评估两组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病症情况。结论研究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治疗老年痴呆病症具有积极作用,能帮助老年患者恢复认知能力等。本文通过对照方法,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评测。

  • 标签: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老年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后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求更有效、综合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62例脑卒中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1-3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取科内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治疗时间均为4周。结果4周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患肢运动功能综合评定,康复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缩短了病程,降低致残率,减少了后遗症发生,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