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标准下职业性慢性中毒的发病特征。方法于2020年3月,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诊断的126例职业性慢性中毒患者资料,分为旧标准组(74例)和新标准组(52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接苯工龄、行业分布、工种、作业环境苯浓度及诊断分级的差异,并对旧标准下22例苯中毒观察对象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旧标准组和新标准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接苯工龄、行业分布和工种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旧标准组和新标准组中各有41.9%(31/74)和17.3%(9/52)患者作业场所苯浓度超过最高容许浓度,两组患者作业场所不同苯浓度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旧标准组患者以轻度中毒(79.7%,59/74)为主,而新标准组以中重度中毒(51.9%,27/52)为主,两组患者诊断分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苯中毒观察对象经过随访观察,有8例(36.4%)进展为慢性中毒。结论苯中毒诊断标准的修订可能影响诊断分级的构成,从劳动者权益出发,制定更加完善的诊断标准及制度政策,更利于职业性苯中毒防控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职业病 中毒 诊断分级 观察对象 易感人群
  • 简介:75只三月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镉(Cadmium,Cd)中毒组及维生素E加镉组.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细胞形态计量方法定性定量研究三组小鼠黑质神经元的细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小鼠黑质神经元结构正常;镉中毒组小鼠中脑黑质受损,黑质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异染色质增多边聚,核膜断裂,核周质内细胞器明显减少,此外有多处较大的软化灶形成,并有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围绕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维生素E加镉组小鼠黑质区神经元轻微受损,结构接近正常组,与镉中毒组比较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①黑质区神经元数量未见明显减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的TH阳性反应神经元.②变性及坏死神经元很少.但有少数神经元变性,胞核固缩、溶解,尼氏体减少或消失.染色质稀疏,均匀分布,核膜清晰完整,未见断裂,核周质内细胞器丰富.③个别小鼠黑质区有初期软化灶形成,病灶较小,灶内神经组织多已坏死,残留神经元胞体变小,胞核固缩,胞浆减少.④少数小鼠黑质区有弥漫性或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淋巴细胞围绕在血管周围,但并未形成血管套.⑤体密度、数密度、平均截面积及平均体积等形状特征参数与镉中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除体密度有差别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构证实: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慢性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中毒小鼠 保护作用 小鼠黑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部磁共振检查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施以MRI检查,观察MRI特点。结果:初诊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意识或者肢体异常,2例患者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4例患者发生嗜睡及失眠,7例患者意识模糊,8例患者共济失调、机体震颤,4例患者行走不良及记忆力减退。20例患者发生脑部萎缩,小脑及大脑萎缩患者数量较多,总计18例,占比72%。小脑萎缩患者多见小脑蚓部萎缩。大脑萎缩则是大脑灰质异常,其中,单纯性大脑萎缩患者4例,单纯性小脑萎缩2例,分别占比16%、8%。脑白质脱髓鞘2例,占比8%,16例患者发生DWI信号扩散受限。10例患者呈现胼胝体弥散增长,T1及T2信号异常,3例患者表现为胼胝体长T1及T2信号。DTI检测15例患者胼胝体纤维束发生断裂,2例患者纤维束稀疏,信号发生变化。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采取MRI诊断,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差异,MRI诊断准确性较高,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磁共振 临床诊断
  • 简介:1.寒冷的夜晚,小乖像平时一样在写作业。2.妈妈搀扶着爸爸进了浴室,打开热水器烧水为他换药——爸爸在工作时不慎脚部受伤,每天需要换药、泡脚。

  • 标签: 中毒 燃气 热水器 受伤
  • 简介:山豆根,又名广豆根。其性苦、寒,有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和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的要药。在香港,鲜有人认识山豆根的毒性作用,山豆根内含的苦参硷、氧化苦参硷、甲基金雀花硷等生物硷对胃肠道、呼吸系统、脑神经均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 标签: 山豆根中毒 氧化苦参硷 毒性作用 恶性葡萄胎 清热解毒 子宫颈癌
  • 简介:在许多医师心目中,对某种物质的暴露就意味着中毒。然而,要产生毒性效应,摄取虽然是必需的,但这并不是惟一的条件,即便发生摄取或接触,也不一定会导致中毒,因为人体吸收的剂量可能很少,而不足以发生中毒

  • 标签: 中毒 剂量 精神病药物 处方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以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酸、口服B族维生素等,并静脉滴注5.0 g溶于250 ml 5%葡萄糖的维生素C混合液,1次/d,治疗4周(1个疗程);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1.8 g溶于250 ml 5%葡萄糖的谷胱甘肽,1次/d,治疗4周(1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质(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清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71例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64.79%(46/71),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为26.76%(19/71)。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131.82 ± 25.62)、(109.84 ± 26.28)U/L,(81.47 ± 20.93)、(57.38 ± 15.25)μmol/L;观察组治疗后:(58.93 ± 12.03)、(51.20 ± 10.57)U/L,(25.66 ± 7.94)、(16.49 ± 4.92)μmol/L;对照组治疗前:(128.95 ± 31.20)、(107.39 ± 29.81)U/L,(83.21 ± 17.95)、(55.39 ± 16.30)μmol/L;对照组治疗后:(76.42 ± 15.73)、(74.33 ± 14.80)U/L,(36.72 ± 9.32)、(23.74 ± 7.35)μmol/L,P均<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25.47 ± 3.98)μmol/L,(85.72 ± 23.54)、(1 729.84 ± 379.50)U/L;观察组治疗后:(46.31 ± 7.49)μmol/L,(122.31 ± 28.53)、(2 410.29 ± 512.31)U/L;对照组治疗前:(26.02 ± 4.11)μmol/L,(84.95 ± 21.03)、(1 749.52 ± 405.28)U/L;对照组治疗后:(38.92 ± 6.27)μmol/L,(103.12 ± 25.68)、(2 097.42 ± 478.52)U/L,P均<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血清抗氧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89%,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26/34,χ2 = 4.254,P < 0.05)。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伤患者可同时存在机体多系统损伤。谷胱甘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功能的改善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砷中毒 燃煤型 慢性肝损伤 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5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酒精性肝病26例,酒精性脂肪肝21例,肝硬化5例,正常3例,合并胆囊结石者4例,慢性胆囊炎者2例,合并胆囊息肉者2例,合并脾肿大者4例。超声检出阳性率95%。结论超声在评价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合并躯体内脏损害方面具有无创、简捷、方便、诊断符合率高等优势。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方法系统回顾160例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饮酒对脑损害明显,可出现严重精神症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极为突出。结论尽早戒酒、早期治疗和全程护理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 标签: 酒精中毒 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躯体损害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6例,均为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1.25%,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和护理乙醇中毒患者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人们普及乙醇依赖的有关知识,让酗酒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知道酗酒的危害。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躯体损害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对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脑磁共振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依据酒龄以及初次饮酒时间进行分组,两组均行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较之A组,B组患者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重度脑萎缩、胼胝体变性以及韦尼克脑病检出情况、弥漫性病灶检查率较优(P<0.05)。结论: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诊断中,脑磁共振检查具有显著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 精神障碍 脑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职业性慢性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12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26例职业性慢性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对本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职业性慢性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体征症状评分,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比较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优于护理前(P<0.05);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4±4.22)分。比较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护理后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在职业性慢性中毒致神经衰弱患者护理干预中,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增强疾病管理能力,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综合护理 锰中毒 神经衰弱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化铝(蚰子药)中毒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磷化铝(蚰子药)中毒患者分为吸入组和口服组,其中吸入组6例,口服组36例。采用洗胃、血液灌流、血液净化等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实施救治,总结救治结果。结果口服组患者中存活3例,其余患者全部死亡;吸入组患者6例全部存活。结论磷化铝(蚰子药)中毒在临床上死亡率较高,口服患者很难救治成功,吸入患者经积极救治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无后遗症。

  • 标签: 磷化铝 蚰子药 中毒 救治 植物油洗胃
  • 简介:当一种外部化学物质进入人体时,它与人体组织发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损害,这就是中毒。所有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统称为中毒。按照发生发展过程,中毒有着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区别。其中急性中毒迅速开始,病情发展很快,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尽快筛查并采取急救措施。在中毒事件发生时,及时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毒物对机体的伤害,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就中毒急救原则及常见中毒等知识进行科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