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使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作用分析。方法: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之间,对医院产科内患有急危重症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利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成50例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研究组,以及另外50例实施正常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状况及医护人员的具体护理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作出统计。结果:生活能力恢复状况中,研究组患者取得了更高分值,说明疾病对患者生活方面的影响减小(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能力均较高(P<0.05),且护理结果获得了患者普遍认可,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能够将护理内容细化,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对患者的帮助很大,应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产科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40例急危重症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比组及观测组,均2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观测组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指标。结果 观测组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测组急救费用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急危重症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救指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质量指标在绿色通道流程管理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6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20例,STEMI患者行PCI 6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质控;将2020年10-12月和2021年1-3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20例,STEMI患者行PCI 60例作为实验组,接受急诊专科质量指标监测管理,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措施落实规范率集束化措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DNT时间护理措施落实率集束化措施和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门球时间护理措施落实率集束化措施监控。结果 实施急诊专科质量指标监测后实验组DNT时间、Dob时间、预检分诊时间、入院到心电图采集时间、入院到心脏标志物结果时间、入院到CT时间等六项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专科质量指标 时间节点 绿色通道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护理中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骨科患者共110例,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平均55例。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B组构建压疮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产生情况。比较两个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得分。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的压疮产生率大于实验B组。实验B组的护理质量比实验A组好一些。实验A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在骨科护理中构建压疮护理质量指标能对压疮进行有效性预防,值得推崇。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了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划分40例。在护理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重在对比两组患者治病效果。结果 对照组所得数据优于观察组,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所获得的的数据差异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比效果,证明了引入护理质量指标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所获得效果更加优异,预后期更好。

  • 标签: 护理质量 指标管理 危急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指标下的癌痛护理对肿瘤科病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70例集中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质量指标下的癌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针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感评分进行记录,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疼痛感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差异显著存在。(p

  • 标签: 质量指标下的癌痛护理 安全事件 肿瘤科病房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黄雯 谢光云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5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2019年12月
  • 机构: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邮编:562400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是2017.7-2019.6,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107721例普通病区患者,采纳抽签法分观察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57241例)与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常规管理-50480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能能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且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不良事件 持续改进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于提高骨科疼痛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疼痛评估正确得分为(8.54±1.41)分,高于常规组的(6.43±1.58)分;镇痛效果得分为(8.94±1.25)分,高于常规组的(6.42±2.54)分;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36%,高于常规组的76.3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疼痛护理质量及患者对于医院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因此值得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骨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于提高骨科疼痛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疼痛评估正确得分为(8.54±1.41)分,高于常规组的(6.43±1.58)分;镇痛效果得分为(8.94±1.25)分,高于常规组的(6.42±2.54)分;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36%,高于常规组的76.3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疼痛护理质量及患者对于医院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因此值得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骨科 护理质量
  • 简介:介绍钻孔弹模计法与声波法的原理和方法,并将该法运用到现场,得到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体的变形特性参数,并拟合得到波速值VP与弹模值E的对应关系.现场结果表明,该法是对破碎体测试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岩体变形 钻孔弹模计法 声波法
  • 简介:该文以基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纵波波速和RQD指标等6个指标为依据,基于可拓法提出了核电厂体质等级评价方法。该方法评价指标选取勘测中容易得到、能量化的指标,充分利用勘测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信息,对某核电厂3个候选厂址体质等级进行了计算,为优选厂址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核电厂 岩体质量等级 可拓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探究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引入重症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科 20名护理人员和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136例患者施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 68例、常规护理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照组( 68例、常规护理) 2组,对比 2组护理工作合格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与常规重症科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此基础上引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实验组护理工作合格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 (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又显著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护理敏感指标引入重症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在极大程度上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保障护理工作合格率,进而显著防控护理不良事件,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性提升。

  • 标签: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重症科 护理工作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100例患者在此段时间内进行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两组分别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作为护理手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和急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两组对比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中效果良好,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危重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压力性损伤防治及质量指标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压力性损伤动态评估及护理、压力性损伤分级监控及质量管理、压力性损伤数据收集及统计三大模块,基于循证科学设置质量监测指标,实现压力性损伤的全程、动态、实时管理,比较2018年4~12月(应用信息化管理前)采用传统纸质报表管理,2019年1~9月(应用信息化管理后)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压力性损伤防治与管理质量。结果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应用信息化管理后,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上报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应用信息化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压力性损伤评估及上报方面的满意度、在压力性损伤文书质控方面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压力性损伤的信息化管理能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满意度,有利于数据的规范化收集和管理,最终有助于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信息化管理 质量指标监测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 简介:9月份,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高合金线材公司技术质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主要质量指标全部完成计划目标,有力推动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其中,成材率计划93%,实际完成93.5%;钢锭(坯)合格率计划99.5%,实际完成99.61%;钢材合格率计划99%,实际完成99%;内损率计划0.55%,实际完成0.44%;万元销售损失额计划15元/万元,

  • 标签: 质量指标 特钢 东北 高线 质量工作 合金线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10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和实验组 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比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 骨科术后患者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对急危重症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科内急危重症患者40例,2022.4-2023.5在院,数表法分组,每组平均20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管理,试验组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时间快,费用低,治疗期CAUTI、VAP发生率,P<0.05。结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加强急诊就医环境管理,分类摆放器械物品,缩短前期准备和急诊急救时间,降低住院期并发症几率。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危重症 护理效果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控模式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控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高于B组,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监控模式 肺结核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讨论该种护理管理模式所具备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 从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病人中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得到了人数相同的优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优化护理组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常规护理组则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优化护理组的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表现出更高的满意率,与常规护理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感染、患压疮和误吸三种不良反应,优化护理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具有更显著的优势,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优化护理效果和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急诊危重症护理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