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在本医院210株内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来的不动杆菌属中的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WHONET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利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210株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的有63株,不动杆菌耐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9%和30.6%,且比较两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菌株中30株OXA-23基因阳性,9株OXA-58基因阳性,60株OXA51基因阳性,仅1株OXA-24基因阳性。结论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基因型检测证实本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是产OXA23型和OXA51型。

  • 标签: 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耐药性
  • 简介: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

  • 标签: 食品检验 微生物检测技术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学龄期儿童检测骨密度的价值以及意义。方法利用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测量来我院放射科进行体检的学龄期儿童骨密度,总共60例儿童,分为三组,A组为3到4岁共20例,B组4到5岁共20例,C组5到6岁20例,自动计算Z值。结果60例儿童中异常者有26例(43%),A组异常者6例(30%)B组异常者9例(45%)C组异常者11例(5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易出现骨质异常,并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长,因此测量学龄期骨质对于指导儿童补充营养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儿童 学龄前
  • 简介:目的比较显微镜检方法和化学快检方法检测相同尘样标本的结果,建立优选的快速检测环境尘螨过敏原方法。方法选择寄宿制学校的60间宿舍,采集宿舍内寝具的尘样,分别用体式显微镜检方法、化学快检ACAREX方法、化学快检HH方法检测相同样本的尘螨过敏原水平。结果检测相同的尘样,显微镜检与化学快检方法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2;两种化学快检方法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2。结论显微镜检方法与化学快检方法均可用于环境尘螨浓度的检测,但化学快检方法因其操作的便利性,更适合尘螨过敏原在日常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尘螨 环境过敏原 化学快检 显微镜检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型抗A(B)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06—2013—06在剂门市石化医院输血科、检验科进行检查的41例夫妇血型不合O型RhD(+)孕妇及其相应的新生儿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母体效价检测检测ABO系统IgG型抗A、抗B的效价:在检测的41例夫妇中,效价≥64的有35例,其中HDN(+)的有13例,HDN(-)的有22例;在高效价(≥256)的16例中,HDN(+)的有9例,HDN(-)的有7例;效价〈64的6例中只有1例HDN(+)。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抗A(B)IgG亚型:在41例新生儿标本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在41例0型孕妇血清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妇血清中IgG型抗A(B)的抗体量与新生儿溶血有一定的相关性,母亲体内血型抗体IgG1的含量过高,胎儿发生HDN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通过这些检测,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标签: IgG型抗A(B)效价 IgG1亚型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接收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及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均未显示Hb与WBC、PLT之间有相关性(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RDW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处于正常范围,而观察组患者的RDW值则明显高于研究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MCV明显高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常规是一种简单方便检测方式,其中RDW值及MCV可作为初步筛选缺铁性贫血的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间HIV初筛阳性病例相关检测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酶联免疫法初筛实验HIV抗体阳性患者使用WesternBlot法进行确证实验并进行血常规检测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1.30例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确证实验结果中有22例阳性,3例阴性,5例不确定。2.WB条带中gp160、gp120、gp41阳性检出率为100%,p55阳性检出率较低。3.WBC计数减低时,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也有所降低。结论ELISA法检测抗HIV得出的s/co值可以初步判断HIV病情。联合检测HIV抗体s/co值、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对HIV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IV抗体 HIV确证实验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威海文登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均分别于发病后1d、1周、3周,对照组抽1次空腹静脉血进行CRP测定检查统计并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CRP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脑梗死组轻型、中型、重型CRP水平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血清CRP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对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干化学检测尿糖阳性且镜检白细胞阳性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尿糖阴性而镜检白细胞阳性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干化学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的增高,使干化学假阴性率也随之增高,对照组经检查,假阴性率为26.7%(32/120)观察组假阴性率在25%-87.5%,组间对比(P<0.05)。结论通过检测尿糖,会干扰干化学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假阴性率,因此在检测时,也需配合镜检。

  • 标签: 尿糖 白细胞干化学 检测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检测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56例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56例患者中,75例为静脉血栓形成,有53例为瘘口狭窄,28例为静脉端狭窄。结论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原因,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血流量不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DSA技术评估主动脉形态及其分支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272例接受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DSA患者的DSA资料,评估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的发生率。结果4272例患者中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正常3925例(3925/4272,91.88%),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347例(347/4272,8.12%)。变异类型:左颈总动脉(LCCA)与头臂干(BT)共干起自主动脉弓(175/4272,4.10%);左椎动脉(LVA)直接起自于主动脉弓LCCA与LSA之间(97/4272,2.27%);右颈总动脉(RCC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RSA)(35/4272,0.82%);RCCA、LCCA、LS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迷走RSA起自降主动脉(10/4272,0.23%);RCCA、LS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RSA与LCCA共干起自主动脉弓,RVA起自RCCA(4/4272,0.10%);右椎动脉双起源于RSA(4例/4272,0.10%);RVA起自右侧颈内动脉(4/4272,0.10%);弓上自右向左发出RCCA、LCCA、LSA、RSA,迷走RSA,LVA缺如,伴原始三叉动脉(4/4272,0.10%);镜像型右位主动脉弓(13/4272,0.30%);右位主动脉弓,LSA起自弓上Kommecell憩室(1/4272,0.02%)。结论通过DSA评估主动脉弓形态类型及分支的变异情况对介入诊断及治疗和某些胸部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主动脉 解剖学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流程模式,三甲医院的相关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考核标准,根据标准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在推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后,使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服务态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将护理质量管理推向一个良性循环。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HPV亚型分布情况及高危型HPV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专利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利用CervistaHPVHRCervisat核酸杂交基因分型试剂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的14个亚型DNA。结果280例宫颈疾病患者,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结果显示,104例感染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危型HPV,感染率37.14%,其一种HPV亚型感染率30.00%,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则为7.14%;宫颈疾病HPV感染者中以高危型HPV16、43、58、33和6型感染位列前五位;在不同年龄组中以20-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宫颈疾病中高危型HPV感染以16、43、58、33和6型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且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核酸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淋病双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拟诊为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病例组)和150例女性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阴道分泌物(包括白色念珠菌、滴虫等)常规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G、UU和CT。结果病例组UU、CT阳性率(分别为61.8%、23.1%)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5%、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UU以单独感染(59.9%)状态为主,而CT和NG以混合感染(69.0%、56.0%)为主。结论UU、CT可能是女性生殖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以便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淋病双球菌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0~2013年,经确诊的患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肾病完全康复的健康人10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尿素蛋白/尿肌酐(UALB/U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胱抑素C(CysC)的多项生化检测。结果患糖尿病肾病的CRP、UALB/UC、RBP和CysC的含量均比健康人各项指标多。结论患糖尿病肾病的人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判断及确诊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生化检测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随着数码摄影技术发展和电脑普及,数码显微摄影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中。显微摄影技术的应用使科研人员能够把实验结果真实准确地记录下来便于分析研究,临床上常通过显微摄影记录病理结果进行分析诊断;亦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通过显微拍摄病原体进行网络会诊。因此,显微拍摄技术使用的水准可直接影响到诊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专业人员由于缺乏数码显微摄影专业知识,拍摄的图片不尽人意,本文以拍摄寄生虫虫卵为例,探讨应用显微拍摄技术的使用。

  • 标签: 数码显微摄影 寄生虫虫卵 应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拍摄技术 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药物检测,也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尤其一些复杂的样品,对检测仪器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复杂样品检测前的处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检测工作,才能对农残样品做出准确的检测。本文对复杂样品药物检测前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明确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 标签: 复杂样品 药物检测 处理方法 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推广应用糖尿病早期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结果糖尿病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重视糖尿病早期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是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