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繁荣、科技发达,近年来在医疗改革的推进下,民众对自我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医疗质量及优质服务的期待也跟着提高。高水平的医疗质量不仅可以促进病人护理的安全,提高医疗效率及护理质量,更可让医院获得民众信赖,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护士是医疗体系中人数最多,也是第一线护理病人的重要角色,护理质量是否满足民众期待,将影响总体医疗护理的水平。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检测 误区
  • 简介:  【摘要】血站检验科是血液质量保障的关健部门,能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工作中发现,血液检测的要求已不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医疗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来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血站检验科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血站的检验质量,就要想出对策,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词】血站检验科;质量保障;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路技术以及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投入使用,血站检验科的血液质量检测技术得以提高。血站检验科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按规定方法进行相关项目检测的部门 [1]。因此,必须加强血站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提升血站检验技术水平,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在现代血站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检验工作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素质偏低。随着我国医疗设备和医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人才有更高的需求,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也明确要求,应建立与实验室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的检验技术人员比例要与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 新增加的血液检测人员 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占新增人数的 70%以上 ,但全国血站成立时间短,起点低,待遇差,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而原有的检测人员的相关知识不足,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血液检测的需要。为保障用血患者的安全,购置检测设备比较高端,相应的技术要求也高,检测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就更加突出,如检测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流程,对结果的判定不准确,最终会影响血液检测质量。另外,检测人员对国家所确定的相关标准理解不透砌,也会影响血液检测质量

  • 标签:
  • 简介:  摘要: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的水产品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但近年来国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以水产品实体的质量安全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水产品流通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水产品各阶段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建立了水产品质量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而后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使用重心法对三角模糊数去模糊化 ;在解决群决策环境下专家权重系数方面,引入了熵函数构建非线性规划模型,并使用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根据水产品质量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得出各风险因素的风险评估值,为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质量检测 ;熵函数 ;粒子群算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风险识别   目前,国内学者一般是运用因果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流程分析法等方法对供应链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其中流程分析法运用的频率最高。夏德等根据因果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从 6个方面来识别供应链风险。张存禄等使用情境分析法,对违规、违约的产品供应商提供了识别办法,从供应商角度来降低供应链流程中的风险。李守泽等利用故障树理论以及模糊理论,建立了供应链中失效风险的故障树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风险。    1.2 风险评估   国内外对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包分析法、 BP神经网络、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张汉江等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综合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风险。 Saaty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包络分析法,对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有效评估。 Hüsken等运用了 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针对供应链综合风险的评估模型。杨扬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以云南省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为例,明确了流通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建立了反馈机制。    2 水产品流通过程分析   由供应链管理理论可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一般由以下 4个基本环节构成:产品供应商、产品制造加工商、产品批发配送商、产品零售商。在水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数量众多的个体水产养殖户充当了供应商的角色 ;加工商由无数的小工厂组成 ;批发配送商则是由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组成 ;零售商则包括各地农贸市场以及生鲜超市等终端环节,还有一部分流通至饭店进行加工销售。 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十分必要。    3 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大部分的水产品养殖流程由种苗培育以及成品养殖构成,其中种苗的培育工序主要包括养殖池的清理消毒、引水、培育肥水、入池前试水、水质及温度管理、投放饲料、用药和巡视工作。成品养殖的流程与种苗培育基本一致,但要求及检测阈值有所差异。水产品的贮运阶段主要包含暂养和运输中的供氧、水温及水质控制、路线规划等。销售阶段同样包括暂养,并有保鲜、宰杀及包装工序。    3.1 水产品养殖过程的风险事件挖掘   管理资源:种苗的选择,池塘、网箱等设计和管理情况对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技术资源:饲料使用的合理性将会影响水产品的健康状况和产量,喂养方式的合规性和行业先进性也是影响水产品产量的关键因素。   设备资源:打捞设施、投喂设备的运转情况可能会影响养殖流程的正常运转。   环境资源:养殖水源遭受污染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影响水产品的正常养殖。    3.2 水产品商品化处理过程的风险事件挖掘   管理资源:产品处理过程中投入品的选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资源:投入品使用不规范,违规添加防腐剂、添加剂等行为会对水产品或其制品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消费者健康形成潜在危害 ;在产品处理过程中工艺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会影响产品质量。   设备资源:处理设备故障会影响水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   环境资源:处理场地环境卫生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所接触的产品。    4 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现在通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所使用的理论基础不同可以分成 3个类别:( 1)基于统计学,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被评价对象所选取的指标分析研究,利用样本数据来技术分析所评价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 2)基于数学理论,常用的方法包括灰色系统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粗糙集理论及技术经济分析法等 ;( 3)模拟决策的方法,利用系统仿真及模拟技术,使所研究的系统运行结果无限逼近用户的行为目标,从而得到评价结果,例如神经网络算法等。    4.1 基于三角模糊数和熵函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水产品质量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要保持尽量合理、客观的原则。为了使评估最大程度上客观化,本研究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张华英通过引入重心法去模糊化和熵函数,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本研究借鉴其改进思路,首先采用三角模糊数的方法确定评价等级集中的风险值 ;其次,在赋权环节引入了熵函数,结合极大熵、相对熵准则建立了确定专家打分权重系数的非线性规划方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赋权方法的主观性。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水产品流通过程中影响其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在风险识别方面,通过对水产品流通过程进行梳理、对现行水产品风险因素加以分类总结,得出水产品质量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在风险评估方面,概述了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然后详细阐述了传统方法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1)确定综合风险评估等级,实现三角模糊数去模糊化 ;( 2)运用熵函数挖掘出各评估专家权重系数的信息,从定量的角度衡量各风险因素的大小。   参考文献:    [1]夏 德,王 林 .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杠杆选择 [J]. 企业经济, 2012, 31( 7): 24-27.    [2]张存禄,黄培清 . 数据挖掘在供应链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1): 12-14.    [3]李守泽,余建军,孙树栋 . 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 [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0, 39( 9): 5-10, 16.    [4]莫 军 . 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 [D]. 秦皇岛:燕山大学, 2008.    [5]金 铌 . 基于本质安全的供应链风险识别方法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3): 145-149.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精准肿瘤学时代的到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ctDNA在肿瘤管理中具有极大的潜力。然而,ctDNA检测的有效性及结果通用性仍然是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挑战,因此亟需制定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化的ctDNA分析前操作流程是确保后续分子检测的前提。本文将重点探讨ctDNA分析前影响因素,旨在推动ctDNA检测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循环肿瘤DNA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 摘要:生态环境是近些年来人类发展的共同话题,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基础。随着水产养殖产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强,环境问题矛盾在我国也日益凸显,为推动水产养殖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化发展,针对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保障的工作措施也需要加大力度。本文针对水产养殖的治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注重思维创新、合理引入社会资源、健全预防体系,为水产养殖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相应策略。

  • 标签: 水产品质量 检测 科学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程度乳糜血浆中TP-Ab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乳糜血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在阴性乳糜血浆中加入定量TP-Ab阳性血液,采用ELISA法检测乳糜血浆中TP-Ab。结果乳糜指数分别为2、3、4、5、6、8及>8与无乳糜指数(≤1)(1.876±0.209)比较,(±s)分别为(1.854±0.264)、(1.775±0.285)、(1.748±0.144)、(1.650±0.276)、(1.846±0.225)、(1.841±0.480)及(1.670±0.474),不同乳糜程度血浆TP-Ab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乳糜程度血浆放置时间不同,TP-Ab检测结果有差异:放置时间延长,检测结果升高,第1天与第3天比较,(±s)分别为(1.876±0.209)和(1.919±0.194),3 d内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第5天,仅乳糜指数2和4的(±s)为(1.780±0.342)及(1.801±0.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乳糜指数血浆(±s)分别为(1.697±0.280)、(1.934±0.363)、(2.156±0.308)、(2.013±0.470)及(1.871±0.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天和第10天,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程度乳糜血浆TP-Ab检测结果无差异;乳糜血浆3 d内检测TP-Ab结果可靠,5 d后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乳糜血浆 质量 酶联免疫法 实时聚合酶联反应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 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发展的基础保障,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家对食品安全管控也在大力度整顿。食品质量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管控的依据,其必需具备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先进性的技术能力。梳理目前我国在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方面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并提出如何创新和发展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供同行业交流学习,为提高我国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出谋划策。

  • 标签: 食品质量 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品越来越多,涉及产品质量仲裁和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案例时有发生,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检验结果提出投诉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能够证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做好理化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论述实验室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检测人员熟练运用适宜的质量保证技术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检测结果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室间质量评价(EQA)评估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方法室间质量评价选用经特殊处理的2019-nCoV RNA作为EQA样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灭活临床样本作为阴性样本,分别评价其适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后,将6份样本(第一轮不分组/第二轮分组)经冷链快递发送至参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并回报检测信息和结果,然后对回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EQA样本适用于市面上主流核酸检测试剂。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第一轮和第二轮分别收到有效回报结果243份和60份,回报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为98.8%(240/243)和73.3%(44/60),成绩不合格实验室分别为1.2%(3/243)和26.7%(16/60)。第一轮和第二轮样本的整体符合率分别为99.8%(1 455/1 458)和94.7%(341/360),其中假阳性率分别为0.1%(1/729)和2.5%(3/120),假阴性率分别为0.3%(2/729)和6.7%(16/240)。结论目前参评实验室对2019-nCoV核酸检测的整体能力较好,假阴性结果是影响其检测的主要问题。各实验室在常规应用相关试剂前,应对不同厂家试剂进行性能验证与比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假阴性 室间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质谱技术在精准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技术较复杂、缺乏标准化、无监管批准的方法,要保证检测结果的高质量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极具挑战。室间质量评价(EQA)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改进质量、促进实验室间的结果互认,从而改善患者照护、促进医疗资源更有效地利用。选择和/或建立,符合质谱技术特点,并满足临床需求的质谱项目的EQA计划具有挑战性。重点回顾2015—2020年发表的与质谱项目EQA相关的文献,同时检索了具有代表性的EQA计划网站,总结了目前可用的EQA计划特点,为实验室选择EQA计划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虽然基于同组方法分析的EQA计划经济、容易实现,但基于正确度的EQA计划,可以帮助实验室提高质量,并促进实验室间结果互认,是有效的EQA计划。选择或建立质谱项目有关的EQA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质谱技术 室间质量评价 质量改进 结果互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即时检测(POCT)信息化质量管理应遵循统一的术语和定义,POCT信息化管理、管理规范和应用规范应遵守一定的标准。本专家共识的发布对于规范POCT信息化质量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即时检测 信息化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我们国家医疗器械有很多种类,其制造厂家的资质也参差不齐,因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引发的医疗事故屡见不鲜,对于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安全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医疗器械制造厂家的监管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围绕医疗器械关于微生物检测方面的质控要求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就其环境方面、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培养基要求,以及菌种、样品,还有记录等多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展开探讨,以使医疗器械在继续微生物检测时,能够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确保临床所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 标签: 医疗器械 微生物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应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饮食需求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比较明显的需求 ,它在众多需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饮食行业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越来越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 ,这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做好食品检验检测的工作就显得极为关键 ,但是在实际的检测检验过程中 ,还是会存在着一些细节问题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 ,以更好的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 标签: 食品检验检测 质量控制 细节问题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在全国发生流行传播,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被甘肃省卫健委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定点医院。本院检验科接到通知,立即开展了人员、设备、试剂、消毒、防护等方面各环节工作的培训,建立了制度规定,制定流程,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从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及时反馈结果给武威市疾控防控相关部门。截止 3月 31日,本院检验 PCR室已完成 3835例标本的核酸检测,未发生医源性感染,为武威市的新冠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武威市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 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当前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主要是利用酶联免疫发,通过设备实现自动化检测,测得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还会受到多 重因素影响,本次基于实践检测详细分析,就影响各因素进行控制,提升检测质量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检测 艾滋病抗体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对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需要从实验室环境、实验室文件、工作人员的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才能使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水平不断提升。实验室需要通过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规章来保证对质量文件与操作规程都可以进行文件化的管理,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检验队伍的质量,加强对实验室生物的安全管理,使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风险降到最低。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检测 实验室质量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无论是对于中药还是西药,在进行药物制造的过程当中,原料药都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原料药对于药物生产的质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原料药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后续药物的质量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在对原料药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原料药的质量工作。在市场上,药品作为一个商品进行流通,具有其较大的价值。但是除了作为商品之外,它作为药物也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药品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则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伤害,所以只有真正解决药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放心的让药品在市场上流通。

  • 标签: 原料药 生产质量 质量管理 质量检查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于我院行免疫检验的 175例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为研究对象,按照质控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行常规臨床免疫检验, 83例)、实验组(行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下免疫检验, 92例)。比较两组报告情况及免疫检验变异指数等。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甲状腺功能、 INS、 AF、 CEA、 CA199、 β-HCG等各项免疫检验变异指数水平更低, P<0.05,比较有差异性。结论:经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行临床免疫检验效果颇佳,利于各指标变异指数降低,从而使免疫检验结果精准性、可靠性提高,进而提高诊治效果,可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临床免疫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munoassay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immunoassay. Methods: the clinical immune test reports of 175 patients with immune tes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83 cases for routine clinical immune test) and experimental group (92 cases for immune test under quality contro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thyroid function, INS, AF, CEA, CA199, β - hC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immunoassay analysis for clinical immune test has good effec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duction of variation index of each index,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immune test results, and then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EQA)对我国醛固酮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以改进和提高醛固酮的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开展全国醛固酮常规EQA和正确度验证EQA。以5个浓度水平的冻干血清作为常规EQA的质评物,将检测结果按照仪器进行分组计算靶值和各组内的变异系数(CV)。以参考方法定值的3个浓度水平的冰冻人血清作为正确度验证EQA的质评物,计算各仪器组同靶值的偏差。结果常规EQA有272家实验室回报结果,化学发光法占91.6%。放免法和质谱法的组内CV最大,稳健CV分别为14.6%~33.4%和43.5%~53.9%。其他化学发光法的组内CV大多小于10%。正确度验证计划结果显示,质谱法最准确,测定三个质评物的偏差分别为-7.9%、8.9%和-0.7%。其次是索灵,同靶值的偏差分别为58.7%、7.9%和-2.1%。其他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偏差较大,且与样本浓度负相关,个别系统偏差可达479%。结论我国醛固酮实验室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试剂厂商和实验室应重视EQA结果,对醛固酮进行准确溯源,改进并提高醛固酮检测质量

  • 标签: 醛固酮 质量控制 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