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周恩来与古雪夫探讨芭蕾舞剧———我为总理当临时俄语翻译□朱立人[一]我曾为周总理作过3次临时口头俄语翻译。第一次是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古典芭蕾名剧《无益的谨慎》,周总理曾抽空来学校观看彩排,接见该剧编导、苏联专家查普林。第二次是1958年舞蹈学...

  • 标签: 芭蕾舞剧 周恩来 民族舞剧 雪夫 《天鹅湖》 中国舞剧
  • 简介:为做好太仓万丰村半泾河古船的脱盐保护工作,本研究检测了半泾河古船的第6、7隔舱板和第8隔舱龙骨及船板下淤泥样品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含量,并用电导率仪测量样品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样品,且主要以可溶性盐的状态存在;木材腐蚀程度也与其离子含量有关,腐蚀程度愈严重,样品的离子含量也愈大;经过脱盐处理后,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值降低至较低水平.测试数据将对今后古船脱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古船木材 无机盐 离子
  • 简介:陶渊明五言诗复译活动频繁,其间中外复译者自觉地履行"译者隐身"的本分,本能地适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的原貌;自发地践行"译有所为"的职责,能动地选译并结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互鉴的生态环境。由复译聚集而成的翻译副文本场内,陶渊明五言诗复译者聚焦色彩翻译的稳定性,持续地开发目的读者的阅读视域及印记空间,促进翻译传播。

  • 标签: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英法复译 生态翻译 翻译副文本
  • 简介:1615年,金尼阁(1577-1628)以拉丁文出版了利玛窦的一种意大利文著作,名为《基督教借助耶稣会远征中国记》。此书在欧洲大受欢迎,很快就被翻译成除英语之外的主要欧洲语言。之所以没有英译本,可能是因为当时英国是一个坚决反耶稣会的新教国家。但是,在1625年,萨缪尔·浦察思(1575-1626)最终还是出版了《基督教远征记》(下称《远征记》)的英文改写本,收入他的多卷本旅行记《哈克鲁特遗稿,浦察思朝圣记:包括英国或他国航海及陆地旅行的世界史》中。浦察思在他的著作中收录耶稣会士的作品,或许可以反映当时英国对于有关中国的信息有多么需求。在本文中,我考察了浦察思为英国读者对利氏《远征记》中的描述所做的改写,并分析他是以何种方式利用《远征记》作为主要来源、介绍中国及其文化的。理解一个17世纪的英国读者对于利氏描述的反应,并非易事,但是透过对浦察思译本的研究,我们至少能洞悉一个坚定的英国新教徒是如何阅读原来的拉丁文版本的。浦察思几乎保留了原文献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旁注,但他的方法是翻译一部分段落,而概述其他部分。我将特别关注浦察思如何选择、翻译和编辑《远征记》中有关中国地理和幅员、中国人的学问和学术系统以及修行的宗教等材料。这些材料被收录在浦察思《朝圣记》的第一、二、五篇中。

  • 标签: 利玛窦 《基督教远征中国记》 萨缪尔·浦察思 17世纪 英语翻译
  • 简介: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语(文)教科书选录外国翻译作品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编辑者在这一事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了启蒙救国,他们积极在国语(文)教科书中选录蕴含西方先进文化的外国翻译作品。另一方面,在选录外国翻译作品、积极进行启蒙救国的同时,近现代知识分子也实现了自己的"精英"身份认同。

  • 标签: 编辑者 身份认同 国语(文)教科书 外国翻译作品
  • 简介:从《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到《汉魏六朝诗》《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及至毛泽东诗词,三十年间,他累计翻译并出版了一百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先秦以来的历代经典,成为“20世纪将中国诗词曲赋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 标签: 毛泽东诗词 英法 翻译 许渊冲 汉魏六朝诗 儿子
  • 简介:乾隆皇帝为了整顿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寻访、认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在拉萨大昭寺与北京雍和宫各置一“金奔巴瓶”,用于掣签认定蒙藏地区的大活佛,这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体制的创新之举。本文依据新近翻译披露的《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中的满文档案以及藏、汉文等材料,深入分析了学术界鲜有论及的关于设立两处金瓶的背景、次序、缘由以及乾隆皇帝处理此相关事件的态度与举措。

  • 标签: 活佛转世 金瓶掣签 乾隆皇帝 雍和宫
  • 简介: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资本论》早期的翻译出版和全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纪实〔中篇〕□刘大明〔四〕社小志气大,一定要出《资本论》黄洛峰出任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使社里工作走上正轨后,即和艾思奇、柳、郑易里等根据当时政治形势,拟定了一个长远的出版方针...

  • 标签: 《资本论》 全译本 读书生活 郭大力 郑易里 翻译出版
  • 简介:<正>TheKharosthidocumentsinNationalLibraryofChina,NO.BH5-4,5,arebothrectangularwoodentablets.Althoughtheyhavewithstoodmorethanathousandyears,thesealingluteandropesonthemwerestillintact.1.Correspondencebetweentwocozbos(BH5-5)ThecovertabletofthedocumentNO.BH5-5measures7.2×9.3×1.6cm,whiletheundertabletmeasures7.3×15×0.7cm.Ontheundertablet,8linesofKharosthicharactersare

  • 标签: 中国国家图书馆 买卖契约 释读 信件 翻译
  • 简介: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资本论》早期的翻译出版和全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纪实〔上篇〕□刘大明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在德国汉堡出版,第二卷、第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相继...

  • 标签: 《资本论》 全译本 翻译出版 《读书生活》 《共产党宣言》 中国出版
  • 简介: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资本论》早期的翻译出版和全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纪实〔下篇〕□刘大明〔六〕运输途中多磨难当《资本论》在上海付印时,上海、汉口同时在主要报刊上登出了“预订”的启事。这时战局十分紧张,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也十分高涨,对抗战前途,...

  • 标签: 《资本论》 全译本 翻译出版 郑易里 中国出版 国民党
  • 简介: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对于现代性追求的全面展开,也意味着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构建的重要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翻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时各种文学期刊则成为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重要阵地。

  • 标签: 《小说月报》 翻译语境 翻译作用 经典 欧化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中国宗教史上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对佛教翻译经典,用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来解释某些译名的意义,并通过这种考察,对中国历史上佛教、道教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宗教史中鲜明的中国文化本位观念以及佛道两教在彼此消长中相互借监的状况。同时,以清代道士闵一得为中心,对采用这种方法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指出心同理同是中国宗教、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这一观念是使中国宗教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状态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佛道关系 佛典翻译 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