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语言政策问题.本文提出的“语言认同过程”理论把语言认同分解为个人多重身份库、个人语码库和身份与码匹配过程,并认为,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根据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重大的认知差别.本文运用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材编写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以期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语码的有机匹配.

  • 标签: 华语教育 国际汉语教育 语言认同 传承语 身份
  • 简介:从原始台语中分化出来后,布依第三土语中的元音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音变。一是在第一、二土语中常见的6元音系统中增加了低后不圆唇元音,使元音声学空间结构由三个顶点元音决定的三角形变成了四个顶点元音构成的四边形。二是音系成员间发生了分化、合并、转移等链式音变:高元音i、u分别被非周边元音ie、单元音化并高化后推挤出位,被迫裂化为双元音,下移到非周边区域;处于音系空间较低位置的ai、au分别单元音化后高化到中元音e、o的位置,两个中元音被迫双元音化并向非周边元音区域转移。向央元音位置移动后再前化与e合并。后低元音由a单元音化而来。周边元音和非周边元音在周边区域和非周边区域紧密互动中完成了这个推链式的音变。链式音变的动因是第三土语中元音长短对立特征的消失,通过音变后达成了新的对立。链式音变后,第三土语中音系格局的元音系统取得了暂时的动态平衡。

  • 标签: 布依语 元音 链式音变
  • 简介:词汇选取是二教材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教材词汇选取有两点不足:不够全面系统;缺少定量研究。本文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以下6个维度对汉语教材的词汇选取进行系统考察:词语的地位与位置;词语数量;词语难度;母语者使用频率;词语本土性;文化词语。考察发现,不同编写者的汉语教材,国内国外同级同类教材,不同合作者的海外用教材,在上述各个维度都有明显差异;并对差异进行了合理解释。

  • 标签: 二语教材 词汇选取 难度等级 本土性
  • 简介:<正>和汉语一样,维吾尔中有些数词除了用来指称实际数目外,它们的词义还可以虚化,表示抽象的意义,起某种修辞作用。这一点在熟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维吾尔族也惯于以十、百、千等为满数,常常用它们表示数目之多,而且多与数词"一"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例如:"十朵花连一朵还未开"(义为"风华正茂")、"十乐必有一哭"、"十块绸缎不如一张羔皮"、

  • 标签: 修辞作用 数词修辞 维吾尔语数词
  • 简介:人称指示“人家”的指称功能十分强大,它既可以泛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或者专指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指称第一人称;同时,“人家”还鲜见于指称第二人称。该词在使用中往往能取得非同一般的交际效果,这是其他人称指示无法相比的。本文借助于自行收集的网页语料,对“人家”一词的用法与功能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旨在探讨该指示在实际运用中的分布情况。并且试图探析该词用于指称第一、二人称时所传达的情感、语境限制条件及其个中缘由。

  • 标签: 人称指示语 “人家” 语境限制 语用移情
  • 简介:达斡尔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先后与许多民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交往,从而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其它民族的若干文化成分,形成了以契丹文化为主体并兼容异族文化的若干成分为不同层次的、具有多元文化结构的民族共同体。其中,满族文化对达斡尔族的影响最为深远:自十七世纪初,达斡尔族臣属满族统治者之后直至清朝末年,满达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与此同时,满族文化也以其在多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的态势和巨大的渗透力强烈地影响了达斡尔族,从而使满族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同达斡尔族文化水乳交融、溶为一体,成为达斡尔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达斡尔族文化现状来说,大凡衣食住行、宗教信仰、风俗礼仪、文化观念乃至心理特征等诸方而仍无不渗透着满族文化影响的痕迹。达斡尔作为达斡尔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现形式之一,也

  • 标签: 满族统治者 风俗礼仪 十七世纪 渗透力 满达 民族共同体
  • 简介:人与人的见面、交往一般以寒暄(打招呼)开始,分别的时候也是由各种形式的礼貌告别结束,人和人的接触也离不开称谓,这是文明社会人类交往的一般规律和常识。我们中国人语言表达丰富,视各种场面和对象的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尽一致,一般最普通的是“您好,,和“再见”,生活中也离不开“你、我、他”。日语也是一样。我们学习日语一般也是从常用的寒暄开始,早中晚有“ぉはょうこさいきす”、

  • 标签: 日语 日本语 寒暄语 打招呼 称谓 礼貌
  • 简介:<正>本文是佤方言研究的第二篇。第一篇题为《从现代佤的方音对应看古代佤的辅音系统》,载于《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总第4期)。两篇文章各有主题,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佤三个方言的语音系统有什么样的异同,怎样从一个统一的古代佤演变为现代的三个方言,方音的历史演变又应该构拟出什么样的古代佤语音系统。我们写这个姐妹篇,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 标签: 方言演变 辅音系统 紧元音 单元音 元音系统 古代
  • 简介:<正>拉基人跨境而居。其主体在越南,人口约8000,主要分布在河江省居戛、曼优、曼蓬、曼邦等地。我国境内的拉基人有1643人(1988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马关县的金厂镇、夹寒箐镇、仁和镇、南捞乡、小坝子镇、马白镇、坡脚乡和都龙镇等地。拉基人兼用壮语、傣、汉语、彝语、苗,其中壮语是他们的主要交际工具。

  • 标签: 壮语 黎语 马关县 标语 形容词 语支
  • 简介:鄂伦春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据调查,50岁以上的人能流利地讲鄂伦春,4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能听懂鄂伦春,但30岁以下的人完全失去了母语能力。从使用鄂伦春人的年龄层次上看,不久的将来鄂伦春会消失。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对鄂伦春濒危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鄂伦春濒危现象。

  • 标签: 鄂伦春语 濒危现象 原因分析
  • 简介:文章从历史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角度对苗瑶中"丈夫"和"妻子"这两个亲属称谓的源流进行考察。发现在现代苗瑶中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具有多源性、兼载性和共存性特点,进而认为在原始苗瑶时期尚无现代意义上的"妻子"和"丈夫"概念。随着苗瑶民族及其各个支系分开了,他们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加之所接触的族群不同,致使各自的婚姻形态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亲属称谓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是社会因素与语用因素一起导致了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产生了以上的特点。

  • 标签: 苗瑶语 语源 亲属称谓 “妻子” “丈夫”
  • 简介: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颁发上谕加以推行,此即"钦定新清".本部分收录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六年间都虞司、会计司为抄送"钦定新清"给盛京内务府、盛京佐领的咨文12件,内容涉及官职、地名、生活用品、文书用语等.

  • 标签: 乾隆朝 钦定新清语
  • 简介:本文探讨了锡伯动词后缀-ve的语法功能。据当前研究,-ve表示使动和被动意义。-ve出现于五种场合主要表示使动关系。文中主要涉及动词后缀-ve的研究概述、动词后缀-ve在句中特有的语法结构、动词后缀-ve的语法功能分析等内容。

  • 标签: 锡伯语 使动 被动
  • 简介:一指示(дейксис)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到目前为止,语言学界在指示的研究方面尚未取得共识。观点不一致,认识不统一,仅从术语的纷繁多样就可窥见一斑。在皮尔斯的著作中,指示被称作索引词(индекс)或指示词(индикатор);在...

  • 标签: 指示语 概念词 词汇意义 指称意义 言语行为 指称对象
  • 简介:在利用"鄂温克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对鄂温克语词首和非词首音节短元音的第一、第二共振峰(F1、F2)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出其声学元音图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鄂温克短元音特点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了它们的分布格局。实验得出,鄂温克非词首音节短元音比词首音节短元音有明显央化现象。

  • 标签: 鄂温克语 短元音 声学分析
  • 简介: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发上谕加以推行,此即“钦定新清”。本部分收录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期间盛京将军衙门或总管内务府会计司、都虞司为抄送“钦定新清”给盛京内务府的咨文12件,附词56条,内容涉及官职名、宗教、地名、动植物、用品及满洲人名连写等。

  • 标签: 乾隆朝 钦定新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