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科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9月-2018年2月的120例小儿科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质量改进组用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小儿科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堵管等发生率。结果护理质量改进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小儿科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堵管等发生率方面相较常规护理组更好,P<0.05。结论小儿科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效果理想,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小儿科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堵管等发生率。

  • 标签: 小儿科 静脉留置针 护理质量改进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管理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的研究。方法选择 2015 年 4月一 2016 年 3月作为对照阶段,此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选择 2016 年 4月一 2017 年 3月为实验阶段,此阶段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个阶段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护理质量。结果对护士分层管理后,实验组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操作、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各方面的护理质量均高于分层管理前的护理质量( P< 0.05)。结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法,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 5-.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肿瘤科 护理质量 护士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行护理干预,评价该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老年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分为护理组50例,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睡眠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上述护理后,护理组患者PSQI评分为7.61±2.21,远低于对照组的9.28±3.43,P<0.05;护理组潜伏期睡眠时间和总体睡眠时间、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排除不良心理干扰,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内科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将两组患者透析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并分析,观察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患者的透析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90.26±8.4)分,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2.54±5.4)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能够获得多数患者的认可,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净化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采取延伸护理护理方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9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计 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32例。针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延伸护理,针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并对两组 的 MMSE评分、 ADL量表以及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当患者出院满一年之后,从 ADL评分以及再入院情况来讲,观察组 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形成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 MMSE评分情况来讲,观察组要比对照组 高,两组形成明显差异,具有同样意义 (P<0.0

  • 标签: [ ] 延伸护理 老年痴呆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将两组患者透析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并分析,观察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总有效率为 93.6%,对照组患者的透析总有效率为 76.9%,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 96.7%,明显高于对照组( 73.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 90.26±8.4)分,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 72.54±5.4)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能够获得多数患者的认可,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净化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延续性护理对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50 例直肠癌手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性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 8 个月后的抑郁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精神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 延续性护理 结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终综合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94例肿瘤晚期患者,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肿瘤晚期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晚期 临终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中采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8月接受无偿献血的 11143例人员为对象,将血站下属的两个固定采血点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对照组)采血 5326人次,采用常规护理;乙组(观察组)采血 5817人次,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不良反应及血液报废情况。 结果 乙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甲组,血液报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站采血护理中采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采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减少血液报废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血站采血 服务质量 持续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专科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2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结果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相较于实施前,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了护士自觉遵循行业SOP管理规范的严谨性,保证了护理质量与安全。对于老年专科医院尤其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级 老年专科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管道标识的护理效果。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中运用管道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治疗的患者五十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用途的管道进行标识,然后检测这些管道标识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道的交换结果。

  • 标签: 管道标识 胸外护理 安全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 门诊导医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 200 例作为观察样本,将这 2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100 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方案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结果:实施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其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 结论:在门诊导医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使护理导医工作高效有序,提高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导医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下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56名疑难病患者和经管医生(疑难病患者26名,经管医生30名)对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99.27%的医患认为增进了护理技术水平,99.63%的医患对护理服务质量非常满意。结论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增加的医患满意度,促进医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 标签: 医护合作模式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骨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综合护理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睡眠、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组研究,2组行常规护理,1组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1组VAS、睡眠质量评分与2组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1组护理满意度为94.34%,与2组79.25%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升其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腹部手术 睡眠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综合护理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睡眠、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10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组研究, 2组行常规护理, 1组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 结果: 1组 VAS、睡眠质量评分与 2组相比,均相对更低( p<0.05); 1组护理满意度为 94.34%,与 2组 79.25%相比,相对更高( 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升其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腹部手术 睡眠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本院于2018年11月到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26例,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分级Ⅱ级以上例数要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讨论在接受了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康复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产妇康复期间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恢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剖宫产产妇 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10月在我院治疗的2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基础护理实施情况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基础护理实施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并且落实了各项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76例冠心病患者纳入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患者均于此期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对纳入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方式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护理,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及责任心等护理质量的综合性评分,并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S)分析患者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进行责任制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分以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进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数据经分析展现为P<0.05,分析意义显著。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护理效果,对提高护理质量与促进患者的康复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冠心病 护理质量 病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为临床护理做指导。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在我院的8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将8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循证护理护理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痛苦程度以及生存质量评估。结果两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度,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患者痛苦度要小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胆囊炎 痛苦度 生存质量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