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4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的原因,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44例行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有26例患者进行输血枪救,有2例发生失血性休克,有9例出现贫血,给予积极的对症抢救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住院病程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大出血的原因。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病程特点,及时预见和防范产后出血,进行必要的产前预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枪救,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指标、麻醉效果及麻醉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和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妇,麻醉后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腰硬联合麻醉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指征的10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输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的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式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对孕妇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的204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A采取L2-L3穿刺方式,B组采取L3-L4穿刺方式,监测两组产妇在中、术后有无并发症,并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10、20、30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合度(SpO2)。结果两组产妇中无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无心脏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新生儿母乳喂养良好;麻醉后5、10、20、30min两组SBP、DBP、HR、SPO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L2-L3或L3-L4穿刺方式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对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和其安全性上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包皮过长患者运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成人包皮过长患者,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和传统包皮环切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成人包皮过长患者运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治疗相比,可有效提高外观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与两种传统包皮环切应用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9例包皮过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来院就诊人员。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三组,各23例。A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B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治疗,C组采用套扎环包皮环切治疗。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水肿人数,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不具备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平分为(1.4±0.1)分,术后一周为(0.7±0.3)分,均低于B组、C组。A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7.3±2.1)min,与C组比较P>0.05;A组患者水肿人数3例,少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1.3%,B组、C组分别为56.5%、65.2%,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套扎环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骨窗手术与传统式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采取改良小骨窗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式清除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传统术式清除 改良小骨窗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缩素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不同治疗之后,产妇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以及输血量都要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的临床医学当中,对于产后存在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来说,通过采用缩宫素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治疗的方案,能够显著的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从而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产妇的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体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剖腹产孕妇施以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对其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实行剖腹产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两组均使用1.5mL的1%盐酸罗哌卡因(恒洛)+1.5mL脑脊液配置成0.5%盐酸罗哌卡因,A组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2mL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B组给予0.5%盐酸罗哌卡因3mL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对比两组肌松满意庋、麻醉时间及平面固定时间等麻醉质量情况,并对比两组麻醉前、胎儿娩出时与操作完成时无创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肌松满意度、麻醉时间及平面固定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无创血压(BP)、MAP、HR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及操作完成时,A组BP、MAP均高于B组,H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腹产产妇使用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小剂量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联合宫、腹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栓塞组,联合组实施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栓塞组仅进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中出血量、住院时长、HCG转阴的时间都要少于栓塞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确切,在满足治疗要求的同时,可以大概率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使用。

  • 标签: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腹腔镜手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组数、个数、术后引流量、导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相同,对患者围手术期影响小,可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 标签: 全胸腔镜 传统开胸 非小细胞肺癌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腹腔镜胆道探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33例)和B组(27例),A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94%,B组是74.07%,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腹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上述疾病时,腹腔镜胆道探查的临床疗效好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传统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传统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之间所收治的354例子宫肌瘤实施手术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77例和治疗组177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比较两组的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出血量(96.82±45.3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3.28±5.21)min、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5.65%显著低于对照组(310.08±50.96)ml、(22.64±5.39)min、34.46%,差异性显著(t=20.527,10.168,χ2=11.494,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开腹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鹤峰县计生站湖北恩施445800)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剖宫产产妇术前、中及术后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体会。结果本组150例剖宫产产妇通过术前、中及术后的舒适护理,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舒适程度均有改善,产妇产后睡眠良好、乳汁分泌充足,小便自解率达99.2%(238/240),无便秘,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达100%。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剖宫产中可有效减轻产妇的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满足产妇的身心需要。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 术前 术中 术后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81-01
  • 简介:摘要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对女性的生命产生巨大威胁,是一种极罕见又危险异常的异位妊娠症。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早期临床观察中无明显特征,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的错误发生,未能及时发现患有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而进行清宫手术则极易导致中大出血,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子宫穿孔,从而无法保证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孕妇若发生瘢痕部位妊娠而未能及时发现,在妊娠中期及后期存在子宫破裂的可能性较大,使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受到重大威胁。本文中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病因及当前诊治进展做简单介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应从根源加以预防,降低意外怀孕后不得已的人工流产次数,减少对子宫的伤害,从而做到降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病率,保证广大女性生命安全的目的。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 妊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小茴香热敷治疗剖宫产术后的腹胀效果。方法选择168例剖宫产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1针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小茴香热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腹胀减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减轻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小茴香热敷治疗剖宫产患者,在手术之后可以显著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减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小茴香 热敷 剖宫产 腹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优质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6月份16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为产程常规护理组和产程优质护理纽,每组各80例。产程常规护理组给予产前基本护理,产程优质护理组进行全面评估,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80例产妇中自然分娩75例,剖宫产5例,常规护理组中自然分娩68例,剖宫产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产程优质护理 降低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449例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08~2009年我院住院分娩总人数为2993例,其中剖宫产2449例,剖宫产率为81.82%。剖宫产指征顺位前5位为社会因素、梗阻性分娩、疤痕子宫、头盆不称、胎膜早破。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制定和采取相应对策,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指征剖宫产率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剖宫产后产妇的阴道分娩可行性以及产程进行了观察。方法就本院在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阴道分娩的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并均是自愿选择阴道分娩模式。就全部20例产妇的产程产后进行观察。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0例瘢痕子宫中18例产妇进行了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其中1例阴道分娩之后行子宫修补,剩下1例在分娩过程中因为产程进展不佳等原因转用剖宫产进行分娩。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而言,在进行了阴道分娩指标的严格控制下,应用阴道分娩具备有一定的安全性跟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剖宫产后 产妇 阴道分娩 产程观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