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聚乙二醇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临床常用液治疗和聚乙二醇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聚乙二醇液进行治疗,能有效延缓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 聚乙二醇眼液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中同时患有青光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番禺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同时患有青光的患者45例,对这些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没有因为青光眼药物使用对呼吸科疾病产生影响。结论呼吸科患者同时患有青光的情况下,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需扩展知识面,并予以细心、优质的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行清洁、热敷、人工泪液药物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行人工泪液治疗,并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6.6%,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70%。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敷睑板腺、人工泪液药物类和口服维生素A等的综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的效果很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干眼症 综合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闭角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4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以良好的健康心态接受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对4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得到较好的恢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34例,对这些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措施予以分析总结。结果这些患者通过手术与护理,患者的视力和眼压都比手术前明显好。这些患者的防水、角膜、前房和眼压都已经得到了正常的恢复。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情况由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急性闭角型 青光眼 护理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例眼球破裂伴青光患者的护理,讨论整体护理的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根据我院一例急诊眼球破裂伤行眼球摘除术病人的基本情况及心理问题,结合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配合,住院5天后,生命体征平稳,义台植入顺利,伤口恢复良好,眼压控制可,准予出院。结论眼球破裂伤并伴有继发性青光患者在完善基本的专科护理情况下,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眼球破裂伤 眼球摘除术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光滤过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79例青光患者,经青光滤过术后,有28例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探讨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临床治疗对策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共有28例(34)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率为28.6%(28/98),其中I级21,II级9,III级4。结论青光滤过术,术前患者眼压情况与患者术后出现低眼压性浅前房关系密切,因此在术前有效控制眼压,可降低患者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青光眼 滤过术后 低眼压性浅前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用卫生相关知识及行为的现况,为进一步探讨护眼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区中、小学校各5所,抽样1452人,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包括用卫生知识和行为两部分。结果中学生的用卫生知识掌握率大部分高于小学生(P<0.05),女生用卫生知识的掌握率略高于男生;小学生的用卫生习惯绝大部分优于中学生(P<0.05)。结论应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护眼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护眼的意识和能力,预防近视。

  • 标签: 用眼卫生 知识与行为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白内障联合青光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105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手术前后采取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之后手术效果明显。结论对于青光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 标签: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青光眼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相关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82例患者展开研究,其中41例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41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41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分别为97.56%、9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眼压及前房角深度明显比术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并白内障,具有操作简单、合理控制眼压、安全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青白联合手术治疗的路径及效果。方法定向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均给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改善水平及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后,本研究所纳入33例患者的视力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相应较低。结论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应用青白联合手术治疗,较好的提升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POA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A组)、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相关指标,并分析A组患者的三维眼底照片的临床特点。结果经比较,A组患者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比例显著高于B组,矫正视力低于B组;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周围病变或者视网膜变化对青光的诊断具有很大影响;进行立体拍片利于青光的检出。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 标签: 高度近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治疗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与对照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结果两组眼压、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联合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青光联合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白内障青光联合手术的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视力恢复情况、平均眼压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白内障青光联合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能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降低眼压,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联合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患者心理变化及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患者80例,分析其临床心理表征,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以往我院的闭角型青光的治愈率约为60%,在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后治愈率为65%(52/80),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给予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治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青光患者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复合组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的眼压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视力改善率为78.3%,高于常规组患者的54.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9.4%(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型青光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对我院收治的20例(30)青少年型青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视力提高、无变化、下降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8、5、7,术后眼压<10mmHg、10~20mmHg、21~25mmHg的数为15、8、7。结论重视青少年近视问题,并详细分析青少年近视原因,并进一步确定是否为青少年型青光,对青少年型青光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利于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青少年型青光对青少年的伤害。

  • 标签: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恶性青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按年龄、眼压、手术史分成三组,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1周11例患者术眼压14~21mmHg(Schiotz眼压计)。前房均明显加深。随访2年,11例11眼压均为12~21mmHg,无眼部胀、痛等不适。结论人工晶体植入双撕囊囊袋内治疗恶性青光效果理想。

  • 标签: 人工晶体 植入 双撕囊 恶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