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以及中央前房深度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的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患者眼压平均是(27.7±19.8)mmHg,治疗后平均是(10.4±3.0)mmHg,差异性显著(P<0.05)。术前,患者的前房深度平均是(1.453±0.394)mm,术后平均是(3.253±0.295),差异性明显(P<0.05)。术前,13例患者的房角完全关闭,33例患者窄Ⅱ-Ⅲ,14例患者窄Ⅰ,术后,8例患者的房角完全关闭,17例患者部分开放,35例患者的房角完全开放,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周皮肤松弛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周皮肤松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总计6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周皮肤松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的30例患者被划分至常规组,接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30例患者被划分至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临床治疗效果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0.00%(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3.33%,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则为20.00%(P<0.05)。结论:对于周皮肤松弛患者来说,应采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眼袋整形术 眼周皮肤松弛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运用在青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青光患者,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采取组间分配的方式来划分组别,分为参照组42例,护理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而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 > 0.05 。而护理后,与参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比较低,满意度显著提高, P < 0.05。结论:心理护理运用在青光患者护理中,不仅可以改善青光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效果 焦虑
  • 简介:原发性青光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以闭角性青光比较常见,晶状体膨胀导致的瞳孔阻滞、房角关闭可引起眼压升高、视神经损害,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将导致患者失明[1].原发性青光的传统治疗以药物、小梁切除术等为主,但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较高,还可加速白内障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原发性青光患者伴发白内障,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2].寻找一种可一次解决原发性青光和白内障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临床对闭角型青光的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证实晶体因素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一次解决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提供理论依据[3].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原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 传统治疗 眼压升高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闭角型青光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数量为78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通过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常规护理)和观察(综合护理干预)2组,各39例。结果:SAS、SDS评分两组干预前对比无差异(P>0.05);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干预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护理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缓解疼痛感。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综合护理干预 不良心态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的临床疗效 。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 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0 例) 。对照组治疗方案为: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实验组治疗方案为: 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比 2 组之间的疗效。 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在 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的治疗中,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 标签: 白内障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超声乳化术在围手术期责任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70例,行超声乳化术)作为研究样本(2021年1月-2021年12月),以盲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责任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眼压指标无对比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患者(SAS、SDS)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相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超声乳化术围术期开展责任制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责任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更昔洛韦用凝胶在单孢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前来就诊的40名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外用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安全有效。该药物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能够缩短疱疹和角膜复明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眼用凝胶 单孢病毒性 角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青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眼压。防止高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以致视力丧失。目前降眼压的药物大多数是通过针对房水循环的不同环节来抑制房水的生成以达到降眼压的目的。近年来出现了一类具有独特的药理学特性的降眼压药物——前列腺素类药物。卢美根(bimatoprost)是其中的新成员。它是前列腺素的合成拟似物。通过对前列腺素F(PGF)起激动作用。可以增强压力敏感和非压力敏感房水流出途径而有效地降低眼压。本文通过对我院青光和高眼压患者应用0.03%的卢美根每日1次和0.5%的噻吗心胺每日2次的比较。来确定卢美根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治疗 高眼压症 噻吗心胺 卢美根 前列腺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角型青光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眼压、视力以及房角改善情况。结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观察组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行超声乳化术、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4~2021-4从我院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4,超声乳化术治疗)和观察组(n=44,联合行超声乳化术、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眼压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对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一组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一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观察半年后两组患者术后相关评价指标。 结果 超声乳化术治疗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水平(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各角房粘连范围、眼压、最佳实视力矫正水平更高(P<0.05)。 结论 对于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治疗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角房粘连 最佳矫正视力
  • 简介:目的:评价自拟中药煎剂与更昔洛韦用凝胶联用对患者头面眼部带状疱疹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用凝胶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带状疱疹创面基本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为84.85%(P〈0.05),疱疹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结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煎剂与更昔洛韦用凝胶联用治疗患者头面眼部带状疱疹,具有消肿止痛、控制眼部感染扩散的抗病毒疗效较显著,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头面眼部带状疱疹 中药
  • 简介:目的比较曲伏前列腺素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34)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2)予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眼压、血浆中内皮素-1、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与睫状后动脉(PCA)血流参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眼压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CRA和PCA的舒张期末期流速(EVD)、收缩期峰速(PSV)及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腺素可以明显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患者的眼压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其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曲伏前列腺素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眼压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前列腺素衍生物拉坦前列素(适利达)与噻吗心安的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青光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48只)与研究组(45例,50只),对照组采用噻吗心安治疗,研究组采用拉坦前列素(适利达)与噻吗心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数周后的视觉功能和眼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和眼压情况差异不大(P>0.05),治疗数周后,研究组视力和眼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坦前列素(适利达)与噻吗心安治疗青光可显著增强患者视觉功能,降低患者眼压,取得更好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拉坦前列素(适利达) 噻吗心安 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临床多方面对白内障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病发者的临床状况实践与研究,分析借助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现状。方法 入围研究者总计46例,入围时间区间在2013年1月到2021年1月,患病病症均为白内障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病发者,入围治疗方式有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研究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参照组),两组病例数各占50%,以患者术后眼部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并发症情况为研究判定标准,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计算比对。结果 比对后发现眼部各方面问题的术前情况可比,P>0.05;术后1个月,两组上述测定值均有所变化,而且组间形成较明显差异,对比结果P<0.05;结果二:术前社会职能、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心理状态两组记录数据对比,组间各项评分无差异性P>0.05;术后1个月,数据变化清晰可见研究组存在的优势,及与参照组存在的差异,对比显示P<0.05;结果三:并发症发生率以研究组低1(4.35%)、参照组高8(34.78%),数据间差异显著,对比结果P<0.05。结论 经过多方面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借助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白内障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病发者的临床结果确切,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改善眼部不良症状,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很大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安全性,建议广泛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MMP-2及S100P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闭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更昔洛韦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对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儿92例资料(118只),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及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角膜愈合、痛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为0.00%(0/0)低于对照组为13.04%(P〈0.05)。结论:更昔洛韦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于治疗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角膜愈合和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小儿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