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的同时可产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其中一种较为罕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生1型糖尿,伴有危及生命的糖尿酮症酸中毒,主要与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PD-1配体(PD-L1)治疗有关,称之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1型糖尿(ICIT1D)。由于肿瘤免疫治疗普及,ICIT1D越来越多。本文就ICIT1D的患病情况、临床表现、免疫遗传特征、发病机制与监测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糖尿病,1型 免疫检查点 PD-1 免疫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对10例老年糖尿夜间低血糖发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老年糖尿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病情况。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病人的最新资料,并保持对病人病情的动态观察,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糖尿人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夜间 低血糖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糖尿早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早期肾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蛋白含量及血肌酐浓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小时尿蛋白含量及血肌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以显著提高糖尿早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肾功能,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病 替米沙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护理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干预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干对照组;实验组心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妇枓疾病合并糖尿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心理情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妊娠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数据奇偶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单纯药物饮食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更好,空腹和餐后血糖具体数据为6.45±0.03mmol/L、6.89±1.023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同时实验组妊娠结局和并发生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合并脑梗塞的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方医院收治94例糖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模式的护理。统计两组94例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合并脑梗塞的特点包括多出现厌食、焦躁以及抑郁等;在糖尿患者治疗中介入强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增强护理效果,使患者对护理质量更加满意,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糖尿病 强化护理模式 饮食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糖尿患者由于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加速了血小板功能异常,纤溶活力下降,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足坏疽截肢患者的整体护理,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尽快回归社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糖尿溃疡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伤口予生肌膏外敷、生长因子外喷及TDP灯局部照射并实施辨证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伤口予常规外科换药处理和护理。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生肌膏外敷为主综合疗法并实施辨证护理应用于糖尿慢性溃疡伤口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生肌膏 糖尿病慢性溃疡 综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47(HSP47)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心肌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SP47过表达对照组、糖尿组、HSP47过表达糖尿组,每组12只。通过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1型糖尿心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8周后应用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过表达HSP47基因,6周后每组取出小鼠心脏6只用于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PSR)染色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应用CD31和Ⅰ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组小鼠心肌HSP47表达水平上调(2.014±0.264比1.004±0.064,P<0.001)。糖尿组小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加[(235.3±20.7)μm2比(172.8±13.6)μm2,P<0.001],HSP47过表达糖尿组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进一步增加[(302.2±41.0)μm2比(235.3±20.7)μm2,P=0.009]。同时,小鼠心肌肥厚标志物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肌球蛋白重链β(β-MHC)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组小鼠心肌胶原纤维含量增加[(7.333±1.127)%比(4.837±0.775)%,P=0.002],HSP47过表达糖尿组的心肌纤维含量进一步增加[(9.175±1.008)%比(7.333±1.127)%,P=0.025],同时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水平进一步上调(均P<0.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糖尿组相比,HSP47过表达糖尿组Smad3的磷酸化水平上调,同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TGFβ的蛋白水平增加(P<0.001)。结论HSP47可通过激活TGFβ/Smad3信号通路恶化STZ诱导的糖尿心肌纤维化。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HSP47热休克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出现右足趾肿痛、破溃4年,加重1个月的糖尿足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及相关检查后,拟行胫骨横向骨搬移,但术前发现小腿内侧皮肤条件欠佳,遂行腓骨横向骨搬移。用微型截骨器在腓骨外侧中段两侧截骨,两截骨线相距约10 cm,远端截骨线距外踝尖约10 cm。术后第8天开始骨搬移,每6小时搬移1次,每天向内侧延长1 mm,搬移14 d后再往回搬移14 d。从术前术后皮温、踝肱指数、CT血管造影、CT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创面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评估。术后28 d创面完全愈合。

  • 标签: 腓骨 骨搬移 糖尿病足 血管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合并真菌性阴道炎诊断和中药灌洗治疗的项目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22例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糖尿妇女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对其进行中药内外合治。结果该组22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中药灌洗治疗糖尿合并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灌洗治疗 糖尿病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肾移植术后胰岛移植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成人糖尿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方案之一,但将其应用于儿童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4岁1型糖尿合并肾衰竭患儿,行肾移植术后3个月接受同种异体胰岛移植。胰岛移植术后患儿血糖平稳,未再发生低血糖,C肽水平恢复正常,移植4周后出院时胰岛素用量减少2/3,未发生肝脏穿刺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胰岛移植 糖尿病 肾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LADA)是由于胰岛β细胞遭受缓慢自身免疫损害引起的糖尿类型。依据病因学分类,LADA应属于1型糖尿的自身免疫亚型。LADA早期不依赖胰岛素治疗,易误诊为2型糖尿。我国LADA患病率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干预有利于延缓LADA病情发展。为规范LADA综合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特组织专家对首版共识进行修订,形成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内容涵盖LADA流行学、遗传学、免疫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与分型、治疗与管理。本共识将有助于传递新近重要临床进展,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肾病(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中心就诊的DK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慢性肾脏(CKD)分期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标准的DKD患者1 721例,其中男1 117例(64.9%),年龄(56±12)岁;女604例(35.1%),年龄(59±12)岁。血钾水平为(4.93±0.77)mmol/L,其中男性和女性血钾水平分别为(4.92±0.77)mmol/L和(4.93±0.7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以CKD分期进行分组,CKD 1~5期患者的血钾水平分别为(4.58±0.52)、(4.65±0.47)、(4.86±0.59)、(5.21±0.79)、(5.61±0.88)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701,P<0.001)。高钾血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7.0%(636/1 721),其中轻、中、重度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4%,10.5%和9.1%,不同性别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6.8%比女性37.3%,χ²=0.035,P=0.851);CKD 1~5期高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6.3%、21.2%、37.6%、55.2%、72.5%,发生率随CKD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χ²=365.7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5,95%CI:0.972~0.979)、舒张压(OR=0.985,95%CI:0.975~0.994)、血钠(OR=0.972,95%CI:0.945~1.000)是DKD患者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DKD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37.0%,发生率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舒张压、血钠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高钾血症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