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缝合(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剖宫产中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宫背带缝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止血时间、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少,P<0.05。结论子宫背带缝合止血效果显示,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及手术止血时间,在剖宫产中子宫出血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术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输卵管绝育两种后并发症的分析,总结绝育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建议。方法通过两种(抽芯近端包埋法、折叠切断法)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原因。结果抽芯近端包埋法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9%,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2%;折叠切断法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8.7%,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与妇女年龄、妇科病史、输卵管的结扎方法,中提管困难等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折叠切断法发生并发症的是抽芯近端包埋法的近5倍。结论输卵管绝育严格执行抽芯近端包埋法。

  • 标签: 输卵管绝育术 并发症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腋窝淋巴结清扫方法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采取乳腺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效果明显,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传统手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剖宫产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行以背带式子宫缝合手术治疗所具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剖宫产并且在手术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症状的产妇20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以常规化的纱布填塞方法来进行治疗,对实验组产妇则行以子宫缝合来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的不同并进行总结。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等数值相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剖宫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后出血症状行以背带式子宫缝合手术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出血量,同时还能缩短住院的时间以及手术花费时间等,可以进行更广泛地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子宫缝合术 背带式 剖宫产 出血 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硬性喉内镜显像系统表麻下用间接喉息肉钳行声带良性肿物摘除与支撑喉镜下声带良性肿物摘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声带良性肿物165例摘除的临床资料,其中硬性喉内镜显像系统表麻下用间接喉息肉钳行声带良性肿物摘除89例;支撑喉镜下声带良性肿物摘除76例。结果两种在声带带蒂良性肿物的疗效比较,x2=0.99,p>0.01,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声带带蒂良性肿物的疗效比较,x2=4.98,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比较,所列并发症比较,p<0.01,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性喉内镜显像系统表麻下用间接喉息肉钳行声带良性肿物摘除与全麻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良性肿物摘除具,各有利弊,可互补,只要严格掌握各自的适应证,选择适当病例,可以在彻底切除病变,不损伤正常声带组织,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难题。

  • 标签: 硬性喉内镜 显像系统 声带良性肿物 支撑喉镜
  • 简介: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背带缝合对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40例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即填塞纱布法,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采取子宫背带缝合手术,将其设为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远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的量也远远小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并发症进行观察发现,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术后出血的患者来说,子宫背带缝合手术能够大大缩短手术的时间,同时避免出血量的增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不同矫正手术方法治疗该疾病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平分为缝线治疗组(A组)、单纯眼睑皮肤切除组(B组)以及眼轮匝肌折叠缩短组(C组),治疗后随访观察,并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期的治愈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的3个月随访观察后,三组患者治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2年内则治愈率出现差异,其中,C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优于A、B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采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而且相比其他两种手术,更能保证长期的手术治疗质量,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 标签: 老年性下睑内翻 矫正手术 方法对比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无张力疝修补,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对比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接受为期1~3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愈合不良以及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疝修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并作相关探讨。方法通过对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所收治130例患者按两种不同的剖宫产,共分为两组,并根据所记录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及手术情况,作相关的分析比较及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的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采用新式剖宫产的60%,且两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在临床上能有效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并可有效避免因腹腔粘连进而导致肠管及膀胱粘连,最终有效降低二次开腹的难度。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剖宫产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6月治疗的 96例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 ,实验组进行改良剖宫产,对比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情况:中出血情况为( 25.5±3.2) ml,手术时间情况为( 35.5±5.1) min,术后排气时间为( 206.2±19.8) h,新生儿 Apgar评分( 6.9±2.5)分;对照组手术情况:中出血情况为( 47.9±3.9) ml,手术时间情况为( 59.7±6.5) min,术后排气时间为( 275.7±25.8) h,新生儿 Apgar评分( 9.2±2.3)分。实验组手术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相比传统,改良剖宫产对胎儿影响不大,创伤性小,中出血量少,减少了产妇手术时间,促进产妇术后早日排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 出血 术后排气
  • 简介:目的研究半球性病变癫痫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90例半球性病变(包括Rasmussen脑炎、巨脑回、围产期脑出血后遗症、脑炎后遗症、血管闭塞后遗症、脑面血管瘤)病种、范围、部位,癫痫采用的手术方式及决定或影响手术方式的因素。结果90例共采用4种手术方式,其中74例采用改良解剖大脑半球切除、10例采用保留运动区的大脑半球切除、3例采用分次的半球切除、3例采用半球离断。其中改良的解剖大脑半球切除中有62例采用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切除方式、12例采用经中央沟侧脑室前后分块切除。病例随访3个月-8年,癫痫控制情况根据Engle评分,Ⅰ级73例、Ⅱ级12例;Ⅲ级5例。结论综合考量磁共振病变特点、症状学及脑电图定侧定位和脑功能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很好的癫痫控制效果、最大程度的保护脑功能、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癫痫 大脑半球切除术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黄斑孔(IMH)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IMH 59例(61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4组,A组,25例(25只眼)行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及C3F8填充;B组,12例(14只眼)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C3F8填充及中孔内滴入神经生长因子(NGF);C组,8例(8只眼)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无菌空气填充;D组,14例(14只眼)PPV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于黄斑孔表面、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及OCT等检查。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各组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A组黄斑孔愈合率为96.00%(24/25),B组、C组、D组愈合率均为100.00%,各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B组愈合形态、视力均优于A组(Z=-1.996,P=0.046;t=2.226,P=0.029);A组与C组之间愈合形态、视力及视力增加值均相近(Z=-1.003,P=0.316;t=1.507,P=0.142;t=1.028,P=0.312);C组与D组愈合率相同,愈合形态及视力相近(Z=-1.095,P=0.273;t=-0.693,P=0.500),C组视力增加值高于D组(t=-2.241,P=0.036)。结论IMH手术中辅助使用NGF有益于术后孔愈合及视力改善,中玻璃体腔填充无菌空气与填充C3F8效果无明显差异,内界膜翻转填塞者术后视力恢复可能优于直接覆盖者。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基膜 内填塞
  •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总结、发明了一系列关于结直肠癌治疗的手术,其中一些,如Miles、Dixon、Hartmann一直沿用至今,堪称经典。结直肠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减状手术、根治性手术、扩大根治性手术和肿瘤功能外科阶段。主要包括了手术入路、肠段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消化道重建以及标本取出这五个要素。只有充分了解构成的五大要素,从中寻求变量,才能取得创新,从而造福患者。该文将结合医学及外科的发展过程,浅谈结直肠外科的演变历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标签: 结直肠外科手术 术式 发展史
  • 简介:摘要探讨剪刀切口去皮在眉、睑提升的效果。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对眉睑松弛下垂的52例患者(男7例,女45例,年龄45~65岁,平均52.5岁)实施剪刀切口去皮,重新调整眉部形态,改善上睑松垂。5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全部患者眉毛形态、位置保持在比较理想状态;患者对眉形、重睑线宽度、外眼角提升度、鱼尾纹减轻情况满意度高。剪刀切口去皮用药提升眉、睑时,手术风险低、效果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眉提升 上睑提升 剪刀式切口 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以及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2到2015年收治的98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每组49例的实验组(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对照组(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实验组使用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为43.87±8.45分钟,中出血量为40.09±6.19毫升,术后愈合时间为15.43±1.58周,治疗的优良率为89.80%;对照组使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为54.12±9.08分钟,中出血量为72.34±5.67毫升,术后愈合时间为19.37±2.01周,治疗的优良率为77.55%。结论使用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较小,手术耗费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伤口可以更早愈合,具有更高的治疗优良率。

  • 标签: 胫骨远端 Pilon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