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胆囊通过CT与MRI诊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胆囊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疗法进行诊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RI诊疗法进行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的诊疗效果与患者病情的发生率的吻合度较高,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经研究证明,MRI的诊疗效果远远高于CT,临床诊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CT MRI 诊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根治术治疗胆囊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47例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54例纳入腹腔镜组,103例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100(50,200)ml比200(100,300)ml,Z=4.105,P<0.001],术后进食时间[1.0(1.0,2.0)d比2.0(1.0,4.0)d,Z=4.157,P<0.001]、拔管时间[6.5(4.0,12.5)d比9.0(6.0,16.0)d,Z=2.769,P=0.006]和住院时间[7.0(5.0,9.3)d比9.0(8.0,14.0)d,Z=3.923,P<0.001]更短。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少于开腹组[6(4,9)比8(5,12),Z=2.639,P=0.008]。但两组术后并发症、短期及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根治术疗效与开腹手术具有可比性,且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 标签: 胆囊肿瘤 预后 根治性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已在消化系统诸多恶性肿瘤中广泛开展,但在胆囊中开展的相对较少,甚至曾一度被认为是胆囊应用的禁忌证。目前虽仍缺乏高质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但一系列新的临床证据,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认识,同时也逐渐开始解答了关于腹腔镜胆囊根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就目前腹腔镜胆囊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胆囊肿瘤 腹腔镜 根治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胆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386例胆囊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3.5 kg/m2,239例,占61.9%)、超重组(23.5 kg/m2≤BMI<27.5 kg/m2,127例,占32.9%)、肥胖组(BMI≥27.5 kg/m2,20例,占5.18%),比较3组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相关疾病、黄疸、肿瘤位置、TMN、手术方式、术后天数、组织分化、肝侵犯、术中输血例数、并发症),并分析BMI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结果386例胆囊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1.8%、25.2%、16.8%。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黄疸、意外胆囊、肿瘤位置、TMN、手术方式、组织分化、肝侵犯、术中输血例数、并发症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χ2=12.24、30.87、37.01、7.92、104.23、118.76、12.05、49.12、6.85、12.24,P<0.05)。BMI与高血压有关,对5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BMI的增加,5年生存率呈上升趋势(16.3%比16.7%比23.3%,P=0.774)。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1.441,95%CI:1.219~1.705)、肝脏侵犯(OR=1.625,95%CI:1.264~2.091)、M分期(OR=1.664,95%CI:1.070~2.587)、N分期(OR=1.511,95%CI:1.218~1.875)是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是非独立危险因素(P=0.901)。结论BMI对胆囊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肥胖胆囊患者无需等减肥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胆囊肿瘤 预后 体重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胆囊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意外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及病理特点,探讨意外胆囊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80例意外胆囊病人中,早期诊断为胆囊炎(急性)15例,胆囊炎(慢性)24例,胆囊结石23例,胆囊息肉16例,黄疸2例。经病理分析诊断,所有患者组织分型均为腺癌,其中包括32例高分化,37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44例患者接受胆囊完全根治手术,对于不能进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需进行姑息手术或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术后化疗。结论组织病理学分析是肿瘤诊断及分期分型的主要标准,因此在切除胆囊手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近而确定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以给后续治疗充分的指导信息。确诊为意外胆囊患者,需要根据肿瘤分期及患者耐受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或化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意外胆囊癌 临床病理
  • 简介:探讨扩大根治术对NevinⅣ期胆囊的治疗价值。选取54例胆囊NevinⅣ期患者,分别行扩大的胆囊根治手术及常规胆囊根治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及预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R0切除率及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0个月,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P〈0.05)。胆囊NevinⅣ期患者采用扩大根治手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R0切除率及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胆囊癌 扩大根治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PCG)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36例原发性胆囊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Ⅰ期4例,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7例,Ⅴ期16例;根治性切除22例(61.1%),其中扩大根治手术6例(16.7%),各种姑息手术10例(27.8%),另有4例仅行活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4%(7/3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8%(1/36)。结论胆囊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可获得较高生存率。对局部进展的中晚期患者,积极进行扩大根治术有望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胆囊癌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通过对一组35例胆囊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外科治疗及其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讨论,强调综合胆囊的病因、B超、CT以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是诊断囊的关键,依照临床分期作出相应的外科治疗是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胆囊癌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原发性胆囊患者实施病情诊断,重点分析CT与MRI诊断的差异性,为治疗方案的确认提供基础指导。方法:针对80例原发性胆囊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0年1月,截止为2021年12月前来的患者,均采取两种诊断方式,对照组为CT诊断,观察组为MRI诊断,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的诊断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MRI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急性胆囊炎为首发症状的胆囊的临床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以急性胆囊炎为首发症状的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过程及手术情况,总结以急性胆囊炎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胆囊的临床特点。结果42以急性胆囊炎为首发症状的例原发性胆囊,术前影像诊断7例,术前影像诊断率为16.7%,其中合并胆囊结石31例,比例为73.8%,术中病理诊断42例,诊断率为100%,其中37例获得根治性切除,根治切除率为88.1%。结论以急性胆囊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胆囊术前影像诊断率低,术中病理诊断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大部分患者术中诊断后能够获得根治性切除。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急性胆囊炎 影像学诊断 术中诊断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意外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其预后影响成因探讨。方法:将意外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选取时间在2000年1月到-2020年12月,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治疗方式等,再对其影响预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多因素结果显示,淋巴转移、肿瘤分期、胆囊壁增厚是导致意外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意外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具有多种,包括淋巴转移、肿瘤分期、胆囊壁增厚。

  • 标签: 意外胆囊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 预后 影响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胆囊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手术切除的47例胆囊患者肿瘤组织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CXCL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其中女性26例,男性21例,年龄(62.0±8.2)岁。将胆囊细胞株GBC-SD与外源性CXCL11共培养后,细胞计数法(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胆囊组织中CXCL1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旁组织[63.8%(30/47)比31.9%(15/47),χ2=9.59,P=0.002],且CXCL11表达与肿瘤分期(χ2=6.64,P=0.010)和淋巴结转移(χ2=7.86,P=0.005)显著相关。CCK-8实验结果显示,CXCL11共培养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吸光度值:0.59±0.06比0.32±0.04,t=9.64,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XCL11共培养组的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133.4±12.3)个比(38.6±4.4)个,t=16.21,P<0.001]。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表明,CXCL11共培养组磷酸化PI3K(p-PI3K)和磷酸化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0.88±0.06和0.83±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7±0.04和0.2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4,P<0.001和t=15.21,P<0.001)。结论CXCL11在胆囊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并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胆囊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标签: 胆囊肿瘤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Fermitin家族同源蛋白1(FERMT1)在胆囊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FERMT1对胆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共30例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门诊及电话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20年12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0例胆囊患者及其旁组织中FERMT1蛋白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小干扰RNA敲减胆囊细胞NOZ、GBC-SD中的FERMT1蛋白表达,分别将胆囊细胞分为FERMT1敲减组(si-FERMT1)和阴性对照组(si-NC),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胆囊组织中FERMT1蛋白表达阳性率(33.00%,9/30)高于旁组织(3.33%,1/30,P<0.05),组织样本中FERMT1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FERMT1蛋白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表达组(14个月比18个月,Log-rank=3.875,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转染96 h后,NOZ细胞中si-FERMT1组吸光度值为低于si-NC组(0.773±0.046比1.124±0.043,t=12.395,P<0.01);GBC-SD细胞中si-FERMT1组吸光度值为低于si-NC组(0.538±0.022比0.778±0.033,t=13.457,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NOZ细胞中si-FERMT1组侵袭细胞数低于si-NC组[(178.00±15.72)个比(430.33±20.60)个,t=16.874,P<0.01];GBC-SD细胞中si-FERMT1组侵袭细胞数低于si-NC组[(130.33±11.72)个比(414.67±20.53)个,t=20.84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ERMT1在胆囊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胆囊发展及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在胆囊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促作用。

  • 标签: 胆囊癌 Fermitin家族同源蛋白1 增殖 侵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c-myc在胆囊中的表达,探讨hTERT及c-myc与胆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胆囊组织、旁组织、正常胆囊黏膜及20例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hTERT、c-myc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胆囊黏膜、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旁组织及胆囊组织hTER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0.00%(2/20)、33.33%(5/15)及80%(12/15);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5.00%(9/20)、40%(6/15)及86.67%(13/15);胆囊组织中hTERT与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P〈0.05);②胆囊组织hTERT和c-my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胆囊hTERT及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③c-myc在hTERT阳性的胆囊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TERT阴性组(P〈0.05)。结论hTERT过度表达在胆囊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myc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的表达,进而激活端粒酶促进胆囊的形成。

  • 标签: 胆囊癌 hTERI C-M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