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包括支持治疗、药物应用、常规检查以及环境管理等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包含风险识别、评估、处理以及效果评价。统计两组孕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29%,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2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治疗的手术患者250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防御组,各125例。常规组执行传统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防御组则执行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患者接受手术的过程中,防御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御组发生投诉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御组在护理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为4.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御组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融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不满,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 防御机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选取的48名护理人员,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名。观察组实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比较,P>0.05。管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比较,P<0.05。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MMSS)量表对比,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 标签: 分层次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121例ICU护理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总体满意56(91.80%)高于对照组46(76.6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情况(非计划性拔管、压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对ICU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较高,不良反应发生少。

  • 标签: 护理分级 标识管理 ICU护理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的护理人员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每组各6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87.59±9.05)分较对照组(60.31±3.32)分,护理操作水平(88.96±4.96)分较对照组(65.94±3.21)分,护理管理水平(85.69±7.96)分较对照组(60.56±4.51)分,整体护理质量(89.32±5.85)分较对照组(60.25±4.96)分,护理满意度(91.32±9.01)分较对照组(62.05±7.72)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中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评价 中医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循证实践通过在临床护理健康服务中研究缩小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运用循证实践的观念开展临床护理以及护理研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就循证护理在胃肠管道外科的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肠道外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临床治疗后进行常规胃肠管道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加用循证护理。循证找到问题,查资料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对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分析,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培训,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严格交接班的原则交接班。资料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结果对照组的精神状态评价分明显高于观察护理组表明患者精神状态差。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远高于对照护理组。以及非计划拔管情况看,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优于对照护理组。结论在胃肠外科意外管道非计划性拔管脱落原因有很多,循证护理是慎重、准确地运用所获得的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综合考虑患者制定出以经验为基础更优质的护理干预。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作用显著,临床效果好,优于以往的常规护理,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 循证护理 胃肠外科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衡量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骨科医院中,患者常常因为车祸或者意外事件就诊,同时由于病症复杂以及自理困难,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自身承受能力较差,导致骨科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进而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有效提高骨科护理的治疗效果,降低骨科患者的风险率,我院参照相关的护理治疗指标建立数据库的思路要求,建立一套以数据为中心的护理评价体系。通过对本院的9项相关指标筛选出压疮以及内部感染情况、深静脉血栓等相关的治疗来作为评价标准。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包括对护理服务的程序和结果以及建立定量评价相关指标体系等相关内容。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与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内102例麻醉恢复室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一组都有51例。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8%、15.6%,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7±5.31)分、(87.9±6.7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护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风险因素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92例护理人员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投诉率1.50%、护患纠纷发生率4.20%、护理差错事件3.60%低于对照组,普外科护理人员护理结束后其总满意程度很高。结论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管理后,能减少护理失误以及医患不良事件的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生的98例新生儿,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够降低新生儿发生疾病的概率,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及研究组(n=58)。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融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眼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予以观察组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住院时间的缩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该方式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 眼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期间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我院在2017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理管理期间,护理人员为42名,实验组护理管理期间护理人员有45名,向两组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极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护理技巧,避免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就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和护理方法。比较风险管理后风险因素的发生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风险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40%(24/60),护理满意度为98.3%(59/60)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对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和监督管理策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意识,科室要重视细节管理,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门诊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外科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00%、焦虑率为8.00%;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56.00%、焦虑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在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管理模式 外科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护理管理护理配合对各临床科室腔镜手术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在我院实施腔镜手术的患者共 27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期间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配合,观察其护理措施应用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 21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 98.92%; 2例术中出血及 1例二次手术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0.71%( 2/278);全部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 16.8±1.2) h,平均住院时间为( 6.4±0.5)天。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为 97.48%。结论:对于实施腔镜手术的患者,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配合能提高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其疾病的治疗以及身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腔镜 护理管理 护理配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