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6例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1-2019.5。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6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对比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低、研究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胸腺素α1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5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胸腺素α1的使用;对照组24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身体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胸腺素α1的治疗,能够促使患者存活率的提高,效果显著,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胸腺素&alpha 1 治疗效果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很多基因的共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受到肝细胞中蛋白质因子的调节,肝炎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肝细胞中的蛋白能够结合,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酵母单杂交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基因克隆化的反向遗传学技术等,在肝炎病毒基因调控、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研究,探索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肝炎病毒 分子克隆 酵母双杂交 致病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稀磷脂酰胆碱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联合治疗组42例,用多烯磷脂酰胆碱697.5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日静滴1次,舒血宁注射液20m,加入5%葡萄糖250m中,每日静滴1次,疗程14天;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697.5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日静滴1次,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在1周及2周后的ALT分别为182.19±107.24及61.46±30.32,较对照组246.64±120.47及121.23±96.37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TBIL1周及2周后分别为51.23±36.23及25.34±17.95,较对照组77.22±39.42及41.26±28.73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稀磷脂酰胆碱联合舒血宁在治疗慢性肝炎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减轻黄疸方面有较好作用。

  • 标签: 慢性肝炎 多稀磷脂酰胆碱 舒血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本院诊治 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45例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依从率为 88.89%,高于对照组 66.67%(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西医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上都获得了改善,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初至今接受的130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治疗组口服双环醇25mg,3次/天;对照组接受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主要是维生素B和C、肝太乐等,治疗的总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3个月末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复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HCV-RNA在数值上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着显著的降酶效果,并且有可能在人体内协助抑制HCV的增殖。

  • 标签: 双环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血清HCV-R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派罗欣治疗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心得和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9例慢性肝炎患者,均采用派罗欣治疗,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67例慢性肝炎患者恢复正常,2例反应较重停止治疗,患者护理综合满意度为95.65%(66/69)。结论采用派罗欣治疗慢性肝炎,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工作,患者预后水平好,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派罗欣 不良反应 慢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AFP、CA199、CA125与腹水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慢性肝炎患者217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血清AFP、CA199、CA125水平。结果慢性肝炎血清CA12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呈进行性增加。伴有腹水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提高,与同一Child分级的无腹水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腹水量的增多,其血清CA125水平也呈逐渐升高趋势。AFP、CA199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轻度升高,但与肝硬化程度、腹水的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衡量慢性肝炎患者的预后、腹水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AFP、CA199在慢性肝炎患者血中轻度升高,但与腹水量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舒肝宁在肝病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肝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30天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17例,有效的19例,无效的4例,此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16例,有效的17例,无效的7例,此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方案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下降幅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宁对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胆红素的数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舒肝宁 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 胆红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感染科收治的5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对其接受治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治护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护的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

  • 标签: 慢性肝炎肝硬化 人文关怀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因乙肝病毒(HBV)所引发的肝脏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发于青壮年,较少数患者会出现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疾病的情况,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患者死亡。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程比较长且传染性明显更强,临床上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具有复杂且漫长的特点,在长期治疗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手段也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整体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发生NAS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西青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8月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经病理诊断为CHB合并NAFLD的患者112例病例资料,其中非NASH组为64例,NASH组为48例。对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ASH组较非NASH组具有更高的年龄、BMI、AST、GGT、LS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AST、GGT为预测CHB合并NAFLD患者NAS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ST诊断CHB合并NAFLD患者NASH的诊断ROC曲线AUC=0.691最大,其敏感度、特异度为73.4%、79.2%。结论BMI、AST、GGT可以作为CHB合并NAFLD患者NASH发生的诊断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预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将对于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被收治入院者实施选取,共计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内入院患者40例,入组后抽签方式分组,分为综合组、一般组2小组,每组20例患者,综合组将实施综合护理手段、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指标:负性心理评分、护理后1-3个月患者HBV-DNA转阴率。结果:护理前,综合组、一般组负性心理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综合组、一般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综合组评分存在优势性(P<0.05),综合组护理后1-3个月患者HBV-DNA转阴率相比一般组更高,有比较优势(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使患者改善负性心理。

  • 标签: 综合护理 负性心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DNA转阴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优质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医院接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抽取出80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时开展综合护理,可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