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的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前进的脚步也在不断进步,作为重要的农作物,玉米在我国的农产品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醉着我国各地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出现降低的趋势。因此在这样的局势下如何在有限的种植面积内产出高产量的玉米作物成为了我国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玉米容易发生病虫灾害,病虫害将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在种植过程中对玉米的病虫灾害进行有效防护是提高玉米善良的重要工作,也对我国稳定的玉米作为供给和粮食的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玉米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依据玉米发展时期的不同阶段对病虫害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病虫害 玉米生产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麻复苏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70例采取全麻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对比组(传统护理)各35例,比较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术前血压及心率指标优于对比组,呈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患者出现躁动情绪,能够加快患者血压及心率指标的恢复,实现最终的治疗效果,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麻复苏期 手术室护理 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实现对山东烟区有翅蚜迁飞高峰预测预报,将有翅蚜迁飞高峰划分为4级,以10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逐步回归以及BP神经网络2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有翅蚜迁飞高峰预测模型。这2种方法对待测样本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5.00%、97.67%,回测准确度分别为96.65%、98.74%。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提前1个多月对有翅蚜迁飞高峰进行预测,为中期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可为烟田蚜虫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有翅蚜 逐步回归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Ⅱ启动延迟(delayed onset of lactogenesis stage Ⅱ,DOL 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3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是否发生DOL Ⅱ分为DOL Ⅱ组(n=104)和非DOL Ⅱ组(n=226),并将2组产妇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DOL Ⅱ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于2022年2月至3月选取129例在本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产后DOL Ⅱ发生率为31.5%(104/330),验证组为31.0%(40/129)。建模组中DOL Ⅱ组与非DOL Ⅱ组比较,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分组的构成比{偏瘦[9.7%(22/226)与3.8%(4/104)];正常[66.8%(151/226)与62.5%(65/104)]和超重或肥胖[23.5%(53/226)与33.7%(35/104)]},初产[50.4%(114/226)与61.5%(64/104)]、孕期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64.2%(145/226)与40.4%(42/104)]和母婴分离[36.3%(82/226)与50.0%(52/104)]的产妇所占比例,分娩孕周[38.0(36.0~39.0)与37.0(35.0~38.5)周]和产后48 h内母乳喂养次数[6.0(3.0~9.0)与2.0(0.5~5.0)次]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最终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为孕前超重或肥胖(OR=4.040,95%CI:1.196~13.651)、初产妇(OR=1.866,95%CI:1.079~3.227)、孕期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OR=0.582,95%CI:0.339~1.000)、产后48 h内母乳喂养次数(OR=0.791,95%CI:0.729~0.857)。Hosmer-Lemeshow检验P=0.814,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95%CI:0.731~0.837),约登指数为1.504,灵敏度为0.769,特异度为0.735。外部验证Hosmer-Lemeshow检验P=0.260,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0.661~0.840),约登指数为1.460,灵敏度为0.775,特异度为0.68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剖宫产术后DOL Ⅱ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和预测效能尚可,可为临床护理人员筛选DOL Ⅱ高风险产妇提供参考。

  • 标签: 剖宫产术 泌乳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模型,统计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醉前患者体能评估在围麻醉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应用。方法从最大氧耗、代谢当量、其他评估指标上分析体能评估在围麻醉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应用方式,得出具体的结论。结果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麻醉,运动承受能力是一个独立性预测因素,目前,临床中常常根据患者自述运动频度和强度来评估患者的体能,该种方式简单易行,可以与其他相关因素一起评估患者手术安危情况,这可以采用代谢当量水平评估法与Duke活动状态指数评估法。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体能评估已经在临床麻醉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经在周围心血管疾病、指导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麻醉中寻求简便、优质的评估方式是近年来术前体内评估的发展趋势,体能评估简单、便捷,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麻醉 体能评估 围麻醉期 心血管事件 预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尿酸在常见妊娠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产检,合并常见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孕妇5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另外随机选取同期50例我院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尿酸(UA)水平。结果 孕妇尿酸检验测定情况对比数据详情如表1所示,对照组(正常妊娠组)、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子痫组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中呈依次上升表现,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中的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在尿酸测定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见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对妊娠并发症的预测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尿酸 妊娠期并发症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上尿路结石(UUC)术后感染在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虽然大多能被及时有效地控制,但仍有少数发展为尿脓毒血症,甚至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其病死率高达60%~80%。为防治UUC术后感染,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需尽早预测术后感染风险。本文对UUC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标准、预警指标、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尿路结石 手术后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蜂蜇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蜂蜇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主体,根据AK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蜂蜇伤AKI组(37例)和蜂蜇伤非AKI组(68例)。入院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蜇伤时季节、蜇伤部位、蜇伤数目、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e回归模型分析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模型分析PCT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蜂蜇伤数目、入院后呕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蜂蜇伤AKI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蜂蜇伤非AKI组〔SCr(μmol/L):122.36±32.45比76.74±28.52,PCT(μg/L):1.42±1.05比0.34±0.21,IL-6(ng/L):277.52±120.25比112.14±73.34,hs-CRP(mg/L):7.64±3.26比3.01±2.13,均P<0.05〕。蜂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血清SCr、IL-6和hs-CRP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393、0.425,P值分别为0.002、0.016、0.00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均是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预测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2 〔95%可信区间(95%CI)为0.516~0.727〕、0.722(95%CI为0.601~0.843)、0.869(95%CI为0.781~0.958)、0.739(95%CI为0.627~0.851)以及0.799(95%CI为0.700~0.900);PCT最佳截断值为0.742 μg/L时,敏感度为75.70%,特异度为90.50%。结论蜂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为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水平对蜂蜇伤后发生AKI的预测效能较优,可作为临床预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蜂蜇伤 急性肾损伤 降钙素原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期间每日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的评价结果分为SAE组和非SAE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入ICU 1、2、3、5、7 d的rScO2,以及预后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CU住院期间rScO2对SAE的预测价值。结果94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男性占59.6%(56/94),平均年龄(50.1±15.1)岁;SAE发生率为31.9%(30/94)。SAE组患者入ICU 3 d内的rScO2水平均明显低于非SAE组(1 d:0.601±0.107比0.675±0.069,2 d:0.592±0.090比0.642±0.129,3 d:0.662±0.109比0.683±0.091,均P<0.05);但SAE组与非SAE组入ICU 5 d和7 d rScO2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5 d:0.636±0.065比0.662±0.080,7 d:0.662±0.088比0.690±0.07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1 d rScO2对SAE的预测价值最大〔1 d:ROC曲线下面积(AUC)=0.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5~0.89,P<0.01;2 d:AUC=0.60,95%CI为0.48~0.72,P>0.05;3 d:AUC=0.55,95%CI为0.41~0.68,P>0.05〕;以1 d rScO2=0.640作为诊断阈值,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0.0%。SAE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非SAE组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d):13.6±7.1比9.0±4.3,总住院时间(d):20.1±8.0比15.8±6.1,均P<0.05〕;但两组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SAE发生率较高,可通过监测rScO2的方式预测SAE的发生。入ICU 1 d rScO2水平与SAE的发生紧密相关,或许可成为脓毒症复苏目标以指导治疗,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意识模糊评估法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是由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较有成效。几乎所有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都会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但是一直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后期许多情况会出现剂末现象。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开始逐渐下降,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这会给医生的治疗和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意在探讨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后期出现剂末效应的一些影响预测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剂末现象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青海省福利慈善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83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67例,女116例;年龄12~78岁,中位年龄41岁。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胆漏危险因素,森林图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各个指标效应大小,建立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拟合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患者胆漏发生率为22.4% (41/1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P>135 U/L(OR=10.797,95%CI:4.860~23.927,P<0.05)、囊肿直径>10 cm(OR=3.576,95%CI:1.911~6.268,P<0.05)是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两个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2.580+2.412XALP+1.215X囊肿直径。概率模型为:P=1/[1+Exp(-2.580+2.412XALP+1.215X囊肿直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19~0.864,P<0.05),敏感度为0.74,特异度为0.70。结论ALP、囊肿直径是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能比较有效地预测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的发生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胆漏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冠心病发生发展预测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于我院检查的64例健康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超声诊断结果,斑块与IMT增厚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比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斑块所占比例比对照组高,IMT增厚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效果,从而更好地判断预测冠心病发生发展情况,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颈动脉硬化斑块 冠心病 预测价值
  • 简介:本文报道借助微型计算机对影响柑桔潜叶蛾种群数量动态的气候因子进行系统定量分析的结果。夏秋季柑桔潜叶蛾的自然死亡率与气候因子(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降雨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寄生率则与上述气候因子呈极显著正相关,亦即夏秋季柑桔潜叶蛾的种群数量主要受天敌因素的影响。冬季柑桔潜叶蛾幼虫的自然死亡率与日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它气候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以日均卵量、叶均幼虫数、自然死亡率、日均气温和日均相对湿度等为变量,组建了预测下一代(15~17天后)柑桔潜叶蛾卵和幼虫发生量的数学模式。

  • 标签: 柑桔潜叶蛾 种群数量 发生量预测
  • 简介: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几种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健身运动心理预测因素与损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城镇居民健身运动的心理预测因素中,风险认知与损伤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运动能力判断与损伤发生率之间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高估运动能力和低估运动能力都有可能增加居民健身运动中的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健身运动 心理预测因素 运动损伤 损伤发生率 城镇居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预测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额贴式探头监测患者的SPO2,分析SPO2与PO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为23%,且与SPO2的高低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PO2≧95%时,POCD发生率为0,SPO2﹤95%时,POCD的发生率为40.0%。结论SPO2监测是预测老年患者POCD是否发生的安全、无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经皮血氧饱和度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探讨该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IE的402例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基础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入院时实验室指标、累及瓣膜数量和位置、是否并发脓毒症、住院用药以及是否行心脏手术〕和相关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E住院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有290例IE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AKI患者198例,AKI患者92例,AKI发生率为31.7%;92例AKI患者中,AKI 146例(占50.0%),AKI 2、346例(占50.0%)。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4(55,71)比55(46,63)〕,基础eGFR更低(mL·min-1·1.73 m-2:64.6±13.6比82.9±19.5),糖尿病患者比例和脓毒症发生率更高(16.3%比8.6%,38.0%比13.1%),需要更频繁地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25.0%比15.2%,82.6%比63.1%,58.7%比24.2%),尿常规异常(血尿或蛋白尿)的比例更常见(35.9%比22.7%),血培养阴性率更高(73.9%比51.5%),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率和心脏手术率更低(22.8%比40.4%,60.9%比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累及瓣膜的数量和位置、入院时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30.4%比8.6%,P<0.01);且AKI 2、3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AKI 1患者(43.5%比17.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eGFR低〔风险比(HR)=0.136,95%可信区间(95%CI)为0.066~0.280〕、并发脓毒症(HR=6.100,95%CI为2.394~15.543)、频繁使用NSAIDs(HR=2.990,95%CI为1.184~7.546)和造影剂(HR=3.153,95%CI为1.207~8.238)是IE住院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95%CI为0.833~0.943,P<0.01),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0.9%。结论基础eGFR低、并发脓毒症、频繁使用NSAIDs和造影剂是IE住院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IE住院患者发生AKI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感染性心内膜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0例,根据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将其分为低水平组(<25 μg/L)12例、正常组(25~52 μg/L)49例、高水平组(>52 μg/L)19例。比较血浆血栓调节蛋白低水平组、正常组及高水平组出院后7 d、30 d、90 d脑梗死发生率,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血栓调节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比较ABCD2评分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含量;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栓调节蛋白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高水平组脑梗死总发生率为42.11%,高于正常组、低水平组6.1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检验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发生脑梗死呈正相关(r=0.573,P=0.000);经ROC曲线分析,血栓调节蛋白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AUC为0.861;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脑缺血持续时间≥30 min、空腹血糖≥6 mmol/L、既往脑卒中史、颅内动脉狭窄、1年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3次、高脂血症、血栓调节蛋白≥32.069 μg/L为影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脑梗死与其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且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风险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栓调节蛋白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