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中药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的病人6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患者均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病人使用刮宫术和雌孕激素疗法实施治疗,治疗组病人则通过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比较研究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实验组治疗合格率达到了100.00%,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中药 临床效果 刮宫术
  • 简介:摘要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突发性很强,一旦出现抢救不及时就会使产妇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防治产妇产后出血是产科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从预防、监测到护理都不能放松,要给产妇提供细致、全面的工作,以保证产妇顺利生产和产后安全。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来势汹涌,处理不当危及产妇生命安全。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早期识别做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产后出血的原因、护理干预等进行综述。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进展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可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性小量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危及产妇生命,为进一步分析出血原因,寻找护理对策,最大限度保障产妇安全,特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做到早期预防,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综述了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进展,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剖宫产等因素,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产前预防,产时、产后预防等针对危险因素的措施,而护理则包括加强抢救护理、心理护理、产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搜集 2016年 01月~ 2017年 01月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 2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1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14例,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科出血仍然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妇产科正常分娩且产后出血的产妇40例进行研究,施加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对40例正常分娩且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护理后,护理疗效显著,显效33例,占比82.5%;有效6例,占比15.0%;无效1例,占比2.5%。护理总有效率为97.5%,效果显著。结论产妇产后出血危害性较高,但护理工作全面且及时,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及反应力,做出及时应对,是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改善产妇病情。

  • 标签: 正常分娩 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研究组有6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对照组有5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通过对研究组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没有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

  • 标签: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105例,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对A组产妇在产前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B组产妇不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比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结果A组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为2.9%,B组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为15.2%,且A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72.12士1.43ml,B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为219.34士1.53ml。A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量显著的低于B组产妇。结论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方式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为显著的防治作用,能够显著的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确保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该种评分方式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可进行临床广泛性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段出血量危险因素在产后出血因素。方法选取136例产后出血患者。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妇的出血量进行测量。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对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进行分析可知胎盘娩出的时候出血量是较多(P<0.05);在产后30min-1h之后的出血量相对平稳,差异小(P>0.05)。引发产妇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妊娠期高血压和胎盘因素,与其他因素相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加强孕前和孕期的检查,对贫血、胎儿较大等因素会影响产后不同时段出血实施积极的处理,并对比较严重的产妇进行产前评估,密切观察产后30min的出血情况,对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加强监测。

  • 标签: 产后出血 不同时段 出血量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及定时按摩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和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 标签: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子宫按摩
  • 简介:摘要要对产妇妊娠的整个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测,尤其要特别注意产时和产后2h的出血量进行检测,以便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病因、出血量的估计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观察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29(48.3%)、胎盘滞留20(33.3%)、软产道损伤(18.4%);6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有效的处理后,及时控制住出血,仅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无1例死亡。结论对产后出血全面的临床分析,并及时处理,控制出血量,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2年内妇产科接诊分娩孕妇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组(n=55)。回顾性分析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探讨孕妇病史、出血量、致子宫切除原因、子宫切除术后及预后效果,总结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选取同阶段住院90例胎盘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前置胎盘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胎盘前置、巨大儿、瘢痕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多胎妊娠是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讨论关注孕妇围产期整体情况对判断孕妇病情具有重要作用,防止产后出血,并做好抢救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有助于保证产妇生存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有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动脉栓塞是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宫腔填塞可用于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盆腔静脉结扎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急症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子宫收缩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动脉栓塞 宫腔填塞 动脉结扎 急症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6例符合足月阴道分娩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为无痛分娩,对照组为非无痛分娩,对比两组分娩时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时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 产后出血 产妇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