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分析

喻超吴张明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61)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2年内妇产科接诊分娩孕妇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组(n=55)。回顾性分析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探讨孕妇病史、出血量、致子宫切除原因、子宫切除术后及预后效果,总结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选取同阶段住院90例胎盘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前置胎盘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胎盘前置、巨大儿、瘢痕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多胎妊娠是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讨论:关注孕妇围产期整体情况对判断孕妇病情具有重要作用,防止产后出血,并做好抢救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有助于保证产妇生存质量。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05-0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每年因产后出血而导致死亡孕产妇数量较多,若不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则可能出现产妇死亡的情况。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一直以来是产科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后子宫出血无法阻止时,为挽救产妇的生命需要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措施之一[2]。本次研究为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危险因素,旨在为产科临床治疗和预防产后出血进行措施探讨,现将具体报告加以归纳,详细正文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2年内妇产科接诊分娩孕妇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0例分娩孕妇年龄25~35岁,平均(37.54±5.26)岁;既往孕次1~4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例,高中85例,大专及以上68例;出血量500~1000ml者109例;1000~2000ml者50例;>2000ml者41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组(n=55)。

1.2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统计孕产妇的一般临床指标,包括年龄、体重、工作情况、个人病史(输血史、产后出血史、产前出血史、先兆流产史、流产史、引产史和孕产次)、孕期情况、分娩情况以及出血情况,并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危险因素[3]。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所有孕产妇的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一般临床指标以及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出血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产妇145例,平均(30.54±5.26)岁,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产妇55例,平均(35.54±5.26)岁,对比两组产妇的平均年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55例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产妇中,30例选择次全子宫切除术,25例选择全子宫切除术。

2.3危险因素分析

胎盘前置、巨大儿、瘢痕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多胎妊娠是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约25%,目前仍然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子宫切除也是产科临床较为多见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式。但是子宫切除作为一种极端的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的后期创伤也是比较大的,产妇行子宫切除后,不仅没有月经来潮,失去生育能力,也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5]。因此,分析和探讨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最大程度的减少子宫切除术的使用,达到这一目标的重点在于减少产后出血现象。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其失血量、失血速度、个人体质息息相关,所以在产妇围生期做好保健工作,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增强产妇防护能力,在进行分娩时,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现产后出血,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积极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的各种应急处理措施,减少产妇因产后出血面临子宫切除困境[6]。

综上所述,关注孕妇围产期整体情况对判断孕妇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可减少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有助于保证母婴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艳华,梁秀坤.严重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2(11):26-29.

[2]任寰.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Logistic分析及紧急子宫切除术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4,23(10):1572-1573+1575.

[3]张方芳,徐永莲,刘兴会,张光艳,罗汝琼,饶雪,刘佳.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9(02):144-146.

[4]熊炜.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4,45(18):3447-3448.

[5]孙海霞,张继东.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6,33(04):821-824.

[6]郭红薇,宋麦玲.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降低其发生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3(0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