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27对60~84岁(M=69.93±5.89)的老年夫妻测查了老年人夫妻依恋风格及夫妻冲突的特点。结果表明,老年人夫妻冲突具有低频率、低强度、较低的威胁性、较高的建设性及易解决的特点;不同依恋风格的老年人夫妻冲突的强度、频率、冲突解决程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冲突性质上,安全型依恋风格老年人感知到的冲突建设性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风格个体,但其感知到的冲突威胁性无显著差异;老年夫妻对冲突的感知存在冲突知觉一致性效应。

  • 标签: 老年人 夫妻冲突 夫妻依恋 夫妻冲突知觉一致性
  • 简介: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 标签: 婚姻承诺 牺牲行为 婚姻质量 夫妻
  • 简介:采用观察法对106对新婚夫妻在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任务中的行为进行录像,并采用在中国被试中经过修订的IFIRS进行编码;即时互动满意度和夫妻报告的婚姻质量分别作为即时效应和状态效应的预测指标,检验夫妻互动行为两种效应的不同。结果发现:(1)妻子在4个互动中的消极行为均显著高于丈夫;妻子在自己的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话题中的积极卷入显著高于丈夫,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社会支持互动中显著高于丈夫。(2)就即时效应而言,妻子的消极行为在丈夫问题解决和自己的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丈夫的消极行为和积极情绪分别在自己的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和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分别具有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3)就状态效应而言,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问题解决和妻子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在妻子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中均具有主体效应;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在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均具有客体效应。

  • 标签: 夫妻互动 即时效应 状态效应 观察研究
  • 简介: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生产领域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出了现代意义的资本概念,阐发了资本的形成、实质、职能和社会性质,揭示了现代社会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这一概念的政治哲学向度集中体现于洛克所代表的近代自由主义思想中。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环节,他不仅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并确认所有权的观点,而且为私有财产不平等进行了辩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是对洛克思想中关于自然状态的假设、劳动理论和私有财产不平等辩护的功利主义思路的补充和发展。

  • 标签: 资本 劳动 所有权 自由 平等
  • 简介:宋代理学的兴起,标志着儒学的又一次更新与创造,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事。宋代理学无疑被认为是一种新文化,代表着新的儒学发展方向。这种新文化建立在新的经典体系上,《四书》的注释和结集作为基础,用以继承开拓传统的《五经》(或称《六经》或者“六艺”,方便论述,

  • 标签: 宋代理学 《四书》 《五经》 中国思想文化史 “六艺” 《六经》
  • 简介:武侠电影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侠客典型人物,不同寻常人物性格因素和人生轨迹为主线,宣扬侠客精神,带我们走进一个与都市不同的江湖。中国以其特有的武侠题材电影以及武侠精神常为人乐道。抛开传统武侠电影的套路,《东邪西毒》来审视新的"武侠"之美,这种美感已不仅仅在于服饰、精神,更有其别具一格的人物性格心性美、文化美以及观者对美的不同感知。在影片中,每位人物的凄绝与纠结,营造了一个很高的悲悯视角。我们未必要去寻求"美"这个孤独的字眼,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在他们谈笑风生、孤傲绝望及日常生活环境的习俗中,都可以领略到"美"的真谛。

  • 标签: 武侠 悲悯 凄绝 《东邪西毒》
  • 简介:《六十种曲》中关目情节涉及道教文化内容的有41种,占60个曲本的三分之二。通过对此现象的分析与透视,我们看到,道教的神仙思想从仙道到人道逐渐伦理化和世俗化的过程。

  • 标签: 道教 《六十种曲》 伦理化 世俗化
  • 简介:在全球化背景下,移民、技术、资本等都在迅速流动,世界各地的文化得到极大程度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仅没有形成趋同性,没有形成一个同质的世界,反而使地方性越来越突出,形成了一种本地文化兼具其他文化特性的“杂交性”文化。同样川菜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其兼容并蓄的特点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它吸收了各地不同的烹饪方法与食用方式,采用不同地区的食材,调味,不断地创造出适合其他地区人们的口味,形成了具有“杂交性”的新派川菜,成为了世界美食中的佼佼者。

  • 标签: 全球化背景 文化特性 川菜文化 杂交 新派 本地文化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五个文本基础,根据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双重逻辑,即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联系与区分,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哲学意义进行新的探讨。在生产逻辑的视野内,马克思对分工的理解并没有真正与古典经济学区别开来。在资本逻辑中,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的区分、分工对于资本生产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呈现出来。

  • 标签: 生产逻辑 资本逻辑 分工 资本权力
  • 简介:佛教临终关怀的生命思想,乃立基于个人生命的“广度”,由佛教信仰的角度切入,对个人整体生命的“深度”作身、心、灵全面的关怀,同时对社会提供应有的照应。本文指出佛教临终关怀应该具备三大特质:其一,关怀的方式:透过深度心灵对话、协助接受死亡、缓解临终恐惧、开展内在佛性力量,不断趋向证悟菩提;其二,关怀的范畴:始于发病的治疗,历经往生前后的救度,以至亲属的悲恸辅导;其三,关怀的层面:照顾病人身、心、灵,以及对社会的照应。研究者不断地藉由《药师经》所蕴含的生命思想内涵,作出交叉论述,指出《药师经》深具上述佛教临终关怀的三大特质,并且阐述药师佛的生死智慧确实完整融摄佛教临终关怀的生命思想。

  • 标签: 临终关怀 安宁疗护 中有 五蕴 药师经
  • 简介:胡塞尔的哲学常被冠以“认识论”的名号,但是,实际上他也非常重视伦理学。胡塞尔善于将他用于研究理论行为的方法扩展到对实践行为的研究,其中,意向与充实这对概念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们最初是用来建构认识论,之后,胡塞尔也将它们引入伦理学的研究之中,但是,这种移植是否有效,它是否会陷入两难境地?本文遵循胡塞尔伦理学的发展过程,意向和充实这对概念线索,试图考察此种移植的有效性,并对胡塞尔的意向性的表象模式提出置疑。

  • 标签: 意向 充实 实践理性 伦理学
  • 简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独特、独有、独到优势的论断,是2014年以来,习近平同志总书记的党中央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规律的深刻理解。协商民主的优势,建立在其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对这四大基础的探析,深化对协商民主优势的认识,以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供更加新颖的现实视角和理论素材。

  • 标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独特 独有 独到 文化基础 理论基础
  • 简介:许都曹魏文化是河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古韵汉风的曹魏建筑、文韬武略的三国人物形象、黍禾飘香的民间饮食三个方面深入剖析许都曹魏文化的地域特征,视觉设计介入许都曹魏文化的地域资源整合。一方面探究许都曹魏文化与当代许昌人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创设计,加强设计与地方居民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探求城市文化建设与旅游产品文创设计、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相结合的途径,从而带动许都曹魏文化的活化传承与创新。

  • 标签: 许都曹魏文化 地域文化 活化设计
  • 简介:神霄雷法是唐宋时期道教雷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唐宋道教雷法是以神霄雷法其核心,诸家百派雷法或依其演变而来,或大受其理法影响。这里,神霄派雷法中心,探讨道教雷法的思想特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 标签: 道教 神霄派雷法 元气 宇宙生成论 阴阳学说 天人合一
  • 简介:对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的研究必须基于对其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百年金陵神学教育史的简要回顾,厘清成长中的中国教会所面临的挑战在神学教育事工上的思路和任务,并以此展示教会一代代前辈牧长们对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心血。

  • 标签: 中国教会 神学教育 金陵神学院 金陵协和神学院
  • 简介:东汉时期,经注律之风大兴,经学开始渗透入法学领域,法学受到经学极大的影响。同时,亦有律注经之现象发生并盛行。所谓律注经,即援引汉代律令制度来解释儒家经书大义,何休即其代表人物之一,而其所注《公羊传》则为运用这种方法的代表性作品。实际上,汉代社会历来经律并重并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经注律与律注经是二而一、一而三的,两者分别推动了法律儒家化与经义法律化的进程,并共同促进了经律融合。

  • 标签: 《春秋公羊传》 何休 以律注经 经律互注 法律儒家化
  • 简介:非洲地区性的伊斯兰文化教育组织。1972年由苏丹政府倡议,在其首都喀土穆宣告成立,也称喀土穆非洲伊斯兰中心。沙特阿拉伯、埃及、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摩洛哥等国作为成员国应邀加入。其宗旨是在非洲不通用阿拉伯语的各国传播伊斯兰

  • 标签: 伊斯兰文化 穆斯林社会 教育组织 苏丹政府 《古兰经》 理事会领导
  • 简介:某日,听画家谈中国画技法,印象最深的是:画柳,要表现顺风的美;画松,要表硬逆风的美。

  • 标签: 心境 中国画技法 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