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WHO标准评价安徽省部分寄生虫调查点感染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对6个调查县11个点的141例3~12岁感染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EPIinfo2002软件录入测量数据,软件按WHO标准自动计算BMI、H/A、W/A、W/H和这些指标的Z值及百分位数.结果以WHO标准为参考,66.67%感染儿童的BMI平均Z值低于WHO标准,且平均Z值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儿童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的百分位数属于下等(<P3)分别占20.57%、8.50%和3.42%,属于上等(<P7)的比例只有1.42%、1.42%和4.26%;三项的Z值分析显示感染儿童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伴随其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 标签: 体质指数(BMI) 百分位数 Z值 儿童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状况
  • 简介:WHO第四届全球预防暴力里程碑会议于2009年9月17~18日在WHO总部日内瓦举行。来自全球的4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医护人员,CDC人员、法律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联合全球有关人士在世界范围内预防和减少暴力。

  • 标签: 会议简介 WHO 暴力 预防 2009年 社会工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的MRI表现与WHO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区分WHO分型方面的价值,并进一步对比胸腺瘤低度恶性(A-B1)与高度恶性(B2/B3)的MRI表现的差异。结果63例胸腺瘤中A型7例,AB型27例,B1型7例,B2型13例,B3型(包括B2/B3和B2+B3型)共9例;血管受侵的共10例,心包受累的共20例,肺受累的共4例,心包积液2例,淋巴结增大的有4例.其中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胸腺瘤对比有意义的是低度恶性胸腺瘤的平均横径为3.3(2~7.9),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平均横径约2.7(0.8~6.1);而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周围组织更易受累(血管受累P=0.0317,心包受累P=0.04592,肺受累P=0.2318),边界多不清楚(P=0.04171);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表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结论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而高度恶性胸腺瘤更具有侵袭性,周围血管、心包多受累;除此之外,高度恶性胸腺瘤形态多不规则。

  • 标签: 恶性胸腺瘤 WHO分型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68Ga-DOTA-TATE)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磁共振(PET/MR)双探针多参数显像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诊断和分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0年4月9日至2022年2月24日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胰腺占位患者[男27例、女32例,年龄22~75岁(51.8±13.3)岁]的临床资料,以及68Ga-DOTA-TATE PET/MR和18F-FDG PET/MR显像资料和参数。将所有病例分为PNEN组(42例)和非PNEN组(17例);其中39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患者进一步分为1级组(27例)、2级组(12例)。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逻辑回归方法选择非零参数,将选定的特征与相应的非零系数结合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与非PNEN组相比,PNEN组患者病灶68Ga-DOTA-TATE最大标准摄取值[46.70(22.37,76.35)比7.12(4.75,8.64)]、平均标准摄取值[25.50(13.18,43.90)比3.65(2.89,4.69)]、标准摄取值峰值[27.17(12.39,46.97)比5.46(4.12,6.56)],病灶总生长抑素受体表达[68.21(32.52,440.96)比26.02(14.87,69.57)],68Ga-DOTA-TATE/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12.71(3.80,21.70)比1.10(0.52,2.35)],68Ga-DOTA-TATE肿瘤背景比[13.31(5.54,22.38)比1.57(1.31,2.66)]、肿瘤肝脏比[6.54(2.90,9.63)比0.74(0.65,0.94)]、肿瘤脾脏比[2.36(0.97,3.70)比0.25(0.23,0.38)]、肿瘤纵隔比[104.41(34.03,206.52)比16.00(12.87,21.46)],68Ga-DOTA-TATE最大标准摄取值/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min)[55.14(22.50, 96.37)比6.76(4.39,12.76)],68Ga-DOTA-TATE平均标准摄取值/ADCmin[34.57(13.47,55.13)比3.57(2.46,6.81)]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8.00、25.00、32.00、198.00、54.00、31.00、28.00、19.00、10.00、56.00、44.00,均P<0.01)。PET/MR双探针显像诊断PNEN与非PNEN的曲线下面积(AUC)和准确率分别为0.941和96.6%。模型Y1诊断PNEN的AUC和准确率分别为0.959和96.6%。模型Y1与PET/MR双探针显像诊断PNEN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合模型Y1能提高诊断PNEN的准确率(100.0%)。与PNET 1级相比,PNET 2级的肿瘤最大径[2.69 cm (2.08 cm,5.00 cm)比1.50 cm (1.20 cm,2.50 cm)]、肿瘤代谢体积[7.56 mL (4.45 mL,53.57 mL)比2.16 mL (1.22 mL,5.48 mL)、病灶总糖酵解[22.24(11.95,189.85)比3.81(2.11,18.67)]、18F-FDG肿瘤背景比[2.94(2.00,3.96)比1.48(1.29,3.72)]、18F-FDG肿瘤肝脏比[2.32(1.35,2.98)比1.08(0.90,2.17)]、生长抑素受体表达体积[8.00(3.06,40.00)比1.91(0.95,4.88)]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6.00、66.00、77.00、93.00、90.00、65.50,均P<0.05)。肿瘤最大径是鉴别PNET 2级与1级的最佳单项参数,其AUC为0.796,最佳临界值为1.90 cm。包含肿瘤最大径和68Ga-DOTA-TATE肿瘤背景比的模型Y2鉴别2级与1级的AUC为0.835。肿瘤最大径与模型Y2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最大径结合模型Y2能提高鉴别2级与1级的准确率(94.9%)。结论68Ga-DOTA-TATE联合18F-FDG PET/MR双探针多参数显像能够提高PNEN诊断和分级的准确率,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肿瘤分级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术/磁共振 68Ga-DOTA-TATE 18F-FDG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的差别,以及ER、PR、p53、CD44V6在不同年龄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142例。所有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标本按照患者年龄分为三组:<50岁40例,5060岁58例,>60岁44例。参照FIGO1989年病理分级标准严格分级。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年龄段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p53以及CD44V6表达的差异。结果:年龄小于50岁患者95.0%为高分化腺癌(G1),而大于60岁患者59.1%为低分化腺癌。小于50岁患者少数子宫内膜癌组织内高表达ER(2.5%)及p53(5%),多数高表达PR(42.5%)。与之相反,大于60岁患者多数子宫内膜癌组织内高表达ER(50.0%)及p53(15.9%),少数高表达PR(15.9%)。CD44V6虽然在三个年龄组间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这种差异并不随年龄变化而呈现明显增高或降低趋势。结论:大于6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组织分级升高,分化程度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及p53表达显著增加,而PR表达显著减少。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年龄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P53 CD44V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肾脏病患者 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 75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分级检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CysC阳性率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 BUN、 Scr阳性率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 ,联合应用分级检验 ,诊断准确率较高 ,可对后期治疗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患者的后期治疗赢得最佳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
  • 简介:方法测定优良品种的药用大黄种子发芽率、千粒重、水分、净度等指标,以种子千粒重、发芽率两项指标作为判断种子质量的主要分级指标,制定大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 标签: 分级标准 大黄种子 标准研究
  • 简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10》中指出: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调整护士队伍结构,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根据医院现有情况实施护士分层分级的使用配置方案的探索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适应需求、医学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各级各层护理人员积极性和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护士分级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管理工作 工作职责 护理岗位 分层次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AR)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AR患病率不断增加,对个人和社会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AR的发生和发展;其中AR预防尤为重要。尽管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工作者对于AR的规范化治疗日益重视,但对于AR的分级预防,特别是一、二级预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本文从AR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及可能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AR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各家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转诊病人信息平台,实现医院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方法系统采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结果平台可以实现双向转诊、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平台可以将病人的在院或者门诊资料信息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 标签: 分级转诊信息平台 网络专线 Web Service 数据共享
  • 简介:护理分级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不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必须通过对住院患者的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的客观评估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分别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等级。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护理级别,使临床护理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护理分级 标准解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分级诊疗对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多地大力试行,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 标签: 分级诊疗 问题 对策3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体系应用价值。方法门急诊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支气管哮喘84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患者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分级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治疗前,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观察组急性发作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治疗支气管哮喘非常必要,有助于预防急性发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分级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逐级转诊,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产物,为患者有序就医提供了保障,实施至今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还有壁垒,文章中统计出了其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对策。

  • 标签: 逐级转诊 分级诊疗
  • 简介:目的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和患者"择优不择廉"的就医心理,导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患者过度的集中于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却由于硬件条件和技术力量的不足,生存发展出现了非良性的循环。笔者结合医疗服务现状,探讨我国分级诊疗服务的健康发展策略。方法主要运用比率法和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分级诊疗实施不顺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意愿不高,上下联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经济杠杆导向作用不明显。结论加快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是顺利推进分级诊疗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 标签: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医疗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脏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75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分级检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ysC阳性率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Scr阳性率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联合应用分级检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对后期治疗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患者的后期治疗赢得最佳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应用
  • 简介:方法测定优良品种的药用大黄种子发芽率、千粒重、水分、净度等指标,以种子千粒重、发芽率两项指标作为判断种子质量的主要分级指标,制定大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 标签: 分级标准 大黄种子 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