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beta草案已将持续性姿势-知觉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iondizzinessPPPD)列入。它是一种临床常见头晕形式,伴有持续非旋转头晕或主观不稳感,在直立姿态、个人运动、环境中物体运动以及复杂视觉刺激条件下加重。PPP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假说有:①经典和操作条件反射建立假说②再适应失败假说。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平衡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治疗。了解PPPD有助于头晕诊断和鉴别。本文对PPP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头晕 焦虑 非旋转性 不稳感 持续性
  • 简介:目的建立在大型哺乳动物-猪体内植入电子耳蜗方法,观察电子耳蜗植入前后听功能变化。方法荣昌猪6只,雌雄不限,40-45日龄,体重8~12Kg,均选自重庆畜牧科学院养猪研究所。分为听力正常组(Mitf+/+),与突变耳聋组(Mitf-/-),每组3只。在全麻下进行电子耳蜗植入术。于手术前,手术后即刻以及手术后1周记录听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电刺激脑干诱发电位(Electrical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EABR);头颅X片观察电极植入位置。结果6只动物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成功,耳蜗电极位置正确,在耳蜗内盘绕1.5~1.75圈。电子耳蜗植入即刻,手术侧(右耳)各频率ABR阈值在120dBSPL无法引出;手术后7天,手术侧(右耳),低频ABR阈值在100dBSPL左右,高频在120dBSPL仍无法引出。听力正常荣昌猪组(Mitf+/+),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即刻及一周后EABR阈值在90CL左右,明显低于突变耳聋荣昌猪组(Mitf-/-)190CL。结论本研究建立荣昌猪电子耳蜗植入方法确实可行,通过植入电极进行EABR测试方法设计合理。为更加直接地研究电子耳蜗植入设备在体内工作状态和各项数据,研究电极植入后耳蜗生理病理改变创造了条件。

  • 标签: 耳蜗植入 荣昌猪 ABR EABR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船队工作人员听力情况,了解相关人员听力损失及耳鸣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噪声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噪声岗位97名、非噪声岗位28名工作人员行声导抗和纯音测听(0.25~8kHz)检查,通过问卷调查工作人员耳鸣情况。结果非噪声、噪声岗位人员平均听阈分别为25.39±9.67dBHL、31.85±10.20dBHL,语言频率听阈分别为24.51±8.84dBHL、30.63±10.28dBHL,高频听阈分别为27.99±17.75dBHL、34.73±16.97dBHL,低频听阈为25.04±8.20dBHL、33.97±10.16dBHL。非噪声、噪声岗位人员耳鸣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53.61%。结论船舶噪声不仅引起高频听力损失,低频听力也出现下降。噪声岗位人员耳鸣发生率是非噪声岗位人员4~5倍。

  • 标签: 噪声 耳聋 耳鸣 低频听力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1718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在各型中耳炎中发生率最高,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较理想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 标签: 迷路瘘管 眩晕症状 半规管 慢性中耳炎 肋软骨 胆脂瘤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8例行预防T形肠造口术病人观察及术后回访,总结了新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28例急性肠梗阻及超低位直肠癌行预防T形肠造口术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给予健康宣教、造口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1.2天。1例回肠造口行临时缝合闭合后粪便自造口漏出,经凡士林纱布覆盖压迫后痊愈。1例出现轻度造口周围皮炎,经造口治疗师及时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对急性肠梗阻及超低位直肠癌行预防T形肠造口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肠造口术 腹壁 护理
  • 简介:目的本实验对分泌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中耳炎中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浓度;实验组血清中IL-2浓度较对照组血清高;急性期组IL-2含量较慢性期组;行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患者之间,中耳积液中IL-2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穿刺者中耳积液中因子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IL-2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L-2高浓度可作为分泌中耳炎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参考.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意义 白介素-2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耳积液 IL-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应用爱可欣治疗急性放射皮肤损伤效果,找出合理用药时间方法206例鼻咽癌和乳腺癌放疗患者按编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开始放疗7d后开始使用爱可欣,对照组在发生1级放射皮肤损伤后开始使用爱可欣,直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损伤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皮肤损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期间生理、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爱可欣能够延缓放疗皮肤损伤发生时间,降低损伤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乳腺癌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爱可欣 治疗皮肤损伤
  • 简介: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引起眩晕最常见外周前庭疾病之一.Barany在1921年首次描述了位置眩晕概念,1952年Dix和Hallpike将其命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并提出典型位置眩晕发生在头位变动时,患者感觉到剧烈旋转眩晕,持续时间通常短于40s,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典型位置眼震(positiOnalnystagmus)[1].BPPV在两次发作之间有长短不同间歇期(数周到数年甚至数十年).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法 CRP BPPV 乳突振荡
  • 简介:眩晕是机体空间定向能力障碍所产生运动或位置错觉,其常见原因不仅是前庭外周性病变,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及眼科疾病有关,因为前庭系统还通过传导束与小脑、脊髓、植物神经系统、动眼系统有着广泛联系。当前庭系统本身与中枢传导通路相关联任何部位受到病理或生理性刺激,均可能导致双侧传人神经冲动不对称而出现平衡失调:同样,与平衡相关联传出系统以及负责调控锥体系和椎体外系脑干网状结构和小脑部位病变也可能引发眩晕。眼震是临床上各种前庭反应中最明显和最重要体征之一,前庭系统异常所引发眼震经由前庭动眼反射弧来完成,称为前庭眼震,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全身系统性疾病 非典型 中枢神经系统 前庭性眼震 前庭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耳内镜下鼓膜打孔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鼻内镜术)治疗“分泌中耳炎”疗效,并发症,优势及复发率。资料与方法分析研究156例病史超过3个月,由腺样体肥大和慢性鼻-鼻窦炎引起分泌中耳炎患者,所有病例针对病因先行鼻内镜下等离子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鼻内镜术,研究组(78例)患者同期行等离子鼓膜打孔术,对照组(78例)行鼓膜置管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时检查结果作对比,研究组78例患者鼓膜打孔处约1-3月愈合,两组治愈好转率经比较,p值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以中耳感染、流脓为主要参考指标,对照组并发症在不同时段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经卡方检验,术后1周p值为0.043,其余均p〈0.001,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腺样体和/或下鼻甲消融术/功能鼻内镜术+鼓膜打孔术)治疗分泌中耳炎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

  • 标签: 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等离子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对成人渗出中耳炎治疗长期结果.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治疗42例成人渗出中耳炎患者.男24例,女18例,左耳17例,右耳19例,双耳6例,共计48耳;年龄20~70岁,平均37岁;病程1个月至1年.通气管常规置入加冲洗治疗,8个月内取管,随访4-8年.结果症状全部消失29例;耳鸣6例,伴听力下降4例;时有耳堵塞感发作5例;鼓室积液复发2耳.鼓膜正常者28耳,鼓膜瘢痕、钙化10耳,鼓膜内陷8耳,鼓膜变薄、松弛2耳,鼓膜穿孔2耳.结论成人渗出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治疗远期效果良好,其并发症及后期鼓膜改变较儿童期少.

  • 标签: 渗出性中耳炎 置管治疗 成人 长期观察 鼓膜置管术 1999年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面瘫颞骨先天性胆脂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在我科手术治疗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2月-14年胆脂瘤无复发。面瘫完全恢复者3例,好转者2例,无改善2例。术后患耳全聋者5例,3例为就诊时已确诊全聋,另2例为因胆脂瘤侵入内耳而行迷路部分切除术;1例听力提高15dB;1例无变化。结论早期诊断是降低先天性胆脂瘤面瘫发生率及获得良好术后效果重要保障。

  • 标签: 胆脂瘤 先天性 面神经麻痹 外科手术
  • 简介: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眩晕和偏头痛共存良性复发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VM诊断标准直到2012年才得以明确,并迅速成为眩晕诊治领域新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综述VM发病机制,尤其是基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对该病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方面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发病机制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中耳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管患者听力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5例(35耳)中耳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管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21耳)患者随访术后听力情况。结果21例(21耳)术后随访纯音测听3个月~5年,12例平均骨导阈值(0.5、1、2,N4kHz)与术前差别小于5dBHL,较术前听力提高者3例,较术前下降者5例,1例于术后3个月成功植入人工耳蜗。21例患者中11例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其手术前后骨气导各频率间(0.5、1、2、4~118kHz)听力阈值未见明显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P值均大于0.05)。结论中耳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管术后骨导听力阈值无明显变化,有条件者仍可行鼓室成形术保存听力。

  • 标签: 听力 迷路瘘管 鼓室成形术 中耳胆脂瘤
  • 简介:目的:比较House-brackmann分级(HBGS)和面神经分级2.0(FNGS2.0)对周围面神经麻痹评价效果。方法3名高年资医师和3名低年资医师分别使用HBGS和FNGS2.0分级方法,对50项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表情视频进行评价。对两种分级方法重复性、一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使用HBGS,低年资医生之间评价一致为39.5%,kappa值为0.30,高年资医生之间评价一致为56.5%,kappa值为0.4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FNGS2.0,低年资医生间评价一致为62.0%,平均ICC值为0.763,高年资医师之间评价一致为62.8%,平均ICC值为0.785,两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HBGS和FNGS2.0总体相关ICC值为0.760,SCC值为0.746,kappa值为0.42;FNGS2.0与口相关为71%。结论HBGS与FNGS2.0中度相关;使用HBGS,评判者间一致受医生经验水平影响很大,而使用FNGS2.0,评判者重复性和一致较好,与评判者经验无关,与口运动有较强相关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评价方法 House-brackmann分级 面神经分级2.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聋(autoimmunesensorineuralhearingloss,ASNHL)是侵犯耳蜗及蜗后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McCabe在1979年首次提出。作为一种经过合理治疗后病情可以好转或稳定内耳疾病.ASNHL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ASNHL既可表现为器官特异性(无其它器官受累)原发性内耳损伤,又可以是伴随某些系统自身免疫病(非器官特异性,如韦格纳肉芽肿病、Cogan综合征、多发性结节多动脉炎、系统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肉瘤)而出现内耳受累症状。临床上部分原因不明感音神经耳聋、突聋、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COGAN综合征 器官特异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韦格纳肉芽肿病
  • 简介:随着遗传学发展,大部分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耳聋分子发病机制逐渐明确。先天性耳聋一半以上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聋较为常见,多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和康复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聋最有效方法之一,我国已开展人工耳蜗植人手术约4万例。本文将介绍部分重度和极重度感旨神经聋患者耳聋分子发病机制,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总结不同遗传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为通过聋病綦凼诊断结果初步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奠定基础。

  • 标签: 耳聋 基因突变 人工耳蜗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溃疡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影响。方法选择在2012年8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10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治疗疗效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长时间观察,观察组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在采取饮食护理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在营养指标、治疗疗效以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差异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说明饮食护理值得在溃疡结肠炎患者护理中被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