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PBL是一种具有人文性特点的教学方法,本文将PBL教学法加入医学神经内科实习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思维方面使学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对病患资料的采集以及分析方面的能力被充分的发挥出来。让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和PBL教学法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神经内科以及整个医学方面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

  • 标签: 神经内科 实习教学 创新 PB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入产妇64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0例。对照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产妇选择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312例(97.50%),剖宫产8例(2.5%);对照组剖宫产245例(76.56%),自然分娩75例(2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孕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产率。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自理模式护理对患者早期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我院收住的200例剖宫产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运用自理理论护理,对照组100例患者则是进行传统护理、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显著有效。结论采用护理的程序方法对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实行自理模式利于产妇恢复,促进母乳分泌,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本领。

  • 标签: 自理理论护理程序剖宫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的进行52例实习生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任务型教学模式将所有实习生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实习生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27例实习生给予任务型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患者对其临床操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出科时临床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操作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对创建友好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任务型教学 教学模式 医学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院供应室护理组织管理模式上还存有一定的弊端,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快速发展的医护形势的需求。我院在摸索和实践中,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以下简称“手供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因其收效显著和诸多优点而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利弊,进行护理管理模式运行中的经验总结,以便尽快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

  • 标签: 供应室 管理模式 调整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焦虑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成效。方法选取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后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各900例,比较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在社区门诊患者输液治疗管理的新模式。方法通过分析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发病、心理特点,结合典型病例的观察、治疗及预后,审视自身的日常工作,提出新的观察、护理工作模式。结果制订了新的观察、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确保了治疗、护理安全。结论在社区门诊输液实行新的观察、护理工作模式后,患者不可预知疾病发病率大大减少,发病后有效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社区门诊 输液护理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患者60例。在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后循环缺血之外,在原有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针对患者心理、饮食、安全指导、健康教育等各方面采取针对性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痊愈有14例(23.3%),显著进步有20例(33.3%),好转26例(43.4%)。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健康护理方面的质量要求也较高。为进一步加强医学护理的行为、规范及管理,减少因护理缺陷造成纠纷事件,对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改革,更好地提升护理水平十分必要。

  • 标签: 改革护理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中医专业学生80人,40人采用PBL教学模式(PBL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结果PBL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利于临床技能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查阅资料能力、合作能力、中医辨证能力、中医四诊能力等方面均较优两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可提高儿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BL 教学模式 儿科 临床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我院预住院模式的背景条件、方式和成效,并进行了一些探讨。实施预住院模式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次费用明显下降,实现了患者、医保部门、医院“三赢”的局面。

  • 标签: 预住院 眼科 平均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我市彝良县在2012年9月7日发生地震后,卫生部指派华西医院的各类医学专家到我院指导地震后疑难危重伤员救治,我院护理部在卫生部心理专家指导下,启动符合我院医护工作特点的关注社会心理康复为重点的地震伤员整体康复服务。整体康复模式是在生命救治基础上对地震伤员及家属进行全面关怀,开展系统而重点的社会心理评估,集结各种医疗护理支持与心理社会支持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通过对161名地震伤员采用整体康复服务模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同期患者住院满意度高,患者睡眠质量好,家属及患者的烦躁、焦虑、抱怨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服务模式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着重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撑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国外的相关经验为参考,并从我国的相关护理经验与服务中提取较为有用的方面,加以总结,从而探讨对其应该采取怎样的护理服务模式才更为有效。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分析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信息,以供参考。

  • 标签: 高危妊娠 孕妇 产前护理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揭示了国内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内外医学临床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创新提出了新时期中医临床研究生的GPS培养模式,即个人能力全面化(G模式)、培养方式制度化(P模式)、思维模式人文化(S模式),以此作为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导航和定位,为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精髓的继承与发扬奠定基础。

  • 标签: 中医 临床研究生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肋骨骨折重建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急诊肋骨骨折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每组20例,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M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M组4小时和48小时的Ramsay评分较低(P<0.05),且M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显著降低,嗜睡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下降。

  • 标签: 多模式镇痛瑞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胃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到收治的10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分别为96.00%、78.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00%、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性胃出血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医学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原有服务流程中常见的症结进行流程再造,观察比较改造前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医疗护理资源的重新整合、采用电子工作站管理体系、建立绿色通道、成立床位管理中心、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等措施,对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观察项目进行比较。结果经急诊流程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患者在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改造前。结论通过急诊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既可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效益。

  • 标签: 急诊 流程再造 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