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呼吸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手段,观察组则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患者PaO2、PaCO2、SaO2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呼吸功能训练的方式,可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整体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手术 呼吸功能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上午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下午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30min,一周5天,共训练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2次/天,一周5天,共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er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及ADL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平衡 AD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隐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内隐认知训练组(30例),常规认知训练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ADL评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训练后内隐认知训练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内隐认知训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3%(22/30)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的13.3%(4/30)(P<0.05)。结论内隐认知训练较常规认知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内隐认知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对其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4年03月至2015年10月间进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对象,并且从中选取52例研究,随机分组26例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26例则联合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并且对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分数、MMSE分数以及Fugl-Meyer分数等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对照组26例Barthel分数(55.28±10.56)分,治疗组26例为(71.55±13.96)分,(P<0.05);且两组MMSE分数以及Fugl-Meyer分数对比结果同样有差异,(P<0.05)。结论当脑卒中患者接受治疗时,通过联合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不仅能改善其生活能力,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等,应用价值突出,可推广。

  • 标签: 常规治疗 脑卒中 脑功能治疗 认知功能训练 功能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针对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特点,大力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科研训练有效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标签: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药学人才培养 创新型 教学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疗效。方法对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自主排尿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训练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和自主排尿明显好于训练前(p值<0.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间隙导尿膀胱能训练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训练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所制定的内容,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设计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两组小儿均于1.5岁进行智力发育测验。结果实验组儿童在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社交等四个方面较对照组婴儿超前,发育商高于对照组,除大运动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针灸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通过针灸结合吞咽训练、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疗效更好。针灸结合吞咽训练与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的疗效相当,优越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疗效。方法对96例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患者经症状、体征及B超确诊排去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肿瘤、外伤及低血钾所致的尿储留、应用健康教育、心理、饮食、运动护理及用药监护等综合护理和指导自我按摩,热敷按摩膀胱区刺激板机点排尿及盆底肌肉锻炼等康复训练。结果总有效率达81.4%。结论综合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综合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干预的观察组及吞咽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吞咽评分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68.00%,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吞咽困难 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住院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进行改善微循环、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氧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放松训练。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焦虑水平评估,采用自制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状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53例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占88.33%;对听力恢复程度的关注、耳聋伴耳鸣或眩晕的影响、耳聋的不良自身体验、对沟通交流困难的担心、对缺乏相关疾病知识的担心、对经济承受能力的担心均是影响焦虑状态的因素;放松训练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放松训练疗法可以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状态。

  • 标签: 放松训练 突发性耳聋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部9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加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后半年和1年、2年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1年、2年的总优良率比较,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的处理采取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康复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飞行人员在疗养期间的航空生理训练工作。方法按照《航空生理训练大纲》及《航空医学训练规范》进行训练。结果提高了飞行人员在疗养期间的航空生理训练参训率和合格率。结论通过三大把关环节,提高了飞行人员的空中适应能力,有效把好飞行人员安全放飞关。

  • 标签: 航空生理训练 飞行人员 疗养期间 安全把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提升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应用广。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电脑辅助 认知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GMFCSⅠ~Ⅲ级的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Ⅲ级脑瘫患儿疗效显著。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积极预防医院感染,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探讨合理安排排痰训练时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62例行气管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31例。对照组常规进行肺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及排痰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排痰训练时间,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PCO2、PaO2、SaO2等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P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O2、SaO2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合理安排排痰训练时机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有效排痰,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排痰训练时机 气管切开 康复疗效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施行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432例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6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下床行走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在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下床行走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施行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创伤 感染性骨折 愈合不良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延伸康复训练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实际疗效。方法我们对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各有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延伸训练进行护理。之后,对比这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其FIM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延伸康复训练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实际疗效确切,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此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延伸康复训练 四肢骨折 实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自主排尿训练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3.7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以及最大尿流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自主排尿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