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泉铢较少见,偶有谱录报道。如上海朱卓鹏、马传德合编的《钱币漫话》中,卫月望先生所写《凉城发现的“大泉铢”》一文,就记录了若干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发现的两枚“大泉铢”钱(甘肃省庆阳市也发现一枚)。文中的大泉铢,大形,直径25.5mm,孔径9.5mm,大小与汉武帝的铢和王莽的大泉五十相同。

  • 标签: 大泉五十 内蒙古自治区 五铢 庆阳市 甘肃省 凉城县
  • 简介:汉代以来,佛教东渐。到了东晋十六国之“凉”时期,武威佛教传播至于兴盛,高僧辈出,人才济济,寺院遍布凉州各地,一时成为北中国的佛教盛地。一批批高僧从这里走向四方.一本本佛教经典从这里传到各地,使“凉”文化中融入了浓浓的佛教色彩。本文就凉时期凉州佛教的发展状况做以略述。

  • 标签: 五凉时期 凉州佛教 传播发展
  • 简介:一、依据郭店简自有之章节号,可以将断为三十三章.若以马王堆帛本之经、传附入简本,其各章对应关系如次:

  • 标签: 简帛 《五行》 认识论 年代
  • 简介:  岔沟机场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岔沟镇政府所在地东南3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上,两侧为中低夹峙,南距洮儿河100米,北距白阿铁路0.5公里,该机场修建于1940~1944年,是日本关东军为防御苏联进攻而修筑的军事航空设施(图一).……

  • 标签: 五岔沟机场 机场遗址 遗址初探
  • 简介:龟兹(qiūcī)是我国古代西域的一个城国。位于天山南麓,地处汉代通西域的北道交通线上,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即今之新疆库车地区一带,包括轮台、沙雅、新和、拜城、阿克苏、乌什等地。当年居民多务农,兼事畜牧。有自己的文字,冶铸业较发达。

  • 标签: 西域 五铢钱 龟兹 汉代 古代 天山
  • 简介:敦煌写本P.3081《七曜日吉凶推法》是敦煌时日宜忌文书中颇具特色的一篇,以七曜日为纲进行占卜,内容切近民众生活,七曜名称皆用康居语音译:蜜日、莫日、云汉日、嘀日、营没斯日、那颉日、鸡缓日。文章在对文书进行录文的基础上,将其与P.2693《七曜历日》以及印度的《宿曜经》进行对比研究,并且结合其中涉及的“七曜占日直”的占卜对唐代的“日禁忌”进行初步考察,从而揭示该文书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敦煌文书 占卜 七曜 禁忌
  • 简介:<正>1988年9月初,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特古日格嘎查牧民阿其图在乌珠日山后发现一座被毁古墓,旗博物馆闻讯后迅速派人前往调查,在巴彦尔灯苏木人民政府和文化站的协助下,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墓葬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南约23公里巴彦尔灯苏木特古日格嘎查之南,

  • 标签: 赤峰市巴林右旗 博物馆 苏木 大板镇 辽墓 文化站
  • 简介:《南方文物》2000年第2期所刊《南京邓府明代福清公主家族墓》一文(下简称《简报》),集中报导了南京市博物馆于1998年6月在南京南郊邓府先后发掘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女福清公主墓及其子驸马舍人张杰墓。按,福清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诸女中卒葬较早的一位,据《明史》卷五九《礼十三·凶礼二》:“永乐十五年……二月,太祖第八女福清公主薨,辍朝日。定制,凡公主丧闻,辍朝一日。自初丧至大祥,御祭凡十二坛。下葬,辍朝一日。

  • 标签: 南京市 公主 福清 家族 明代 1998年
  • 简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的贺兰综合考察中,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许成先生和牛达生先生曾在距离苏峪沟谷约10公里的石壁上发现4尊石刻佛像,并作了简要的记录,收录在一书中①.为了更好地保护苏峪沟内的考古遗存,2008年10月,贺兰苏峪口风景区管理处组织专业人员再次对上述摩崖石刻及周围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宁夏 贺兰山 摩崖石刻 调查 考古工作者 综合考察
  • 简介:<正>青居,又名黛玉山,在南充县东南15公里青居场嘉陵江岸,海拔452.5米,上有君子峰、金塿峰及东岩(青居之尾峰)峰,岿然杰峙,金塿峰顶,广数十丈,四周石壁中拥天池,池周丈余,深八尺,其水澄弘可饮,四时不竭。旧有唐建慈云寺(宋淳祐十二年重建为灵迹寺),寺外平地有良田数十亩,复起危崖,壁立七、八丈,周围十余里,雄险天成。山上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林木葱蔚,泉水不竭,可以建城屯兵。西魏恭帝年(556年)曾建郡县于此。以

  • 标签: 嘉陵江 钓鱼城 南充 蒙古 进攻 作用
  • 简介:凉城县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的乌兰察布盟南部,南与山西省右玉县毗邻,地处鄂尔多斯与张家口地区的中间地带。老虎遗址,位于凉城县西南永兴镇正北5公里的老虎山南坡。北依蛮汗,南临与岱海相连的低洼地带。老虎山东侧,有老虎沟,沟内泉水丰富,至今常年流水不息,南流,入浑河,再南经和林格尔县汇入黄河(图一)。

  • 标签: 凉城县 发掘简报 老虎山 篮纹 朱开沟文化 汗山
  • 简介:大型民族文化陈列“彩八桂”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于2008年12月11日开展,展示面积近4000平方米,分为序厅、“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和谐乐章”个展区。整个陈列以广西各地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展示十二个世居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服饰特色、手工技艺和节庆礼俗等内容,采取实物陈列与场景复原、静态陈列与动态陈列相结合的方式,

  • 标签: 民族博物馆 民族文化 自然环境 生产方式 生活习俗 手工技艺
  • 简介:九九归一的地方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编写的.这本书的凡例写道:"本书征集编纂中国人民银行币(简称人民币)纸币、硬币(含纪念币)和经过国务院或当地人民政府批准与人民币同时流通的地方货币和特种货币等四个部分."跋里也明确:"对各个不同时期在特定范围内印制发行与人民币同时流通的少数民族地区货币以及代价券、外汇券等也予征编,从而形成了一部以人民币为主体的完整的反映当代中国货币的史书."概述里说这本书,"它区别于回忆文章,也不是评议文章,而是以史实、以档案资料为主记述的史书."①

  • 标签: 人民币 货币 中国货 中国金融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硬币
  • 简介:龟兹曾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的一个绿洲大国。它地处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期疆域北到天山,南临大漠,东与焉耆为邻,西与疏勒接壤。龟兹国都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郎古城),其统治中心在今库车、拜城、新和一带。公元2世纪起,龟兹就与中原西汉王朝有了正式的交往。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和唐代的安西大都护府都设置于此,龟兹是中原王朝统治西域的中心,成为西域诸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 标签: 龟兹 西域都护府 版式 五铢 中原王朝 塔里木盆地
  • 简介:()、内志撰写时间小识今按墓志和内志,明德夫人死后第二年,即“乾德年二月二十五日,安厝于成都府成都县文学乡成均里之南原”;王宗侃则是“其年(乾德年)十一月六日……葬于国门之东亢灵池县强宗乡花严里龙辏原”,也就是现今发掘的这座魏王夫妻合葬墓所在地——成都市东近郊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组。“安厝”与“葬”固不相同。盖明德夫人之棂柩,

  • 标签: 五代 前蜀 魏王墓 考古学
  • 简介:1997年9月下旬,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组,因当地砖厂取土,发现一座大型砖室墓。本区文物工作者闻讯.即刻前往察勘。探知这是代时期前蜀开国元勋、魏王王宗侃及妻明德夫人张氏合葬墓。入葬时间是公元923年,农历十一月六日。该墓因已严重毁坏,报经市、区主管部门同意作为残墓,由成都市考古队指导龙泉驿区文物工作者按章进行清理。现场清理工作,于当年10月2日至11月10日完成。兹予择要介绍于后。

  • 标签: 砖室墓 考古 文物工作 五代时期 明德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