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龟兹(qiūcī)是我国古代西域的一个城国。位于天山南麓,地处汉代通西域的北道交通线上,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即今之新疆库车地区一带,包括轮台、沙雅、新和、拜城、阿克苏、乌什等地。当年居民多务农,兼事畜牧。有自己的文字,冶铸业较发达。

  • 标签: 西域 五铢钱 龟兹 汉代 古代 天山
  • 简介:范是古人制作钱币时所使用的“模具”,是研究古钱币型制、真伪及制作工艺的有力佐证之一。据《汉书·武帝纪》记载,为汉武帝刘彻元狩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元狩年,罢半两,行。”诞生前夕,半两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使得通货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间私铸盛行。

  • 标签: 五铢钱 钱范 制作工艺 古钱币 各级政府 通货膨胀
  • 简介:夏日和朋友到南疆去采风,在和田地区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吐外特穷克里乡集市上,见老乡手拿一小陶罐里装满钱币,并把它买下,事后得知,是老乡翻修旧宅,在房屋附近取土时得到的。陶罐为夹砂红陶,已破残,全部钱币锈蚀比较重,经过整理,一部分保存比较完好。这批窖藏版式比较多,主要为面文“”素背,而另一部份无文素背,是轻而薄的“”小型。现根据内廓、外廓、肉、穿、面、背、重量将其分为九个类型三十个品种(图见封三)。

  • 标签: 汉代 “西域五铢钱” 形制 文物考古 品种 中国
  • 简介: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出身士族,自幼好学多识,博通众学,享誉于时。好文学,精书法、乐律、围棋。曾创制准音器等乐器,撰有儒、道、佛、文学等多种著作。

  • 标签: 南朝 五铢钱 萧衍 梁武帝 古钱币
  • 简介:盱眙出土西汉范秦士芝七十年代以来,盱眙先后发现铜质、石质范三件,现分述于下:石质范两件。石光滑细腻,青灰色,呈长方形板状。两范均有残缺,系翻土时受损,文和新刻的一般,当是未使用过的实物。其一为单面范,长216、宽70、厚31毫米。主槽...

  • 标签: 五铢钱 盱眙 “五” 喇叭形 长方形板 三角形
  • 简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精美的内郭,《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及其它诸谱皆定为南朝梁武帝天监。1940年罗伯昭先生在《泉币》杂志创刊号发表《所谓天监之疑问》,又将这钱定为南朝陈文帝的天嘉。其主要依据是内郭的形制与文字书法近于南朝陈宣帝时铸行的太货六

  • 标签: 五铢钱 北周 古钱 南朝 梁武帝 形制
  • 简介: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受部下大将高欢的胁迫.逃往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又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公元535年宇文泰在关中杀孝武帝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

  • 标签: 五铢钱 西魏文帝 中国 钱币学 面值 图案设计
  • 简介:浙江余杭市发现范李永兴1990年,笔者从余杭市安溪镇朋友处得叠铸范一件,属子范,据称是挖鱼塘时距地表面1公米左右掘出。该范细沙质红陶,伴出的有残范及黑瓷碗一只。该地属平原高地,在距范出土木到20米左右的周围同时挖出许多残红砖,估计该地...

  • 标签: 余杭市 五铢钱 钱范 浙江 色保护 完整无缺
  • 简介:1991年《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第三期上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短文“和同出的‘怪物”’在文中我简单的介绍了一枚和西汉一起出土的长方穿形铜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说清它是是物。只知这东西和出自一座西汉墓,而此墓又距离西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不远,且出土时放在一个陶罐内,当时有120多枚,长方穿形有7枚。我有幸获得11枚,长方穿形l枚。

  • 标签: 五铢钱 西汉 出土 咸阳 陵寝 汉墓
  • 简介:1991年《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第三期上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短文“和同出的异品”在文中我简单的介绍了一枚和西汉一起出土的长方穿形铜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说清它是是物。只知这东西和出自一座西汉墓,而此墓又距离西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不远,且出土时放在一个陶罐内,当时有120多枚,长方穿形有7枚。我有幸获得11枚,长方穿形1枚。

  • 标签: 五铢钱 西汉 出土 咸阳 陵寝 汉墓
  • 简介:2004年4月至8月间,由阿克苏地区文物管理所牵头和组织,开展了一次对全地区馆藏文物藏品的清查登记工作。这次工作历时近四个月,摸清了阿克苏地区文物藏品的实际数量和藏品的保存、保护现状,并适时建立了阿克苏地区文物藏品登记总帐。库车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了大量的汉龟二体实物,数量大,种类丰富,给文物的建账登记工作带来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把汉龟二体按照版式归类,制定汉龟二体实物藏品总号,并在总号下列入钱币实物的个体编号,版式相同的归为一类,标明总量。

  • 标签: 汉龟二体五铢钱 版式 文物考古 铸造工艺 形制 中国
  • 简介:汉怯二体自发现以来,就是以“六”和“重廿四铜钱”面目出现的,人们也就习惯地叫“小马”和“大马”。据说,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曾出过三枚半“重”(笔者近期寻得一枚“重”,约有四分之三的信息量),因为没见过,一直以为马就是“六”和“二十四”。

  • 标签: 五铢钱 差异性 阿克苏地区 新和县 信息量 铜钱
  • 简介:1995年5月20日,河县孙塘汉墓群附近300m处农田整修中,出土49kg,整体呈暗绿带白,大部锈结成团。经处理,这批边郭基本完好,文清楚。其中仅磨郭、剪边即达8kg之多。

  • 标签: 五铢钱 五河县 出土 墓群 钱文
  • 简介:一、出土地环境及发现过程2005年8月,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原古城中心区域的白地街建筑工地开始破土动工(此处工地位于六朝时吴兴郡的郡治所在地子城东约百余米处)。当挖掘机自西而东挖至该工地最东侧时在距地表约3m深处出现了一段自西向东纵深约15m,南北宽约60m的局部古河道遗址(紧邻古河道西岸土层下先前已陆续发现有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遗物及古井群存在)。

  • 标签: 古建筑遗址 湖州市 五铢钱 出土 内河 古代
  • 简介:中国铁始铸于何时?从一般史料及实物来看。泉家大都认为是从两汉开始铸铁半两和铁。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提到:“传世有铁半两、铁大泉五十和铁货泉等”。《古钱大辞典》及其《图说》中均列有铁半两和铁。1963年《文物》第11期载高至喜的《长沙、衡阳西汉墓中发现铁“半两”》一文。

  • 标签: 铁五铢 中国 铁钱 史料 形制
  • 简介:<正>西汉孝武时期铸行有:郡国、赤仄、上林三官。本文所论者为郡国。该迄今各家论述未谛,有待研究。一《史记·平准书》“有司言三轻,易奸诈,乃更请郡国铸,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汉书·食货志》与此略异,如:“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云云。颜注引孟康曰:“周匝为郭,文漫皆有”。文漫即面背。《书》、《志》所载“有司言三轻”,与汉《纪》殊异,因此造成泉界论述纷纭。

  • 标签: 郡国五铢钱 颜注 半两钱 盗铸 《汉书·武帝纪》 《书》
  • 简介:1987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在西安市东郊昆仑机械厂清理的一座东汉砖室墓中,发现了一枚玉质币(见中插彩照)。根据与其同出的一件朱书瓶中得知,该墓的具体时代为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九月丁亥。

  • 标签: 五铢 砖室墓 玉质 朱书 汉桓帝 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