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明信先生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有着不解之缘。黄先生系藏研中心干事,《大藏经》对勘局顾问,《中国藏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过黄先生的多部学术专著,《中国藏学》发表过黄先生论文、回忆文章多篇。我们不妨以按年的方式展示黄先生与藏研中心的不解之缘。

  • 标签: 黄明信 中国藏学 顾问委员会 《大藏经》 对勘 北京图书馆
  • 简介:咸安坊位于汉口胜利街与鄱阳街、南京路与北京路围合的街区中部,是汉口著名的老里份之一。主入口在胜利街上,里份巷道通到鄱阳街的过程中,有一段"之"字形巷道。巷道全长320米,宽6米,可以通行汽车。里份共有二层或三层石库门楼房60余栋。咸安坊这个名称,最早只是指靠近胜利街的一部分里份,中部则称德永里启昌里,靠近鄱阳街的一部分称同仁里。《武汉地名志》记载:"北段房屋由业主王奇峰等七人合建于1932年,称同仁里。南段房屋于1933年由业主张韵轩等投资修建,称成安坊。中段称启昌里德永里,亦同时建成。1967年里坊合并,曾改名灭资里,1972年统称咸安坊。”

  • 标签: 咸安 《武汉地名志》 元和 北京路 南京路 巷道
  • 简介:德国政治学家卡尔·施米特认为,“权杖的前厅”是权力的剩余价值的衍生物,这是一种非常渠道的政治参与,它具有依赖性和斗争性的根本特性以及多样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前厅”的存在与人的本能以及掌权者的心理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弊端与危害表明这是一个必须割除的政治毒瘤。阻止“前厅”对政治的干预必须阻止权力的滥用,这就需要建立健全长效的教育机制以及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

  • 标签: “权杖的前厅” 权力 权力制约机制
  • 简介:公共卫生事业与全民健康休戚相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虽然社会整体公共卫生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艾滋病就是这样一种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彻底治愈药物的传染病,它的传播与流行不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 标签: 艾滋病毒 娱乐场所 预防 公共卫生事业 武汉 公共卫生问题
  • 简介:<正>藏医学《四部医典》这部论著,是作者精通了人体、疾病与治疗的本质后完成的。故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具有千古不朽的实用价值。是一部符合科学的最佳医典。这部医典的内容包括八支,故具广泛性,它还以气、胆、液三者作为主体,因此又具有层次性完整性。在此,对八支集要中关于人体四元素,和气、胆、液等的本性、功能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作一略述。

  • 标签: 藏医学 辩证关系 四元素 人体健康 疾病 四部医典
  • 简介:有关历史时期的数据大都有着复杂的生成过程,根据不同史料来源、计量标准、统计方法、估算依据所得出的结果千差万别。因此,进行量化历史研究时,有必要对基础数据本身进行一番细致的考察。已有的灾荒史研究中,由于对灾荒规律、文献特征、荒政制度等方面欠缺考虑,以及统计估算方法上的粗糙与失误,相关的灾情、灾赈数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量化数据的获取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学术研究的现实需要,实现方法的科学化,更要注意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文献记录的内在逻辑,实现方法的史学化。在数据的运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及其适用范围。

  • 标签: 灾情数据 灾赈数据 《清实录》 量化研究
  • 简介:"国家与社会"作为近年来社会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表现出自上而下的"控制论"与自下而上的"自治论"的二元对立。然而,对于古代乡村秩序的构建,绝非这种单向度的控制与自治,而是在国家与社会二者的互动与交融中有序建立与推进的。以明清、民国山西民间戏资筹措为例,因其筹措的多元方式及其筹措过程中所伴随的乡规村约的实施,使其成为"国家与社会"互渗的场域,通过这一特殊场域,在国家与社会互动视野下即可对"国家在场"中的乡村自治及其过程进行有效探讨。

  • 标签: 山西 乡村治理 民间 国家与社会 方志 碑刻
  • 简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开始对日伪产业进行接收,在山西地区,中央地方均有接收机构。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在太原成立了办公处,经济、财政、交通部等部门在晋亦设立了派出机构,但收效甚微。地方接收机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及接收清理委员会成为接收权力的主导,而西北实业公司又成为工业接收的主体。在对付中央问题上,地方各部门互相配合,不遗余力。西北实业公司的接收资源终为当时地方最高统治者阎锡山再“接收”,西北实业公司未能获得正常发展,而沦为地方势力的战争机器。

  • 标签: 山西 工业接收 西北实业公司
  • 简介:该文以中亚回族(东干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其在中亚居住逾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地域观念与民族认同的变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中亚回族(东干人)民族观的内核是地域观念,在中亚生活的一百三十多年中,其地域观念历经官方民族主义、语言民族主义等语境的塑造,被逐步提升为民族观念。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寻求领土主权的民族共同体,因族群内部迁徙记忆的差异,其地域观念不仅延续下来,且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建构民族国家的语境中反过来被民族观再塑造,衍生出新的地域观。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中亚民族的民族观及其特点。

  • 标签: 中亚回族(东干人) 地域观念 民族认同
  • 简介:本文拟以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把有关徽州地区历史赋税资料与现代统计资料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就载籍时间断面数据的考查、纳税单位与耕地数据的区分、耕地面积"峰值期"的确定等几方面来探讨徽州特定时期的纳税单位能够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并以此为基点对嘉道时期的耕地面积进行再估计.

  • 标签: 徽州 纳税单位 耕地数据 峰值期 土地利用
  • 简介:李塨不但是颜元的传人,更是颜元、河北夏峰北学及江南诸友集体培养的一个学者。正是李塨学术来源的这种多重性,使得他对颜元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改造的一面。之所以如此,最重要在于颜元学术本身的缺陷当时正在兴起的考据潮流的挑战,使得李塨不得不到处结盟各派为颜元弥缝。但在兼容并包中,由于内圣方面所兼容的各种知识资源路径无法调和,外王方面康雍之际波谲云诡的政局使其无处下手,李塨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但即便这样,北学也没有随着颜李学的衰落而亡,只是重新又落实到以夏峰北学为主体的北方儒生的日常伦理道德实践中。同时,也正是在李塨的这种失败中,在帝制中国时代,作为取悦皇权以培养忠臣孝子的实学的实质得以彻底暴露。

  • 标签: 李塨 颜元 江南 夏峰北学 实学
  • 简介:本文以殖民地台湾农业统计为例,针对其生产数值实际生产情况之间的差距进行初步性的考察。在当时台湾最主要的产业农业的统计问题上,到现在,中国台湾日本学者仍在审视相关统计数据,但这些研究都集中在修改生产总值而似乎忽略了生产总量,研究利用上二者的背离所引起的论证问题未被重视。本文通过对双方数值的比较,来分析农业统计的内在问题,也明确表示在把握生产规模之际,要注意产量的重要性产值的局限性。

  • 标签: 台湾地区 农业 统计 产值 产量
  • 简介:2007年6月22日下午,我国首个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在京成立。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继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后,对国学进行创新性阐释的又一尝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汉藏 佛学研究中心 汉藏佛学
  • 简介: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之后,原红七军领导人黄松坚、黄举平、腾静夫等在滇黔桂三省边区创造性地坚持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起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中心的富宁县各族人民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配合红军开展游击战争,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标签: 滇黔桂边区 根据地中心 武装斗争 历史功绩
  • 简介:屋宇密集的城市,火灾牵动着诸多的社会关系,连带了一系列社会事务,因而城市消防事业的运作情形,反映了城市中社会关系的组织构造.有清一代,杭州地方政府组织了专门的救火兵丁,实施了"官水桶"等防火措施,但限于人力与财力,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消防需求.为此,政府将平时的防火工作下放到基层,并号召民间力量参与其中.而由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居民关系复杂化,则推动了"义民"、"救火集"等民间救火组织的产生.官方与民间两类救火力量,各有不足,互相补充,共同承担起杭城火灾的救灭任务.灾后的赈济亦由官府民间双方共同参与,但在官员自愿捐资的背后,却是他们保全宦途的策略性考虑.

  • 标签: 清代 杭州 消防事业 社会公共事业 民间力量
  • 简介:晚清时期,由于战乱频发、连年灾荒,广州府官方赈济功能日渐式微。与此同时,该府民间义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乡绅、宗族、善堂善会通过设义仓、捐谷、施医赠药、平粜等救助形式,予以自救能力较差的乡民不时之需,构成乡村救济事业中的有力支柱。本文通过考察乡绅、宗族、善堂善会三个主体的赈济活动,对晚清广州府的乡村社会救济进行初探。

  • 标签: 广州府 乡村救济 士绅 宗族善堂善会
  • 简介:今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为我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9月22日,我省召开了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骆惠宁书记作了讲话。对做好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 标签: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 服务 中共中央 根本指针 总书记
  • 简介:1946年4月至1948年1月间北平军事法庭对所辖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由于华北地区沦陷时间长,日军的流转范围较大,故实际拘捕的战犯嫌疑人大多是现地受降的日军现役人员。战犯嫌疑人的确定基本依靠民众检举,而战时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宪兵及警务人员成为追究的重点对象。北平审判具有在受害地对暴行实施者进行审判的鲜明特质,一方面反映了乙丙级战犯审判对于地方受害民众正义求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亦不能因此抹煞其建立在证据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规范性与正义性。

  • 标签: 北平军事法庭 乙丙级战犯 受害地审判
  • 简介:自1910年南洋劝业会肇始,南京城市人畜力公共交通随之嚆矢。至抗战前,人力车已是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参考。因之,本文就人畜力公共交通的运营态势、生存状态,及该业直面的生存窘境和政府干预等向度展开辨析,分层透视战前人畜力交通的发展与变迁,并由此从侧面管窥南京城市交通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 标签: 人畜力公共交通 运营态势 生存窘境 政府干预
  • 简介:本文考察北魏一代士族格局的演变及其对朝廷政局走向的影响。北魏初年的士族格局继承了後燕的历史遗产。又因太武帝朝的神磨徵士、国史之狱而再度演变。随着崔浩集团的覆灭,在文成、献文二朝,形成了以赵郡李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冯太后死後,孝文帝笼络陇西李冲及其亲党,通过定姓族,构造出一个以“四姓”为核心的士族集团。在孝文帝的主导下,宗室近属与“四姓”集团迅速结合,成为领导改革、抗衡冯氏的权力基础。这一利益共同体在宣武帝朝受到打压,在孝明帝朝再度崛起,最终在河阴之变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 标签: 北魏 士族 “四姓” 定姓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