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去年,笔者在一本期刊里看到一幅用笔十分简洁、流畅,色彩清新、淡雅的水彩画作品。它以娴熟、轻快的笔法,挥洒自如,奇峰碧水、嫩柳翠竹都被尽皆浴于浅蓝色的雾霭之中。画面浑然一体,虚实交错,流动着的清澈、透明的空气和那山水光影微妙的变化,表现出早春三月漓江所特有的清新、凉爽之感,沁人心睥,好一幅

  • 标签: 水彩画技法 水彩画创作 作品 艺术创作 五十年代 风景画
  • 简介:中国儿童人口数量非常巨大。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0-12岁的中国儿童数量已经超过1.9亿人。未来中国儿童消费者人数将会更加庞大。食品是儿童的主要消费品之一,针对儿童消费群体的食品品牌符号设计将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最终会长大成人,聪明的营销者试图在较早的年龄阶段锁定人们的忠诚度"[[1]。

  • 标签: 品牌符号 符号设计 儿童食品包装 儿童食品 设计策略 分析视角
  • 简介:《中国书法全集》“篆隶篇”463页上一幅用笔挺拔,方折有力,自然灵动,荡人心脾的横幅隶书,就是晚清西南硕儒莫友芝临的《耿勋碑》作品(见后附作品)。这幅作品同时又选刊在《中国书法全集》“篆隶”宣传稿的扉页上,可见其书法功力是属大家之列。翻开《辞海》584页可看到更详细的介绍:莫友芝“清学者,诗人、字子倔,号鄙亭,晚瞪叟,贵州独山人,道光举人,曾客曾国藩幕,通小学,精版本目录之学。善书法,为晚清宋诗派作家,与郑珍齐名”。

  • 标签: 书法艺术 莫友芝 晚清 西南 诗人 中国书法
  • 简介:一.意义:弘扬祖国传统的书法、美术艺术增强素质教育;显彰在书画领域有造诣的少年儿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 标签: 美术 书法 征稿 大赛 摄影 少儿
  • 简介:一、意义:弘扬祖国传统的书法、美术艺术增强素质教育;显彰在书画领域有造诣的少年儿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 标签: 美术艺术 书法 征稿 大赛 摄影 少儿
  • 简介:纵观我国的造物设计史,自宋代文人间开始盛行的“古玩”鉴赏,一直发展到明代案头“清玩”的兴盛,其造物观念基本一脉相承,逐渐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文人趣味”主导的审美范式。文人将书斋案头清玩的品鉴作为一种流行的雅事,并且将文人文化与当时精湛的工艺相结合,将“格物”概念寓于其中,以物养德,以物明志,借物修心。明末清初出现了大量描写文人案头清玩雅趣的经典之作,本文尝试通过对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与清李渔所著《闲情偶寄》两部历史典籍中不同时期器物制造观念的分析,探究明代的“尚古”风尚至清代“尚奇”之审美趣味两者间转变的精微之处。

  • 标签: 明清时期 文人视角 造物观念 传统家具 尚古 创新
  • 简介:艺术史观念与方法的更新推动着艺术史研究不断以新鲜的面貌向前演进,方法论对于艺术史研究的意义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接受与自觉追求。方法论的自觉体现了艺术史发展对思维观念和方法的积极思考与关注,彰显出艺术史在构建独立学科时的自我身份意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论著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来,西方艺术史研究观念与方法多少也影响了像李凇这一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史家。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艺术史研究 文集 图像 八十年代 艺术史观念
  • 简介:  一、对高职高专院校数码媒体艺术专业"师型"教师的理解  1.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并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

  • 标签: 专业双师型 双师型师资队伍 媒体艺术
  • 简介:引言中德建交四十五周年系列文化特展之一“互换视角:1669至1907年间中国与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交互影响”(Wechselblicke.ZwischenChinaundEuropa1669—1907)于2017年9月28日至2018年1月7日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StaatlicheMuseenzuBerlin)下属的艺术图书馆(Kunstbibliothek)隆重举行。

  • 标签: 文化艺术交流 交互 欧洲 中国 国家博物馆 图书馆
  • 简介:从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视角去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属跨学科研究范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实际上就是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在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中,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培育良好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个人品格,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标签: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典美术作品 传播
  • 简介:通常,康有为书学思想(以《广艺舟楫》为代表)的研究者会集中关注他某个具体的观点。从某些方面来看,康有为的书学思想也许不堪一击。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他的观点几乎随处可见自相矛盾或夸大其词之处。抛开这些表面论述,分析他书学的具体思路,我们会发现,《广艺舟楫》之声名,并非全出自偶然,也不仅仅由于康有为的政治声誉,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切合了17世纪以来整个时代对书法的新追求。这正是《广艺舟楫》的特殊之处,也是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 标签: 《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 书学观 学术 书学思想 17世纪
  • 简介:听到《古道今承》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不是一个书画展和有关书画的事,而是想到了“古道热肠”——这个有关‘火’的关键词。

  • 标签: 书画展 古道 人心 广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