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前言大约在20年以前,笔者曾经向如今已故的杭锦·官布扎布教授就20世纪30—40年代内蒙古蒙古出版活动情况请教时,他指出下列四个重要的出版场所。它们是:1)在“蒙疆政权”首府张家口的“主席府图书馆”;2)在“满洲国首都”新京的“蒙文编译馆”;3)在“满洲国兴安西省”开鲁的“蒙古文学会”;4)在“蒙疆政权”张北的印刷所。

  • 标签: 蒙疆政权 蒙古语 报刊 活动情况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民族都有一个民族共同语,而民族共同语是形成一个民族的要素之一。民族共同语是口语和书面语言高度统一的、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规范化的语言。解放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分居在从天山山脉到黑龙江这样广大地区

  • 标签: 蒙古语基础 书面语言 基础方言 方言词汇 中央电台 乌珠穆沁
  • 简介:近代蒙古专有名词的某些特点[蒙古]柘·斯尔吉(T.serji)蒙古词汇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两个基本部分。我们把普通名词命名为基本词汇,关于它的科学叫词汇学。可是,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使用,至今不太明确。从学者们研究的情况看,各种语言中专有名...

  • 标签: 专有名词 普通名词 蒙古语言 词汇意义 苏木 查干淖尔
  • 简介:语调的高低升降与基频变化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蒙古等非声调语言中,从基频的变化可以确定语调高低升降变化的不同模式。通过对蒙古标准语陈述句语句调域和调群调域及其起伏度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陈述句句未调群的调域明显小于句首和句中调群,而句首调群和句中调群的调域相差不大:陈述句的Q值上、中、下线都是正值,即有逐渐下降趋势,与汉语、日语等语言相仿,陈述语句中音高下倾占主流,下降的程度可以很大,而音高上升情况很少,并受到制约。

  • 标签: 蒙古语 陈述句 语调格局
  • 简介:1938年秋,包启元等五人,直接到东京放送总局,很快进行了灌制唱片的准备,试唱、试演奏等工作。演唱人员基本上是属于民间艺人,演唱的是蒙古族民歌,没有成型的歌谱。东京放送总局有关专家根据他(她)们的试唱、试演奏,重新记谱,并给予了钢琴伴奏。他(她)们在东京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试唱、试演奏、试制,最后一共灌制了一组四张唱片。有:由包启元男声独唱的《雁》(蒙古歌名《嘎拉古》)、《天上的风》(蒙古歌名《腾格林萨丽罕》)、《圣山》(蒙古歌名《宝格达音温都尔》),由吴凤兰女声独唱的《姑娘的命运》(蒙古歌名《伊很呼耐吉雅》),还有由仁亲莫德格与包启元合说的好来宝《奔博来》和色拉西表演的蒙古族故事等。包启元的蒙古名字叫业喜扎拉森,1907年生于内蒙古扎赉特旗胡希叶吐村。从小读私塾,兼通蒙、汉、满三种文字。酷爱文学,还爱好音乐、绘画和书法,是个多才多艺的人。1943年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放送局主持编播蒙古文艺节目,1945年10月,在王爷庙地区不幸死于由日军撒放的鼠疫。仁亲莫德格,1909年生于内蒙古科左中旗。少年时期读私塾,兼通蒙、汉两种语文。1929年由达尔罕旗选送到沈阳东北蒙旗师...

  • 标签: 唱片灌制 灌制侧记 蒙古语
  • 简介:蒙古言学史研究要籍介绍白玛俄色(Badma—odser)蒙古言学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蒙古言学发展(包括观点、学说、方法)的历史的学问。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言文学系(所)均从70年代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授课者主要有巴·达瓦达格巴、乌...

  • 标签: 蒙古语言文学 蒙古语文 语言学史 蒙古人民 研究概况 理论与方法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蒙古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影响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蒙古言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探讨其对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将讨论蒙古言所面临的保护、传承和使用方面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通过对蒙古言的维护和推广,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蒙古语言 现代社会 影响 挑战
  • 简介:1月27日,通辽市图书馆与通辽市蒙古言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神圣的蒙古'联谊会。联谊会上蒙古言文化班的学员们畅所欲言,谈心得谈体会,交流学习经验,并进行了汇报演出。通辽市文广局副局长苏日塔拉图、市文广局调研员马壮志、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乌力吉套格套、通辽市民委蒙语科科长张银柱、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副校长金荣参加此次活动。

  • 标签: 蒙古语言 图书馆 通辽市
  • 简介:摘要 : 中古蒙古中的大多数文献是由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汉语音标与阿拉伯文而组成。本文对居庸关云台八思巴文、回鹘式蒙古文、《蒙古秘史》与《穆卡迪玛特 · 阿勒 - 阿达布蒙古词典》等文献中出现的 名词 共有 词 作出了古译与今译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这些共有 词 在现代蒙古中的意义演变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中古蒙古中的大多数文献是由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汉语音标与阿拉伯文而组成。本文对居庸关云台八思巴文、回鹘式蒙古文、《蒙古秘史》与《穆卡迪玛特 · 阿勒 - 阿达布蒙古词典》等文献中出现的 名词 共有 词 作出了古译与今译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这些共有 词 在现代蒙古中的意义演变过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