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管生成是指通过已有血管网络的增殖和重建产生新血管的过程.在成人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见于创伤修复、女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生和妊娠.病理状态下,见于肿瘤的增殖与转移,以及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等[1].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1971年Folkmen就提出,如果没有新生血管的支持,肿瘤的直径不会超过2~3mm[2],其后的许多研究均发现,如果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就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 标签: 肿瘤研究 抗血管生成治疗 增殖 创伤修复 血管网 非肿瘤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患者98例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均分组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各方面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及12h、2d、3d的疼痛程度均见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5.01±1.24)分、(4.38±0.31)分、(2.51±0.30)分、(1.34±0.95)分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56)分、(6.95±1.52)分、(4.57±1.60)分、(3.62±0.71)分,P<0.05。结论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时,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可使得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肾上腺偶发肿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并非少见,肾上腺偶发瘤的诊疗涉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就肾上腺偶发瘤在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抗肿瘤药物对于癌症的治疗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就现阶段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主要收集途径,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三年期间抗肿瘤药的用药信息,对药物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三年期间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序号比>1.00的药物平均为15种,占62%;肿瘤科序号比>1.00的药物平均为10种,占60.8%;血液科序号比>1.00的药物平均为13种,占61.4%,总体说明全院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与用药次数同步性较好。结论随着生命科学和药学的发展,今后必将发现更多、更有效和药效更好、毒性更小的抗肿瘤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途径。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癌症的治疗 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人参是大补元气的名贵中药,而传统中医认为,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弱是形成肿瘤的内因。所以用大补元气的人参扶正消积,正合其理。传统中医对人参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得到了不同医家的临床证实,现代医学对人参的抗肿瘤作用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对人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行讨论

  • 标签: 中药 人参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PBPC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以50,100,150mg?kg-1剂量的PBPC灌胃给药,连续14d,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99%、41.78%与49.32%。PBPC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具有保护作用,PBPC100,150mg?kg-1的剂量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另外,PBPC50,100,150mg?kg-1剂量组均能使荷瘤小鼠血清TNF-α显著升高,TNF-α含量分别为314.62,357.34与363.42pg.L-1。结论PBPC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腺指数及血清TNF-α含量。提示PBPC促进荷瘤小鼠血清TNF-α的分泌从而引起肿瘤的坏死,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途径之一。

  • 标签: 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 S180荷瘤小鼠 抗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正>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进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明显促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本文就TAM的来源、TAM在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TAM相关肿瘤靶向治疗进行综述,相信通过对TAM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1TAM与肿瘤微环境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仅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调控,还依赖于肿瘤间质等构成的肿瘤

  • 标签: 巨噬细胞活化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 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生长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接入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晚期肿瘤病人40例,对其进行DSA介入治疗,包括24例肝癌患者,有22例使用多种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4例肝癌病人,10例胃癌病人,6例直肠癌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0%,本次治疗中有2例弥漫性肝癌病人和2例胃癌病人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就DSA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手术后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DSA辅助治疗,能够在减少化疗药物副反应的情况下,提高治疗效果,因此,DSA治疗晚期肿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DSA介入治疗 晚期肿瘤 效果
  • 简介:所谓精准医疗,盖以基因组测序为基础,凭借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等工具,以实现针对疾病的个体化医疗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1]。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在肿瘤、糖尿病、囊性纤维化这3类疾病中先行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范围的研讨与争议。就目前而言,所谓精准尚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距临床实践的转化尚需艰难摸索和努力。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精准医学
  • 简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561000)摘要缺氧诱导因子2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其作用与肿瘤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HIF-2的作用贯穿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并与肿瘤细胞的凋亡等有关。本文就目前国外对HIF-2与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2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PICC置管治疗,观察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价值。结果入选患者实施PICC置管前感染率高于实施后,护理有效率低于实施后,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CC置管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在肿瘤护理中能够提高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总结该病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即川北附院和中心医院)最近1年来收治的10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肿瘤58例,空、回肠共42例;临床表现黑便、腹痛及腹部肿块为主;临床治疗主要应用手术治疗。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并不特异,临床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原发性小肠肿瘤 临床病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19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13例尿路上皮癌,2例低分化癌,3例输尿管息肉,1例输尿管结核。结论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本病三大临床特征,联合应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膀胱镜、输尿管镜及尿脱落细胞等多项检查可提高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中输尿管癌多见,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良性息肉考虑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较合适。

  • 标签: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 息肉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发病率日趋升高,肿瘤患者也成为医院患者中的一个庞大群体,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概率与生活质量也都是各个医院肿瘤护理重中之重,所以肿瘤护理也成为了护理工作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对肿瘤患者症状群作以综述。

  • 标签: 肿瘤患者 症状群 护理
  • 简介:Toverifytheanti-tumoureffectsofpolyscaccharideisolatedfromTangerineskinonmicetransplantabletumour,andtodevelopanewanticancerdrugfromplant.MiceweretransplantedwithS-180sarcomaorEhrhch'sasciticcarcinomaandhumanhysterotrachecarcinomaHelaceli.Drugsweregivendaily,byoraladministration.Forsevendays,ontheeighthdayanimalsweresacrificed.Peripheralbloodcellcounts,aswellasplasmasupemxidedismutase(SOD),malondialdehyde(MDA)andredbloodcellimmunityfunctiondetermination.TheinhibitionrateofTangerineskinpolysaccharideformiceS-180andEACwere21.6%and27.3%respectively.'FneeffecttoHealcellweredeteminedbyMTT.TheeffectofTangerineskinpolysccharideonperipheralbloodcountswereincreasednumbersofperipheralleukocytesandlymphocytes,theTangerineskinpolysaccharidegroupwashigherthanAnliurugroup(P<0.01).PlasmSODactivitywereincreased,MDAcontentdepressed,butnodifference.Redbloodceilimmunefunctionincreased(P<0.01).TheinhibitionrateforhumanhysterotrachecarcinomaHelaceilwere52.4%,63.0%and72.0%.Tangerineskinpolysaccharideexhibitedanti-canceractivityandmayincreaseperipheralleucocytecountandnumberoflymphocytesandenhanceimmunompetece.Itispromisinginadjuvanttherapy.Furtherstudyisworthcontinuing.

  • 标签: 橘皮多糖 抗肿瘤 实验 免疫学活性
  • 简介:三氧化二砷(As2O3)于1999年正式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并于2000年9月25日作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新药通过FDA的审批。砷剂,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在祖国医药中被称为砒石。砷剂是一种中药(如砒师、雄黄等)的主要成分,自1992年以来,国内陆续报道了以砷剂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或砷化合物能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几世纪以前,砷剂就被人们用来治疗牛皮癣、风湿症、白血病、梅毒、痔疮等。

  • 标签: 砷剂 诱导作用 肿瘤细胞 细胞分化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肿瘤所致老年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对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06~2011年收治的143例肠梗阻病人中108例肠道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9例行手术治疗。6例小肠肿瘤均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65例结肠肿瘤,62例行手术中扩张肠管减压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3例行一期切除左半结肠,Hartmann结肠造口术,3~4个月行闭瘘手术;37例上段直肠癌,9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术,12例行Milles术式,2例行Dixon术式,5例行Hartmnn术式。肿瘤切除率83%(90/108)。45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占手术病人的45%(45/99)。切口感染28例,肠瘘3例,肺部感染10例,再发肠梗阻4例。结论在肠道肿瘤所致老年性肠梗阻病人的外科治疗中以切除肿瘤、解除梗阻、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

  • 标签: 肠道肿瘤 老年 肠梗阻 治疗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由约70nt的pre-miRNA经Dicer酶剪切加工而来,通过RISC(RNA-inducedsilencingcomplex)在转录后对靶基因的表达实施调控。如miRNA与其靶基因mRNA的3’-UTR(非翻译区)片段完全互补,

  • 标签: 胃肿瘤 干细胞 MIRNA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超声临床诊断。方法对我院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超声检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显像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甲状腺肿瘤的超声征象与误诊原因可提高对其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肿瘤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