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传递技术,因其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效、增强靶向性及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成为现今抗癌药物给药系统研究中的热点。

  • 标签: 抗肿瘤 脂质体 靶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10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94例(94.0%),恶性肿瘤6例(6.0%)。治疗过程中,9例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9.1%),2例发生卵巢囊肿破裂(2%)。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儿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孕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多为良性,及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探讨MSCT在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实的小肠肿瘤31例,全部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的MSCT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构对照。结果本组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肿瘤有2例良性间质瘤1例恶性间质瘤、4例腺癌;空肠5例良性间质瘤3例恶性间质瘤,

  • 标签: 小肠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DWI是以水分子布朗运动为原理,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ADC值的检查技术。肾脏血流量、含水量丰富,可调节全身水盐代谢。当肾脏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其组织结构、微循环及细胞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变化,其组织ADC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DWI有助于肾脏肿瘤的检出、诊断、分级及疗效的检测。本文对肾脏肿瘤的DWI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入院治疗的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其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周围环境因素等。结论老年发生呼吸内科感染机率较一般群体较大,医务人员应重视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 标签: 老年 呼吸内科感染 影响因素 防治
  • 简介:所谓精准医疗,盖以基因组测序为基础,凭借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等工具,以实现针对疾病的个体化医疗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1]。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在肿瘤、糖尿病、囊性纤维化这3类疾病中先行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范围的研讨与争议。就目前而言,所谓精准尚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距临床实践的转化尚需艰难摸索和努力。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发病率日趋升高,肿瘤患者也成为医院患者中的一个庞大群体,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概率与生活质量也都是各个医院肿瘤护理重中之重,所以肿瘤护理也成为了护理工作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对肿瘤患者症状群作以综述。

  • 标签: 肿瘤患者 症状群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使用“癌胚抗原”开发治疗肿瘤疫苗。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在对来源于胎盘的热休克蛋白gp96的追踪研究中,发现热休克蛋白gp96携带多种胚胎抗原,其中有些抗原与肿瘤抗原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最近,他们又有了新发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行腹膜后肿瘤在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病情及影像学诊断检查后,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法。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共40例,良性肿瘤患者共20例,良性肿瘤切除者16例;恶性肿瘤切除率为35例,另外联合脏器切除患者5例,不能采用手术切除者4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经影像学检查后,为手术诊断和外科手术切除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腹膜 肿瘤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肿瘤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6MWT、运动后心率及RPF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心率及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角色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可导致肿瘤患者运动耐力下降,综合护理干预能延长行走距离,减轻疲劳感,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化疗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45例肿瘤患者,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所选取患者采用PICC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护理效果评价所选取患者经过效果评价,其中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护理前后指标对比护理前患者感染12例,感染率为26.67%,护理后患者感染3例,感染率为6.67%。采用PICC护理之后患者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疾病患者进行PICC护理的时候,其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护理效果显著,而且还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并发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ICC护理 肿瘤护理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放疗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积极反应,有利于肿瘤杀伤过程中抗原的加工、提呈、识别及肿瘤的最终杀伤。临床方面,放疗联合多种免疫靶向治疗相继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就放疗对抗肿瘤免疫影响的研究发展及现状进行介绍。

  • 标签: 肿瘤 放疗 免疫反应机制
  • 简介:摘要摘要骶骨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现骶骨肿瘤,手术难度大,对临床医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手术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本文从骶骨肿瘤的影像学、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转移等几方面对骶骨肿瘤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概述。

  • 标签: 骶骨 肿瘤手术 进展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癌、胃癌、肠癌、肝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肿瘤患者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中医疗法预防及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得分法及中医舌象分析仪检测法进行结果比对,获得123例肺癌、107例胃癌、117例肠癌及129例肝癌患者为有效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研究。结果:肿瘤患者中平和质占18%,8种偏颇体质占82%;肺癌患者中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质;胃癌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较多见;肠癌患者中以气虚质和阳虚质较多,肝癌患者中血瘀质较多。对照组人群中,平和质占32%,偏颇体质占68%。结论: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有不同的体质分布特点,肿瘤患者与一般对照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差异,肿瘤患者中医体质年龄及性别分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 标签: 中医体质 胃癌 肺癌 肠癌 肝癌
  • 简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目前认为起源于胸膜间皮层下方的纤维母细胞。根据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作者通过查阅分析文献,结合认识,对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研究近况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提供讨论。

  • 标签: 胸膜 孤立性 纤维性肿瘤 研究近况
  • 简介:通过文献综述方式,总结了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系统介绍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以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有关恶性肿瘤的定量研究方法,描述了疾病负担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来源,报告了国内外该领域主要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文章旨在全面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进一步推动疾病负担研究在我国的应用。

  • 标签: 健康测量 疾病负担 经济负担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妇科肿瘤病例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治疗的126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取得良好效果,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中,主要是以子宫内膜癌为主的恶性肿瘤,以子宫平滑肌瘤为主的良性肿瘤。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并处置好并发症后,大部分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处理 妇科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28例,成功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功率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36.7%(11/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共计1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达到96.7%,显著优于对照组76.7%的总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用于肿瘤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就医满意度。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