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上颌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种植修复科以及口腔外科诊治的行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患者共53例种植体,根据文献报道的纳入标准,分为三组,可进行上颌底提升术的伴上颌囊肿者为囊肿组共17例,可进行上颌底提升术的伴有慢性上颌窦炎者为炎症组共15例,上颌内无明显炎症或囊肿者为正常对照组共21例。术前记录上颌黏膜厚度,上颌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BH),术中记录有无上颌黏膜撕裂、破裂。术后7 d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定期随访,在修复后12个月记录分析上颌内成骨高度(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BH)、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上颌囊肿变化或上颌黏膜增厚情况。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术后急性感染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中Fisher精确检验,三组间的上颌黏膜厚度、上颌内成骨、边缘骨吸收等指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术前、术后囊肿直径和上颌黏膜厚度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三组病例术中均未出现上颌黏膜撕裂。囊肿组2例、炎症组3例、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急性上颌窦炎,三组间急性炎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49,P = 0.352)。三组病例均无术后上颌积血、积液等情况。修复后12个月,囊肿组SBG为(8.09 ± 1.20)mm,炎症组SBG为(7.17 ± 1.18)mm,对照组SBG为(7.36 ± 1.41)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409,P = 0.100);囊肿组ABH为(1.94 ± 1.34)mm,炎症组ABH为(1.40 ± 1.12)mm,对照组ABH为(2.10 ± 1.3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382,P = 0.261);囊肿组MBL为(0.53 ± 0.70)mm,炎症组MBL为(0.47 ± 0.92)mm,对照组MBL为(0.48 ± 0.67)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118,P = 0.889)。囊肿组术后囊肿直径[(2.35 ± 3.51)mm]较术前的囊肿直径[(8.41 ± 3.04)mm]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16,P<0.001)。炎症组术后黏膜厚度[(6.27 ± 2.15)mm]较术前厚度[(5.27 ± 1.58)mm]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62,P = 0.023)。结论伴上颌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颌窦 囊肿 上颌窦炎 牙种植 即刻
  • 简介:垂直骨量不足是上颌后牙种植的常见问题。上颌底提升植骨技术为种植体植入及修复创造了务件,成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骨增量技术。穿牙槽嵴技术(内提升)虽然具有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更少等优点,但是要求医生具有侧壁开窗上颌底提升(外提升)的经验,以便于临床中能够及时安全有效地处理内提升出现的并发症。上颌外提升虽可发生术中黏膜穿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经过妥善处理,仍可获得良好的植骨效果和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文章针对上颌外提升最常见的黏膜穿孔,针对其发生的风险因素及穿孔处理进行报告,为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术 侧壁开窗入路 并发症 黏膜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底骨高度小于5mm的患者行上颌内提升术,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底骨高度小于5mm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作为样本人群,行侧壁开窗上颌底提升术的患者例数是34例,同期植入植体是42枚,作为对照组;行上颌内提升术的患者例数是26例,同期植入植体是32枚,作为观察组。结果在负重12个月后出现感染的植体枚数是1枚。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底骨提升高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底骨高度小于5mm的患者行上颌内提升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窦底骨高度小于5mm 上颌窦内提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上颌后牙区种植时,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以及上颌的存在,常面临垂直骨量不足的问题。上颌底提升术是解决该区域骨量不足的重要方法。术前检查和了解上颌的解剖特点,对上颌底提升术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论述了与种植有关的上颌形态、分隔、黏膜、血供及神经支配等解剖学结构特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上颌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方面的参考。

  • 标签: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形态 分隔 黏膜 血供 神经支配
  • 简介:2014年,成为骁表演上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在《破风》《我是女王》中表现上佳,8个月浸淫于大漠与狼为伍的《狼图腾》更完成了从小生到实力派演员的关键步骤。骁在成熟,突破单一性,挖掘自身更多的潜能,他不再拒绝尝试,用丰富层面作为展示。用尽一切力量挖掘自我,他不仅仅可以是个暖男,更可挥发狼性与热血。

  • 标签: 狼性 《狼图腾》 单一性 挖掘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产后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患者女性,19岁,产后一月,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提示脑梗塞并脑出血,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出血性脑梗塞。凝血功能实验提示高凝血状态,血小板减少,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无异常。按脑梗塞、脑出血、脑炎治疗,入院7天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请上级医院会诊,确诊为“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给予规律脱水降脑压、醒脑、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防治并发症、补充水盐电解质、营养支持治疗,未抗凝,未介入治疗,治愈出院。报道该病例旨在增加同行对该疾病的认识,遇到孕产妇有类似症状要排除本病。

  • 标签:   产后  静脉窦血栓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海绵在人体中是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结构,位于颅中窝垂体的两侧,解剖结构非常复杂。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对其形态结构还是概念的研究一直都存在诸多争议。近年几来,随着颅底外科手术的逐渐发展成熟以及显微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对海绵解剖结构的研究逐渐深入。笔者在本文中综述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关于海绵的相关研究,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探讨并对。笔者通过国内外文献就近十年来对海绵解剖学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探讨,为临床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

  • 标签: 海绵窦 解剖研究 进展
  • 简介:对80例成人离体心脏的房结动脉的起点位置、行程、管径和支数以及之间的吻合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解剖学 心脏外科
  • 简介:患者男,63岁,因交替性双侧鼻摩、流涕20年,头痛5年,加重1周于2006年1月20日入院。忠者于20年前出现双侧交替性鼻垡、流涕,反复发作,经服药和鼻腔点药后好转?近5年来常伴有头痛,痛时全头闷胀、浑身无力,偶有左侧鼻腔少量山血,每次3~5分钟,自行停止,每年发作5~6次。1周前患行头痛、鼻塞再次发作。入院后榆盘:左侧鼻腔被多发性半透明息肉样物占满,表面光滑,

  • 标签: 蝶窦 神经鞘瘤
  • 简介:目的提高对蝶病变症状和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鼻内镜手术治疗该病优越性的认识.方法分析15例蝶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内镜手术的效果.结果蝶霉菌4例,囊肿3例,炎症5例,均1次治愈.蝶乳头状瘤1例,随访中;蝶自发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因行鼻内镜微创手术避免了死亡;蝶、后组筛低分化鳞癌在鼻内镜下获得精确取检确诊.结论蝶病变经CT和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可获明确诊断,鼻内镜手术对蝶病变治疗有其优越性.

  • 标签: 鼻内镜 蝶窦病变 诊断 治疗 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3种摘除上颌囊肿进路的选择。方法本组上颌囊肿共40例,术前均经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明确鼻腔情况、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其中12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行Messerkling术;21例单纯上颌囊肿患者,鼻内镜下经改良柯-陆进路行囊肿摘除术,另7例采用下鼻道开窗进路行囊肿摘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鼻窦CT冠状位扫描或鼻内镜检查,21例经改良柯-陆进路者术后无复发;12例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者,2例复发,1例术后口闭锁,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7例经下鼻道开窗进路者,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3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酌情选用。

  • 标签: 上颌窦 囊肿 内窥镜检查
  • 简介:1病例报道患者,男,44岁。因右面部肿块1个月于医院就诊,行CT检查发现右侧上颌肿块,于2015年9月4日入院。右侧面部颧骨下方可触及约4cm×4cm×3cm的略韧肿块,无压痛。鼻腔检查未见异常,颈部无异常。CT显示右侧上颔前壁大小约3cm×2cm×2cm肿块,内有钙化斑块(图1)。

  • 标签: 上颌窦囊肿(Maxillary Cyst) 神经鞘瘤(Neurilelrmloma) 诊断(Diagnosis) 治疗(Therapy)
  • 简介:福章第5章一开头(5:1-2),作者对“山中圣训”(5至7章)的时机和场景做了细致的交待,要领会“山中圣训”以及作为“山中圣训”开篇的“真福八端”的真正意义,这句短短的话不可不留意,而这可能也正是我们目常读经最不经意的地方:

  • 标签: 圣训 领会
  • 简介:<正>江油市东北25公里处的圌山云岩寺,是1988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是蜀中的重要文物,又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区。一、概述圌山原名圌山。因其山形上小下大像盛谷的囤子而得名。相传唐代彰明县(今江油市)主薄子明,羡圌山清奇幽秀,弃官隐居修道,羽化飞升。于是有仙则名。故名为圌山。圌山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1.68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1140

  • 标签: 云岩 江油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区 唐代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