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穿刺并发症探讨

/ 2

上颌窦穿刺并发症探讨

金献军慈文学杨小平

金献军慈文学杨小平(寿光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眼科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024-02

【关键词】上颌窦穿刺并发症

上颌窦穿刺冲洗用于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此方法既有助于诊断,又可以用于治疗。随着鼻腔内窥镜的普遍及技术的日益成熟,上颌窦穿刺冲洗日渐减少。但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方法,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经济又方便。有的病人一次冲洗即愈。否则一周冲洗一次,直至再无脓液冲洗出为止。每次冲洗后可向窦内注入抗生素,或注入替硝唑或甲硝唑溶液,甚至一些中成药制剂。一些病人全身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仍不改善,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后症状可消退。此技术应在全身症状消退和局部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是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诊治手段。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体积最大者,上颌窦成不规则的三角锥体形,锥底为鼻腔外侧壁,锥尖指向上颌骨颧突。分为前壁、后外壁、内壁、上壁、底壁。内壁即中鼻道和下鼻道外侧壁的大部分,仅在接近鼻腔底处骨质较厚,愈往上愈薄,在下鼻甲附着处最薄,是经下鼻道进行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上颌窦开口位于上颌窦内侧壁前上部,因开口位于底的上部,故引流受限制,可以引起窦腔内积液,经久不愈,可引起窦腔内积脓,可引起头痛,流涕。因开口位置,疼痛的规律一般是,晨起不痛,上午轻,午后重;站立或久坐时加重,侧卧患侧居上时减轻。

1操作方法

1.1表面麻醉用1%麻黄碱(若无可以用盐酸萘甲唑啉滴鼻剂替代)棉片收缩下鼻甲粘膜,然后用浸有1%—2%地卡因(可加用少许0.1%盐酸肾上腺素,可以减少出血)的棉片植入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段约1—1.5cm的下鼻甲附着处稍下的部位。因为该处骨壁最薄,易于穿透,是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麻醉时间约10—15分钟。

1.2穿刺操作在前鼻镜窥视下,将上颌窦穿刺针尖端引入上述进针部位,针尖斜面朝向下鼻道外侧壁,并固定。一般穿刺右侧上颌窦时,左手固定病人头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掌心顶住针之尾端。穿刺左侧上颌窦时则相反。亦可无论穿刺何侧上颌窦均是左手固定头部,右手持针。针之方向对向同侧耳廓上缘,稍加用力钻动即可穿通骨壁进入窦内,此时有一“落空”感觉。笔者感觉针柄贴住鼻小柱(勿用力)穿刺即可,每次都成功。

1.3冲洗待穿刺针有落空感时,即接上空注射器,回抽看是否有液体或是空气抽出比较顺利,此时便可判断是否穿刺成功。成功后即可进行冲洗。冲洗直至无脓液流出。最后可注入抗生素。笔者习惯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各一支。

2并发症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虽是一项简单技术,但操作不当或不慎可以发生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

2.1晕厥多因患者精神紧张、疼痛或空腹所致。一般在平卧片刻后即可恢复。但应排除地卡因中毒等其他意外情况。进行穿刺前应向病人解释病情,需行此操作,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此外此操作勿空腹进行。

2.2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鼻出血乃进针部位偏前,或穿刺针固定不当滑脱,造成鼻腔粘膜撕裂,刺入面颊部软组织所致。穿刺时针柄应尽量贴近鼻小柱,勿用力挤压,针尖不可过钝。

2.3眶内气肿或感染进针方向偏上,用力过猛,致穿刺针穿通上颌窦顶壁(即眼眶底壁)进入眶内所致。此时应停止穿刺,拔出穿刺针,应用抗生素及激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翼腭窝感染穿刺针穿通上颌窦后壁入翼腭窝所致。可引起颈深部感染,脑膜炎等严重后果。如不幸发生此种并发症,应用足量强效抗生素及激素控制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5气栓针刺入较大血管,并注入空气所致。气栓是最严重并发症,可以导致死亡。

2.6急性上颌骨骨髓炎,大出血为罕见上颌窦穿刺的并发症。

因此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应注意:1.进针部位和方向正确,用力要适中,一有“落空”感即停。2.切忌注入空气。3.注入冲洗液时,如遇阻力,则说明针尖可能不在窦内,或在窦壁粘膜中,此时应调整针尖位置和深度,再行试冲洗,如仍有较大阻力,应立即停止。4.冲洗时应密切观察病人之眼球和面颊部,如病人诉述有眶内胀痛或眼球被挤出感觉时应立即停止冲洗,若发现面颊部肿起时亦立即停止冲洗。5.穿刺过程中病人出现昏厥等意外时,应立即停止冲洗,拔出穿刺针,让病人平卧,密切观察并给予必要处理。6.拔出穿刺针后,若遇出血不止,可在穿刺部位压迫止血。7.若疑发生气栓,应急置病人头低位,以防气栓进入动脉系统后进入脑血管同时让病人左侧卧位,防止空气进入心冠状动脉,严重者施行心脏穿刺,或开胸急救,并立即给予吸氧及采取其他急救措施。气栓症状:空气进入血管时,病人自觉有物或水泡从颈部或咽部下流,迅觉头昏、心慌,可出现呼吸抑制或不规则、偏瘫、癫痫样痉挛、昏迷、视力障碍、刺激性干咳、胸闷、胸痛、皮肤呈青紫或大理石色。预防:严格按照正规操作进行上颌窦穿刺术。冲洗前,将注射器中预先装满冲洗液,不使空气有进入血管的机会,并于注水前先行抽吸,如有回血,立即停止操作。冲洗中,应随时观察病人反应,不可用力注水,如觉有阻力,立即寻找原因并作调整。冲洗完毕,如非确知针尖全部处于窦腔内,不可注入空气。

上颌窦穿刺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免出现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黄选兆,王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