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液体葡萄糖生产工艺及作用;方法:淀粉与水比例1:3,温度50℃,加入30U/gα-淀粉,边加入边搅拌,解20min后加热至沸保持5min,冷却至55℃,调pH值为4.5,再加入50U/g的糖化糖化3d~4d,加入淀粉量0.5%的活性炭,加热至沸保持10min,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84.1%~88.0%,即为DE值为42~48的液体葡萄糖。结果:研究了液化、糖化条件对液体葡萄糖DE值、过滤性质的影响,考察了液化、糖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液体葡萄糖的最佳生产工艺。结论:DE值42~48液体葡萄糖的生产工艺,考察用量、液化时间、糖化时间对液体葡萄糖DE值、过滤性质等参数的影响,研究淀粉、糖化的相互作用,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液体葡萄糖 生产工艺 酶作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实验探究了加量、底物浓度、解温度、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法制备低聚木糖的优化解条件为:加量0.8%,底物浓度8%,解温度50℃,解时间6 h。试验所得到的法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蔗渣 低聚木糖 酶解
  • 简介:摘要:蛋白测定常用方法是茚三酮比色法,然而普通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浓度的灵敏性不高,稳定性不好,从而影响了测定土壤蛋白活性的准确度,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茚三酮试剂的活化,改进了茚三酮比色法,达到了以更高的精度测量蛋白活性的目的。

  • 标签: 土壤酶 蛋白酶活性 变更茚三酮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阿替普治疗的患者88例分成两组,分别予以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两组对比,实验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的褐变活性进行检测比较。本实验采用体外的检测方法对不同加工工艺的地黄中的褐变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鲜地黄、生地黄及熟地黄中的PPO活性为125.4 U、54.6 U、265.8 U/(g.min);结果发现鲜地黄、生地黄及熟地黄中的POD活性为95.6 、15.4、165.3U/(g.min)。

  • 标签: 地黄 不同加工工艺 褐变酶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生活中的现象开展科学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认同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在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系统的对高中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科学思维能力相关的实例的梳理,形成教学案例,对于完善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物课程教学体系;有针对性的培养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酶的特性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17α-羟化/17,20碳链裂解缺陷症(17-OHD)是一种罕见疾病。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突变基因分析。结果显示,2例46,XY的临床表型为女性的17-OHD患者,腹腔镜性腺探查见腹股沟、髂窝处呈灰黄、灰红色的未发育睾丸,给予切除行病理均示癌变。CYP17A1基因测序显示,分别为c.1247G>A/c.1427T>C、c.985_987delTACinsAA/c.1306G>A复合杂合突变。提示我们对于高血压、低血钾、肾上腺腺瘤样增生伴46,XY性腺发育异常的患者,应考虑到17-OHD可能,以期早期诊治,避免误诊误治及发育不良睾丸恶变。

  • 标签: 性发育 睾丸肿瘤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 CYP17A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7α-羟化/17,20碳链裂解缺陷症(17OHD)的临床及CYP17A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例17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CYP17A1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同期所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类型及数量。总结17OH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比例。结果6例患儿来自5个家庭,年龄1岁6个月~15岁,其中46,XX 2例,46,XY 4例;社会性别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中高血压3例(50.0%),低血钾4例(66.7%),阴唇包块1例(16.7%)。46,XY者性腺发育为睾丸;46,XX者子宫卵巢发育不良。实验室检查:8 AM皮质醇降低,为0.62~5.93 mg/L;促皮质素(ACTH)升高5例,为84~271 ng/L,1例ACTH正常(58 ng/L)的患儿行ACTH激发试验后皮质醇峰值仅为1.75 mg/L;6例均孕酮升高而17羟孕酮低下;睾酮、雌二醇减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升高。肾上腺CT均示轻度增生。在114例同期诊断CAH患儿中,17OHD占5.3%,发病率居第2位。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显示2例患儿p.Y329fs (c.985_987delTACinsAA)纯合突变;2例同胞患儿为p.Y329fs及外显子1-7缺失的复合杂合突变;1例患儿为p.Y329fs及p.R416C(c.1246C>T)的复合杂合突变;1例患儿p.L465P (c.1394T>C)纯合突变。p.L465P (c.1394T>C)首次见于中国人群。结论在CAH中,17OHD并不少见,对于女性外观的儿童低钾血症、高血压及性腺功能低下者警惕17OHD存在。p.Y329fs为中国儿童17OHD热点突变;p.L465P (c.1394T>C)为中国人群新发突变,其丰富了中国人CYP17A1基因突变谱系。

  • 标签: 低钾血症 高血压 性腺功能低下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 CYP17A1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肝淀粉样变性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理发病部位同为肝窦周隙,影像学表现相似,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总结肝淀粉样变性及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北京佑安医院2009-2019年经病理诊断的11例肝淀粉样变性和20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其差异。结果(1)肝淀粉样变性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巨肝、肝功能损害轻微但碱性磷酸(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显著升高,国内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多有服用土三七病史,临床多以黄疸伴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及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增高为主要表现。(2)影像学检查:①超声肝弹性成像检查中肝淀粉样变性肝实质硬度极高(≥75 kPa),显著高于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硬度[(44.65±19.01) kPa];②MRI上肝淀粉样变性T2WI像肝实质信号均匀、细腻,肝“纹理”减少;增强扫描肝实质强化程度减低且强化峰值延迟,静脉期肝实质呈“窗凌花”样改变,可同时伴有脾脏或肾脏的低血流灌注征象。而肝窦阻塞综合征T2WI像肝实质信号不均匀增高,可见不规则片状或呈“云絮”状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门脉期肝实质可呈现地图样强化及环绕三支肝静脉的“三叶草”样强化,延迟期肝实质强化范围较门脉期进一步增大;③肝淀粉样变性肝动脉及门脉主干管径大于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P<0.05);两者病例影像的共同点是静脉期三支肝静脉不显影或显影纤细。结论肝淀粉样变性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可利用这些差别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肝淀粉样变性 肝窦阻塞综合征 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芬兰型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电生理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对2020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1例芬兰型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并对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唇腺、直肠及皮肤活组织检查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患者为60岁女性,50岁出现左侧面瘫,55岁出现右侧面瘫及口唇增厚,56岁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体检可见相应脑神经受累体征及皮肤菲薄光滑等改变。裂隙灯显示角膜呈晶格样改变。电生理结果显示双侧腕管综合征;双侧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形分化欠佳,潜伏期延长,双侧C7以上、T12以上至双顶皮质深感觉传导通路障碍。3个部位的活组织检查均提示腺体周围基底膜及血管壁存在淀粉样物质沉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者凝溶胶蛋白(GSN)基因的4号外显子存在c.654G>T杂合突变,相应蛋白187位点由天冬氨酸变为酪氨酸(p.D187Y)。结论芬兰型家族性淀粉样变性患者以进行性多脑神经病变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晶格样角膜病变和皮肤改变,可伴视神经及深感觉上行传导通路电生理异常,并存在GSN基因D187Y突变。

  • 标签: 淀粉样神经病,家族性 突变 角膜营养不良,遗传性 活组织检查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家系的3例患者的GPNMB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对先证者行高通量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致病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对家系内成员是否携带变异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哥哥、妹妹GPNMB基因的第5外显子均存在c.565C>T(p.Arg189X)纯合无义变异,其变异后蛋白发生截短进而蛋白功能丧失。父亲携带c.565C>T(p.Arg189X)杂合变异,母亲因死亡无法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565C>T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3+PM2+PP1+PP3)。结论GPNMB基因第5外显子c.565C>T(p.Arg189X)纯合变异可能为该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拓宽了GPNMB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性 GPNMB基因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M1(GSTM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M2(GSTM2)在甲状腺滤泡癌(F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基因芯片GSE82208数据,共52例样本,包括FTC 2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A)25例。提取基因矩阵数据并整理,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出FTC和FA间差异表达基因。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FTC及FA标本各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FTC和FA标本中GSTM1、GSTM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FT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基于GEO数据库数据,共获得40个FTC和FA间差异表达基因;其中FTC中表达上调9个,分别为GSTM1、GSTM2、COL6A2、CUX2、CLUH、TSC2、OGDHL、ACADVL、SDHA;表达下调31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在手术切除FTC标本中,GSTM1、GSTM2阳性率分别为71.4%(40/56)、80.4%(45/56),在FA中阳性率分别为23.2%(13/56)、14.3%(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11、49.03,均P<0.01)。FTC中GSTM1和GSTM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远处转移均有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和肿瘤长径均无关(均P>0.05)。FTC中GSTM1和GSTM2表达呈正相关(r=0.384,P=0.004)。结论FTC中GSTM1和GSTM2表达水平升高,二者可能相互作用,参与FTC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腺癌,滤泡性 抗药性,肿瘤 计算生物学 谷胱甘肽转移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2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浅层皮肤真菌病患者采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20年3月为选定研究时间,抽选评估样本为本院收治浅层皮肤真菌病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案差异模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行硝酸咪康唑霜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浅层皮肤真菌病患者采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软膏 浅层皮肤真菌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南地区肺移植受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中国南方地区3所医院接受肺移植的300例受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IPFI组,93例)和非感染组(nIPFI组,207例),男女比例为254/46例,年龄(54.98±14.2)岁。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气管镜检查,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离及培养,真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至少发生1次IPFI的93例受者中,曲霉菌感染最常见,占56例(60.2%),其后依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15例(16.1%)、耶氏肺孢子菌感染13(14.0%)、毛霉菌感染4例(4.3%)、隐球菌感染3例(3.2%),其他少见真菌感染2例(2.2%)。IPFI组与nIPFI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5.2%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IPFI发生率高,曲霉菌感染最常见,发病时间多在6个月以后,肺部感染多见;假丝酵母菌病是第二常见真菌病原体,术后早期多见,以气道及吻合口感染多见;肺移植受者IPFI死亡率高,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肺移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曲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肺泡灌洗液涂片]、肺泡灌洗液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观察患者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46例患者中,位于前2位的肺真菌病是肺曲霉病63.0%(29/46)、肺隐球菌病28.3%(13/46),其中呼吸系统基础性疾病以支气管扩张(2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1%)、肺结核(13.0%)为主,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以糖尿病(19.6%)、肝功能异常(13.0%)为主。常见临床症状是咳嗽(65.2%)、咳痰(54.3%)、发热(26.1%)、呼吸困难(23.9%)、咯血(17.4%)。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结节(32.6%)、肿块(23.9%)、空洞(19.6%)、斑片影(17.4%)、晕轮征(17.4%)、空气新月征(10.9%)等。46例患者中37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痊愈17例,好转10例,停药后复发3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结论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特点不典型,了解它的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有助于早诊、早治,减少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死率。

  • 标签: 曲霉菌属 隐球菌属 非粒细胞缺乏 侵袭性肺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后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平均分配方式将本院2019-2020年收治7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此之外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比较二者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肺泡灌洗液涂片]、肺泡灌洗液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观察患者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46例患者中,位于前2位的肺真菌病是肺曲霉病63.0%(29/46)、肺隐球菌病28.3%(13/46),其中呼吸系统基础性疾病以支气管扩张(2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1%)、肺结核(13.0%)为主,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以糖尿病(19.6%)、肝功能异常(13.0%)为主。常见临床症状是咳嗽(65.2%)、咳痰(54.3%)、发热(26.1%)、呼吸困难(23.9%)、咯血(17.4%)。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结节(32.6%)、肿块(23.9%)、空洞(19.6%)、斑片影(17.4%)、晕轮征(17.4%)、空气新月征(10.9%)等。46例患者中37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痊愈17例,好转10例,停药后复发3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结论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特点不典型,了解它的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有助于早诊、早治,减少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死率。

  • 标签: 曲霉菌属 隐球菌属 非粒细胞缺乏 侵袭性肺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碳酸氢钠和氟康唑治疗口腔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实习所在医院收治的81例口腔酵母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3.17%),各组总有效率不同(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