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一种罕见且常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对于原发于肾上腺外的肾上腺皮质腺癌,其发病率更低,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肾脏的肾上腺皮质腺癌,介绍其诊疗经过及随访结果,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 标签: 异位 肾上腺皮质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PACC)的CT及MR特征表现,提高对PACC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PACC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其中12例行CT检查,7例行MR检查,4例同时行CT与MR检查。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5例位于左侧,10例位于右侧。肿瘤最大径4.4~15.1(8.9±3.3)cm,形态规则呈椭圆形6例,形态不规则9例。CT表现:平扫密度均匀1例,因出血、坏死和含脂而密度不均11例,CT值范围28.8~62.0(39.2±8.5)HU;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7例,中度强化4例,CT值范围32.7~83.4(52.5±14.4)HU;静脉期CT值范围43.4~86.4(61.1±15.0)HU,11例呈渐进性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MR表现: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弥散受限,增强后均轻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15例患者瘤内见血管影14例,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和转移者共3例。结论PACC好发于单侧,瘤体较大,多伴囊变、出血及瘤内血管影,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PACC)的CT及MR特征表现,提高对PACC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PACC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其中12例行CT检查,7例行MR检查,4例同时行CT与MR检查。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5例位于左侧,10例位于右侧。肿瘤最大径4.4~15.1(8.9±3.3)cm,形态规则呈椭圆形6例,形态不规则9例。CT表现:平扫密度均匀1例,因出血、坏死和含脂而密度不均11例,CT值范围28.8~62.0(39.2±8.5)HU;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7例,中度强化4例,CT值范围32.7~83.4(52.5±14.4)HU;静脉期CT值范围43.4~86.4(61.1±15.0)HU,11例呈渐进性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MR表现: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弥散受限,增强后均轻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15例患者瘤内见血管影14例,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和转移者共3例。结论PACC好发于单侧,瘤体较大,多伴囊变、出血及瘤内血管影,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肾上腺皮质癌患者使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2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护理方式基础上再使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结果进行护理之后,在B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5),且B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A组高(P<0.05).结论在肾上腺皮质癌患者治疗中使用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引导患者消除抑郁、焦虑及恐惧等负性心理,增强信心,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使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日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4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5例均为女童,年龄7个月~4岁。肿瘤左侧3例,右侧2例;肿瘤直径4.5~8.5 cm。结果5例患儿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癌,本组患儿均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达到完整肉眼切除瘤体4例,与周围组织、血管黏连重,有肿瘤包膜破溃1例;本组患儿术后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5例患儿均未接受术前化疗;1例术后行米托坦治疗,3例仅观察随访,1例患儿术后失访。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完整的肿瘤切除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癌 儿童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糖皮质激素胎肺成熟治疗开展用药评价。方法:借助电子病历系统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就诊的32例糖皮质激素胎肺成熟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住院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肺成熟治疗的孕妇32例,考察其是否有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肺成熟治疗的适应症。结果:9.38%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其中37-38+6周最高为13.33%;9.38%存在慎用,35-36+6周最高为20.0%;接受重复疗程的7例中,仅2例符合重复治疗指征,用药合理;给药方案中,96.88%接受了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 6 mg q12h 共注射 4 次, 均属于用药合理;医生未能精准把握给药时机,34+6周前接受治疗的孕妇仅30.3%,最佳分娩时间窗内,接受治疗的较多,占比69.70%。16.0%能够完成全疗程注射的占比;不符合用药指征总占比18.75%,其中35-36+6周最多,为60.0%。

  • 标签: []产前 糖皮质激素 促胎肺成熟 治疗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偶氮胭脂红染色在分泌雄激素肾上腺皮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分泌雄激素肾上腺皮质肿瘤标本进行偶氮胭脂红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未能确诊Leydig细胞,偶氮胭脂红染色示Reinke结晶阴性。

  • 标签: 偶氮胭脂红 肾上腺肿瘤 Leydig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疾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1月~12月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6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研究组进行生化检验,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统计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判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确诊29例,有效率90.63%,对照组确诊22例,有效率68.75%,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化检验结果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疾病 生化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行肾上腺皮质癌切除术的11例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及讨论儿童肾上腺皮质癌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经验。麻醉诱导: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地塞米松2~5 mg、丙泊酚2~3 mg/kg、舒芬太尼0.3~0.5 μg/kg或芬太尼1~2 μg/kg、罗库溴铵0.5 mg/kg或顺式阿曲库铵0.1~0.2 mg/kg。超声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持续监测动脉血压。置入食管测温探头持续监测体温,置入尿管监测尿量。气管插管术后行间歇正压通气,吸入氧浓度60%~100%,氧流量2~3 L/min,潮气量7~10 ml/kg,通气频率20~26次/min,吸呼比1∶(1.5~2.0),气道压16~20 cmH2O,维持PETCO2 35~45 mmHg。麻醉维持:吸入2%~4%七氟烷和/或静脉输注丙泊酚0.10~0.15 mg·kg-1·min-1,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5 μg·kg-1·min-1,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维持BIS值40~60。结扎肿瘤周围血管至完整切除肿瘤前,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10 mg/kg。术毕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75~1.00 μg·kg-1·d-1或芬太尼7.5~10.0 μg·kg-1·d-1镇痛至术后48 h。所有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术后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均存活至今。儿童肾上腺皮质癌切除术的麻醉管理需要熟知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生理特点,关注围术期激素水平变化并及时调整患儿内环境,维持麻醉平稳,减少应激反应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 标签: 肾上腺皮质肿瘤 儿童 麻醉管理
  • 简介:患者女,23岁,发现左腹膜后肿物11天入院,无高血压及家族遗传病史。查体:血压130mmHg/92mmHg,无肥胖、Cushing面容等。实验室检查: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昼夜节律、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均正常。CT:左腹膜后见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光滑、清晰。MRI:T1WI(图1A)和脂肪抑制T2WI(图1B)均呈不均匀等低信号.

  • 标签: 肾上腺 腺瘤 嗜酸粒细胞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钠饮食。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飞行驾驶员。困体检发现血压偏高半个月,于1997年11月17日入武汉同济医大协和医院治疗。该患者于1997年度大体检时多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血压均偏高,波动在18~20/12~13.5kPa,左右肢血压对称。无头晕、头痛、心悸、易汗等伴随症状,胃纳、

  • 标签: 体检 肾上腺皮质增生 左侧 患者 血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小儿肾上腺皮质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通过监测血压,降压、心理护理、常规术前准备等确保患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通过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预防肾上腺危象的发生、伤口及管路护理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儿顺利出院,病理结果出来后转外院行化疗。结论小儿肾上腺皮质癌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意义重大。

  • 标签: 小儿 肾上腺皮质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治疗组采用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主要包括24h尿酮固酮、血浆醛固酮浓度和24h尿17-OH皮质类固醇,根据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有效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治疗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肾上腺皮质 诊断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