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容量测定结合饮水计划在脑卒中急性期神经源膀胱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神经源膀胱留置导尿患者中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留置导尿法,研究组膀胱容量测定结合饮水计划,分析两组膀胱尿液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尿液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膀胱容量测定 饮水计划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家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护理延伸服务(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医护人员通过综合评估患者在接受干预之后对各类疾病知识的认知得出,研究组在接受干预后对于皮肤、饮食等多方面护理知识的认知相对较高,对照组则在此方面的综合评分数据相对较差,P

  • 标签: 护理延伸服务 脑卒中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2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辖区范围内脑卒中患者共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护理研究。依据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50例。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研究组社区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差异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实施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6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的实施可通过各项延续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积极促进自身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 社区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抑制mRNA表达。目前发现miRNAs不仅参与生命过程的一些重要进程,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缺血性脑卒中这一病理状态下的动物和病人的脑组织及血液miRNAs的表达及其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抑郁水平。结果: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明显影响,减轻抑郁程度,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认知护理。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护理
  • 简介:脑卒中的患病率在我国目前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现代医学诊疗水平与抢救技术的提高,虽病死率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增加,约75%的患者日常生活(activityofdailyliving,ADL)能力下降。部分患者由于忽视早期或较早的功能训练而导致永久残损,这部分患者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能有效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对6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脉泰胶囊在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预防中的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3月 -12月,共 46例,根据临床用药方案上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的治疗方式,给予两组患者肠溶阿斯匹林药物进行治疗,以口服的方式为主。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用药方式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患者另外增加使用脑脉泰胶囊。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两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肠溶阿斯匹林与脑脉泰胶囊药物联合应用,不仅能够较快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脉泰胶囊 脑卒中 复发 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黛力新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治疗后4周、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分别评价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的HAMD、SSS评分、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黛力新治疗PSD,在改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PSD的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黛力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实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时段内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0例,以护理方式差异性予以分组,应用常规护理35例(归入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35例(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焦虑抑郁情况、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更低(P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104例开展临床对比研究,依据患者病例尾数奇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样本容量均为5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研究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入院时,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较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有效减低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作者: 董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董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价值。方法:本次主要选择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入与治疗的10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与平均分配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了两个小组,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是对照组,每个50名患者,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认知功能训练方法。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理状况以及总有效率,确定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后,观察组在HS与NIHSS评分上数据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BI评分上数据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治疗之后,观察组数据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因此,医院需要深入研究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方法,构建完善的认知训练体系,提高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1999年9月至2001年8月我院采用通腑醒脑胶囊配合常规抗凝、血管扩张剂、神经保护剂等治疗急性脑卒中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急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危险脑血管疾病。该病在发生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频率改变、恶心、呕吐、出汗以及心率异常等临床症状。由于该病发生后病情比较危急,因此,在发病后应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对提高急诊救治效率起到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中将急诊护理路径措施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评定,现将详情阐述如下。

  • 标签: 急性脑卒 急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指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时咽下困难,临床表现为进食时咳嗽、误吸、咀嚼无力,吞咽后食物残留于口腔内或从口角漏出,或吞咽完毕后反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左右。卒中早期的吞咽障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利用,易致营养不良,使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所以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筛查有无吞咽障碍。并且,早期合理地给予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对预防营养不良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营养支持是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并肺栓塞症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脑卒中并肺栓塞症病人4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从FMA评分上看,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82.15±2.68)分,和对照组(75.34±3.97)分相比更高(P<0.05)。从满意度上看,试验组100.0%,和对照组82.61%相比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并肺栓塞症用综合护理,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满意度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肺栓塞症 价值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13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研究组67例,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NIHSS评分低,FMA评分、BI指数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有效率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