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分析

董锋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董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价值。方法:本次主要选择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入与治疗的10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与平均分配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了两个小组,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是对照组,每个50名患者,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认知功能训练方法。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理状况以及总有效率,确定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后,观察组在HS与NIHSS评分上数据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BI评分上数据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治疗之后,观察组数据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因此,医院需要深入研究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方法,构建完善的认知训练体系,提高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认知功能训练;脑卒中;康复;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入与治疗的10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与平均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了两个小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50名患者。两组患者具体资料如下,观察组(50名),男性:27名;女性:23名;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9.1±5.5岁;脑梗死:26名;脑出血:24名。对照组(50名),男性:24名;女性:26名;年龄:44~767岁;平均年龄:70.2±5.7岁;脑梗死:25名;脑出血:25名。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信息资料得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为了确保对此实验的科学性,本次排除了一些患者。一是,精神疾病类型患者;二是,肝脏严重受损患者;三是,呼吸衰竭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比如,对患者进行肌肉和平衡方面的训练。观察组:常规训练以及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具体如下,一是,注意力训练,护理人员可以患者读一些文章,并计算阅读时间。二是,定向力训练,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辨别方向,说出当前日期等。三是,记忆力训练,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背诵一段文章;四是,协调力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把物品放到地上,并鼓励患者捡物品。五是,思维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出一些脑筋急转弯训练患者思维。

1.3观察指标

一是,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指标,包括OH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二是,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包括SDS评分,SAS评分。三是,分析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主要应用的是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x-±s代表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50名),治疗前:OHS评分:5.23±2.11;NIHSS评分:18.41±4.54;BI评分:59.32±6.81。治疗后:OHS评分:3.86±0.62;NIHSS评分:13.21±3.52;BI评分:72.64±3.36。观察组(50名),治疗前:OHS评分:5.25±2.10;NIHSS评分:18.39±4.34;BI评分:59.85±6.80。治疗后:OHS评分:2.31±0.36;NIHSS评分:10.92±2.81;BI评分:85.20±3.25。根据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之前与之后的评分发现,观察组在HS与NIHSS评分上数据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BI评分上数据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这代表观察组训练方式效果更优。(治疗之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

对照组(50名):SDS评分,治疗前:65.23±4.12;治疗后:55.36±4.95;SAS评分,治疗前:67.30±4.92;治疗后:56.32±4.51。观察组(50名):SDS评分,治疗前:65.65±4.22;治疗后:37.66±4.23;SAS评分,治疗前:67.12±4.36;治疗后:48.25±5.38。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数据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医院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的认知功能训练方法能够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治疗之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对比

对照组(50名),显效:17名(34.00%);有效:22名(44.00%);无效:11名(22.00%);总有效率:39名(78.00%)。观察组(50名),显效:28名(56.00%);有效:19名(38.00%);无效:3名(6.00%);总有效率:47名(94.00%)。因为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所以观察组训练模式更加有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渐提高。倘若人们患有脑卒中,就容易出现认知、记忆力等多种问题。因此,医院深入研究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方法。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医院需要大力推广这种训练方法,提高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6):1820-1826.

[2]张超丽,钟雪华,柯秋琴.认知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6(03):112-114+121.

[3]朱建国,于梅青,郗红艳,闫海燕,刘秀丽,尹海潮,司志华.路径式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2):1389-1392.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