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脑肿瘤继发性癫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脑肿瘤继发癫癎病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致癎脑肿瘤的生长部位、病理类型、癫癎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手术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结果引起癫癎发作的儿童脑肿瘤主要来源于额叶和颞叶,而顶叶、枕叶、岛叶相对少见(P〈0.05)。病理类型以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多见,其次为少突胶质细胞瘤。额叶肿瘤主要引起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颞叶肿瘤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主,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头皮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尖波或尖-慢波。手术方式以肿瘤全切加致癎灶切除为主,术后随访3~15个月,治愈32例,肿瘤复发4例,死亡2例。术后癫癎控制达到EngelⅠ级28例,EngelⅡ~Ⅳ级8例。结论儿童继发性癫癎发作的脑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治疗策略应早期行肿瘤加致癎灶切除手术,临床预后较好。

  • 标签: 癫癎 脑肿瘤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56例DAI患者的CT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CT表现:①脑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及其周围、脑干、基底节区多发或单发小出血灶;②弥漫性白质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不清,双侧脑室和脑池受压、变窄或消失;③合并硬膜下血肿、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骨折等。临床表达为深昏迷,GCS评分≤6~7分,生命指征紊乱,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结论CT影像结合临床表现对DA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扫描 诊断
  • 简介:目的对脑室内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做初步的分析.方法对我院1999~2001年以来收治的脑室内出血122例的治疗情况做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死亡48例占全部病例的393%,生活自理20例,需人照顾者22例,恢复良好者32例.其预后相当不乐观.结论脑室出血的原因多数是高血压占385%,其次为动静脑畸形,烟雾病、动脉瘤、外伤,部分病因不清,治疗以脑室外流,加尿激酶灌注,脑脊液置换等方法为主,预后不佳,尤其是年龄越大、预后愈差,昏迷越深预后越差,发病早期脑室扩大,说明已形成梗阻性脑积水,它是导致病人急性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此外,出血部位和伴有脑实质内血肿量的大小,都影响预后的程度.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临床分析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进展性卒中是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广义上包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卒中,狭义上仅包括临床较多见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临床上进展性卒中是指在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仍进展恶化的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往往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和理解住院治疗后卒中仍然不断恶化,经常导致医疗纠纷,处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成为最令临床医务人员头痛的棘手情况之一.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损害 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d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连续入选发病3h之内的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3例。患者入院时收集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在基线(发病3h之内),24±3h,72±3h进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获取影像学资料,并在上述时间点及发病90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结果对73例发病3h之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发现:发病3h之内乳酸脱氢酶(P=0.026)、纤维蛋白原(P=0.012)、血沉(P=0.001)、肌酐(P=0.036)、基线水平GCS(P=0.001)和NIHSS评分(P=0.002)、住院期间发生感染(P=0.001)、手术(P=0.014)、血肿大小(P〈0.01)、绝对水肿大小(P〈0.01)、发病24h血肿扩大(P=0.002)、出血破入脑室系统(P=0.001)、影像学具有占位效应(P=0.003)与患者90dmRS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感染、手术、所观测时间点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发病24h血肿扩大、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影像学具有占位效应、基线的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血沉、肌酐、基线水平GCS和NIHSS评分与患者90d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控制这些因素有可能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7例妊娠相关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4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5例伴有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血管畸形、肾脏损害、贫血、感染各1例。5例孕产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结论妊娠相关脑血管病发病危急,子痫前期/子痫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如诊疗及时,母婴可能获得较好结局。

  • 标签: 妊娠 脑血管意外 子 颅内动静脉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致癫痫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3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37例脑胶质瘤中51例(37.23%)伴发癫痫。肿瘤主体位于额叶、颞叶部位者癫痫发病率高,具有钙化、肿瘤累及皮层和没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胶质瘤容易引发癫痫,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P〈0.05)。结论胶质瘤伴发癫痫与其病理类型、肿瘤生长部位及特征有关;癫痫发作类型与肿瘤所在部位密切相关。

  • 标签: 癫痫 胶质瘤 水肿 占位效应 钙化
  • 简介:目的:分析造成帕金森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所选帕金森患者护理前后结果分析表明,对其实施护理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帕金森患者临床治疗中影响其睡觉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且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帕金森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方法检测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表达水平,分析这两项免疫学指标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成年发病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以眼睑下垂(95例,84.07%)为首发症状,少数以复视(18例,15.93%)起病。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9.44%(85/107)和84.85%(84/99).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和血清甲状腺抗体异常率分别为44.32%(39/88)和28%(14/50),胸腺增生和胸腺瘤阳性率分别为16.67%(17/102)和11.76%(12/102);血清AChR抗体阳性率为62.83%(71/113);但MuSK抗体均呈阴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转化率为12.39%(14/113),其中血清AChR抗体强阳性者(13例,28.26%)显著高于弱阳性者(1例,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7,P=0.032)。结论成年发病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和复视,大多数患者伴发胸腺和甲状腺异常。血清AChR抗体表达水平升高预示向全身型转化率升高,鲜有MuSK抗体阳性反应。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眼肌麻痹 受体 胆碱能 电刺激 荧光抗体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IAC患者53例,其中47例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微创囊肿切除加局部的蛛网膜下腔及相关脑池开放术、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术及囊肿-腹腔分流术等;6例未手术者临床随访观察。结果大部手术治疗者获得良好疗效,癫痫能得到控制或发作次数减少。结论对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加局部蛛网膜下腔及相关脑池开放术是首选的外科方法。

  • 标签: 颅内蛛网膜囊肿 手术治疗 分流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0年7月门诊或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面对面采集临床资料并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诊断延误时间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共21例患者人组,男4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7.19±3.40)岁,平均诊断延误时间(13.76±11.38)年。均以肢体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20例(95.24%)呈现晨轻暮重现象,6例(28.57%)伴帕金森样症状,2例(9.52%)伴痉挛性截瘫;经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随访18例患者,仅1例治疗后仍遗留肢体残疾;3例失访。随访期间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平均维持剂量(175.35±113.51)mg/d,3例患者辅助应用盐酸苯海索(4.6mg/d)治疗。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多于儿童期以肢体肌张力障碍发病,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或青年帕金森样症状患者应行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诊断性治疗,以降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误诊率。

  • 标签: 张力失调 左旋多巴
  • 简介: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统计2000年至2007年内25例此类患者,对其发生原因、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青少年、老年人,全身多发损伤病人及不适当的治疗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出现脑梗死;治疗应采用综合疗法;预后大多良好。结论对轻型颅脑损伤后脑梗死讨论对预防其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鲁西南地区103例烟雾病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临床表现。结果103例患者中以脑出血表现为主的有43例,以缺血症状为主的有55例,以反复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表现的2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1例,产前子痫1例,1例儿童以溶血性贫血为首要表现,发现动脉瘤6例,单侧烟雾病15例。103例患者中均未发现有家族史,11例钩端螺旋体试验阳性,4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结论烟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缺血症状为主,烟雾病发病与甲亢、钩端螺旋体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烟雾病 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综合医院失眠患者的相关心理状态。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3318例接受明尼苏达多项测验量表(MMPI)检测患者,分为失眠组1586例与非失眠组1732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失眠组患者多表现为抑郁或焦虑性障碍(占65%),失眠组患者的癔病、疑病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态因子分表现为异常(分别为68.5±10.41、67.8±10.96、65.7±11.16、64.8±10.52、61.0±11.99),与非失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患者常伴有癔病、疑病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态。

  • 标签: 失眠 心理状态 明尼苏达多项测验量表
  • 简介: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心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运用量表和自编问卷,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测量.结果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因于分为1.98)、人际敏感(因于分为2.00)、偏执(因子分为1.84)和敌封(因于分为1.92)。通过自编问卷,我们进一步发现,学生在人际交往、意志力、情绪调控、自我认识和价值观上也存在一定偏差。结论笔者系统地探讨了形成原因,以便今后能够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中职 原因分析 心理问题 生存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
  • 简介:“护患关系协调与纠纷处理”课程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护理专业专升本远程教学改革体系中的一门课程,经实践专家研讨确定了符合护士能力发展规律的从简单到复杂的4个学习情境。采用情境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符合情境要求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对2013-2015级115名学生的教学实践显示:74.50%以上的学生能自主选择到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86.62%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情境案例,反思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临床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

  • 标签: 护患关系 情境教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实习的本科实习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66.7%(P〈0.001);实验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常规组60.0%(P〈0.01)。结论采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进行骨科实习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病例库 模拟人 骨科 实习 教学效果
  • 简介:卒中后癫痫是老年癫痫患者中最常见的癫痫类型。在临床教学中强化癫痫和癫痫发作及卒中后癫痫和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基本概念,对正确认识和诊断卒中后癫痫及卒中后癫痫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卒中后癫痫和癫痫发作的诊疗中,同时强调卒中临床类型和卒中部位等与卒中后癫痫的关系、卒中患者机体状况和其他临床合并症状与卒中后癫痫的关系、患者已经使用药物与将要使用抗癫痫药物之间可能的关系等对规范卒中后癫痫的治疗十分必要,这也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 标签: 卒中 癫痫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中集体备课的实践,为PBL指导教师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提供借鉴。方法:在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级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做好教师引导工作,实施了集体备课制度。结果:集体备课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自学和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学生对内科护理学PBL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和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均较高,教学效果好。结论:内科护理学PBL教学中,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PBL 集体备课
  • 简介:目的:应用逻辑起点理论对网络学院专升本(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毕业实训课程设置与实施,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使其达到临床护理对本科生的能力要求。方法: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患者的整体护理,学生提交一份典型的综合病例,并围绕该病例完成以下实训课程。项目内容包括:书写一份基于病情变化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开展与病例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针对病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问答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首届实验班共18名同学,其中1i名同学考核合格;学生综合评定的最高分为89.00分;中位分值为71.75分,其中临床典型病例22.00分、临床护理计划10.50分、多选题及解析16.00分、专题授课或科普视频宣教13.00分。结论:以逻辑起点理论为依据的护理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可促进学生用科研思维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使学生学会拆分目标和自我规划,自我完善学习目标。

  • 标签: 逻辑起点 临床护理 实践课程 在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