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提到年龄、创伤或退变能改变椎体间运动模式。虽然体内研究能确定运动存在,但是却不易运动进行量化。以前体内研究对象大多数是老年患者,伴有不同节段退变,在侧屈状态下旋转运动方式在不同脊柱节段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本次体内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是确定在侧屈状态下未退变、正常、完整的人类尸体颈胸段脊柱在冠状面轴向上旋转运动模式。

  • 标签: 运动轨迹 脊柱节段 冠状面 退变 状态 轴向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声波速度值出生后年龄间关系。方法采用骨定量超声(QUS)仪167例出生3月内婴儿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其中包括53例早产儿(胎龄:32.6±2.7周)114例足月儿(胎龄:39.1±1.2周);同时在部分婴儿中测量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①早产儿足月儿血钙、磷、ALPBALP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②婴儿骨SOS值与ALP呈显著负相关(n=167,r=-0.139,P=0.036)、与BALP也显著负相关(n=32,r=-0.410,P=0.010);SOS值与血钙、血磷及血钙磷乘积无显著性相关。在早产儿中,ALPBALP与日龄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6(n=53,P=0.019)0.946(n=7,P=0.001);在足月儿中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血磷与日龄呈显著负相关(n=24,r=-0.509,P=0.005)。③ALP与BALP高度相关(n=32,r=0.958,P=0.001),BALP占ALP活力47.3%。早产儿在出生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显著正相关(n=36,r=0.768,P=0.001)。结论定量超声技术测量SOS有助于我们评估婴儿早期骨状况;在此横向研究中我们发现骨SOS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二者间纵向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婴儿 早产 超声检查 声波速度 骨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探讨腰骶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器研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腰椎骨折、腰椎结核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8.9~65.3岁,平均37.1岁;腰椎骨折35例,腰椎结核15例。入院后给予骨科常规检查,心、脑、肺、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经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采用我科自行研制腰骶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器,并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结果术前定位时间为(3.25±1.75)min,平均定位次数为1.26次,准确率为98.7%。术中定位时间为(5.46±1.54)min,定位次数为2.58次,准确率为98.8%。随访期间均定期采集患者腰骶椎正侧位X线片CT片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自行研制腰骶椎框架式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定位器及定位方法能够简化手术操作,具有小巧精致、方便消毒、放置稳定性好、定位准确性高、定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医护人员及患者接受X线射线暴露量低等优点,为微创脊柱外科提供了一种体外定位工具,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行研制 腰骶椎手术 定位器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解北方老年人骨矿状态骨代谢是否存在季节变化。方法沈阳市60-75岁老年人59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29人。于3月份(春季)9月份(季秋)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尿,分析血浆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25(OH)D、1,25(OH)2D、骨钙素;尿中钙、磷、脱氧吡啶啉(DPD)。用DPX-L双能X线吸收仪(Lunar,USA)测定研究对象髋部骨密度骨矿含量。结果男女血浆25(OH)D、钙(经血浆蛋白调整)磷含量秋季均高于春季,而甲状旁腺激素含量秋季低于春季。男性血浆1,25(OH)2D含量秋季高于春季(P〈0.05)。女性尿中DPD/肌酐比值秋季低于春季(P〈0.05)。女性股骨径骨矿含量全髋部骨密度秋季比春季分别高2.5%1%(P〈0.05)。在男性全髋部骨密度秋季比春季高0.9%,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没有观察到季节变化。结论中国北方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态、骨代谢髋部骨矿状态存在季节变化。

  • 标签: 骨代谢 骨矿状态 季节
  • 简介:本文通过体外生物力学研究,定量研究钩椎关节切除颈椎全椎间盘置换(TDR)后颈椎运动影响。方法采用7具人颈椎标本(C3-7)(年龄为63.4±6.9岁),先完整标本进行测试,然后在C5/C6问隙植入金属/聚乙烯球臼型半限制型假体,然后按下面的顺序逐渐增加切除钩椎关节范围:

  • 标签: 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运动 钩椎关节 颈椎标本 生物力学 聚乙烯球
  • 简介:目的探讨RhoA/ROCK通路特异性阻断剂Y-27632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影响。方法自小鼠股骨、胫骨骨髓腔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记检测及细胞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鉴定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将第3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2组,单纯成骨诱导液对照组、Y-27632干预组。分别于细胞培养后1d、2d、3d、4d收集细胞,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观察BMSCs增殖能力;成骨诱导后7d、14d收集细胞,可见光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成骨诱导后24h收集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hoassociatedcoiled-coil-containingproteinkinases1,ROCK1)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标志检测及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鉴定均证实我们所获细胞为BMSCs。与对照组相比,Y-27632能促进BMSCs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27632能降低ALP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27632能明显阻断ROCK1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27632阻断RhoA/ROCK信号通路可以促进BMSCs增殖,抑制BMSCs成骨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HO A/ROCK Y-27632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后支具锤状指患者非手术治疗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手外科门诊非手术治疗锤状指患者70例,并将其设为传统支具组改良支具组。传统支具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5±14)岁;右手21例,左手13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9例,小指17例。改良支具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33±17)岁;右手23例,左手13例;示指8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18例。接受治疗后第2周、4周、6周分别对传统支具改良后支具患者进行随访,就支具使用情况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支具组坚持佩戴支具患者依从性高于传统支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支具在不影响锤状指治愈率前提下,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佩戴支具依从性。

  • 标签: 改良支具 锤状指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失血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84例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其隐性失血量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societyscore,KSS)功能评分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膝关节功能,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同时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中是否输血、使用假体类型以及术后抗凝方案等术后隐性失血发生影响。结果低隐性失血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KSS功能评分均高于高隐性失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以及植入假体类型与隐性失血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隐性失血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其与性别、年龄、假体类型有关,围手术期有针对性预防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隐性失血 膝关节功能 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s,AI)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折发生影响。方法选择接受AI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70例为治疗组,未接受任何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89例为对照组。收集骨折相关资料,并以5年用药期为界,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发生率及风险。同时,在治疗组患者中,分析相关临床风险因素骨折发生影响。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总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2.86%(9/70)1.12%(1/89),5年用药期间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0.00%(7/70)1.12%(1/89),5年用药期过后,治疗组8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骨折,而对照组19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骨折。治疗组患者骨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3,0.018,0.026)。治疗组患者总骨折发生风险5年用药期间骨折发生风险高于对照组(P=0.008,0.026)。治疗组患者中,个人骨折史骨折家族史是增加骨折发生临床风险因素。结论接受AI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折发生率骨折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因此,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使用AI防治乳腺癌时,要全面评估骨折发生风险,必要时应采取有效临床干预措施。

  • 标签: 骨折 芳香化酶抑制剂 绝经后乳腺癌
  • 简介:目的研究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从业人员颈椎病患病情况;分析患病分布情况及致病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从业人员1078人,进行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有关颈椎病流行病学资料,参照1992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颈椎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调查抽样人群颈椎病患病率。对本研究涉及与颈椎病患病有关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X^2检验及t检验。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群颈椎病患患者数为189人,患病率为17.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姿势不当、情绪紧张、伏案时间长及办公场所通风情况差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并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而吸烟、饮酒、高枕、不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咽喉感染颈椎病有危险作用,但未达到统计显著程度。性别家族史颈椎病无致病危险作用。结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从业人员颈椎病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为高发人群。年龄、伏案时间、情绪、工作姿势及办公场所通风情况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并有显著意义。针对该地区金融从业人员工作单元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安排伏案工作时间、调整工作姿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颈椎病预防对策。

  • 标签: 颈椎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究总共包括31名患者,其中只有29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随访,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7岁(51~85岁)。根据AO分型,A2型1例,A3型24例,C2型4例。分别对患者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经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放射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腕关节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调查(disabilityofarmshoulderandhand,DASH)问卷。结果术后1年患者进行评估,腕关节活动度(伤侧对比健侧):掌屈95%,背伸95%,尺偏93%,桡偏91%,旋前99%,旋后99%;平均握力(伤侧对比健侧)96%;Mayo腕关节评分,优20例,良9例;平均DASH问卷评分4.8分;最终影像学参数:平均尺偏角25°,掌倾角11°,桡骨高度10mm,尺骨变异﹢1mm,2例患者术后1年发生了复位丢失,有1例患者出现了短暂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结论髓内钉技术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中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小特点。

  • 标签: 髓内钉 治疗 桡骨 骨折
  • 简介:寰枢椎是脊柱结构最复杂、运动方式最独特、治疗困难争议最多部位。主要特点:①寰枢椎运动是三维大幅度弹性运动,其承担头颈部50%旋转及12%屈伸侧曲运动,最灵活也最不稳定,最脆弱最容易受伤,因其骨结构相对纤细,多依靠软组织稳定。②特殊结构造就特殊生物力学性能。寰枢椎间没有椎间盘,不适用三柱理论。寰枢关节以枢椎2个侧块关节为支撑,将来自头部两股力量传递到三柱下颈椎,是力量转换中心。

  • 标签: 寰椎 枢椎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颈椎后路钢板螺钉是一种有效颈椎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颈椎不稳、缺损,尤其是后柱部分缺损.侧块螺钉目前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颈椎弓螺钉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一项新技术.本文其适应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后路钢板螺钉固定技术 颈椎弓螺钉 适应证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移植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氧化应激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胫骨骨髓培养BMSCs并传代。参照Taoka方法制作30只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损伤组(SCI)、假移植组(SCI+生理盐水)、移植组(SCI+BMSCs)。脊髓损伤30min时,假移植组移植组于损伤周围相应注射生理盐水BMSCs。在损伤后第3天、7天、14天28天,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行为学评价。应用MTT方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第14天即可观察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第28天BBB评分有明显提高。与损伤组假移植组大鼠相比,第7天、14天28天移植组血中MDA水平降低(P〈0.05);血中SOD水平较高(P〈0.05)。结论BMSCs移植SCI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大鼠 脊髓损伤 氧化性应急 间质干细胞 骨髓祖代细胞 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以来,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30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d后下床活动.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定并发症出现,该技术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严格筛选适应证.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治疗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患者 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间歇性注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氨基端片段1—34(PTHrP1—34)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未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安慰剂组(Placebo组)给予生理盐水;卵巢切除+雌激素治疗组(E2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卵巢切除+PIHrP治疗组分别用20、40、80ktg/kg剂量,每日1次注射PTHrP1—34。给药12周后,测定腰椎L3-6及股骨BM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水平。结果①BMD结果:PTHrP40组PTHrPS0组大鼠股骨、腰椎BMD明显高于Placeb0组。②与Sham组相比,Placebo组OPGmRNA明显下降(P〈0.01),RANKLmRNA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E2组OPGmRNA水平较Placebo组明显升高(P〈0.01),RANKL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Placebo组相比,不同剂量胛HrP(1-34)治疗组OPG、RANKL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THrPl—3440或80ug/kg每天皮下注射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BMD,间歇性注射PTHrP(1-34)去卵巢大鼠骨组织RANKL、OPG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氨基端(PTHrP1-34) 护骨素 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去卵巢大鼠
  • 简介:类固醇激素特别是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脊神经根损伤中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在脊神经根损伤药物治疗中,无论是在局部用药还是全身应用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小剂量MP腰椎术后神经根损伤临床疗效,探索出在腰椎手术后神经保护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柱疾病 减压术 外科 神经根病 甲泼尼龙
  • 简介:目的比较选择性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或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4年9月,共64例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其中36例采用选择性前路手术(A组),28例采用选择性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为2~4年。结果A组术前胸腰段或腰段弯曲角度平均42°,术后平均18°;B组术前平均46°,术后平均18°。2组患者术后弯曲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2组患者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时间(179min)〈A组(279min),融合节段(15.8个)比A组(39个)长1.9个节段。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PJK)发生率高(P〈0.01)。结论对于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患者,2种方法在冠状位矢状位矫形效果相当,但后路手术时间短,融合节段长,术后PJK发生率更高。

  • 标签: 青少年 胸椎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 简介: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骨代谢性疾病,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寿命增长社会老龄化,该病发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重视.它以骨量减少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给社会、家庭带来危害.早期诊断、治疗骨质疏松将会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减轻社会负担.

  • 标签: 放射吸收技术 RA 骨质疏松 诊断 OP 骨密度